轮毂最建议买三个牌子 1、中信戴卡(Dicastal)特点:全球领先的铝合金轮毂制造商,为奔驰、宝马等国际品牌代工,技术成熟,产品覆盖中高端市场。优势...
2025-09-06 0 轮毂品牌排行榜
汪磊落,网名岐伯堂,天门干驿人。高中后北方求学,现居古都洛阳。
序
常谓故园有灵,其灵不在广厦通衢,而栖于微物之间。村口小卖部的柜台余温、老街的银幕残光、荷沙公路的蜿蜒辙痕——此三物者,看似尘泥形迹,实乃乡魂所钟。柜台木纹浸透油盐百味,银幕蓄积光影千重,辙印叠压聚散悲欢。今以三帧拓其遗影,非为钩沉,实是打捞没于时光深河中的精神锚点。物朽形销,其斑驳处,犹见吾辈血脉来路。
一、村口的小卖部
村口的小卖部早已消失在岁月里,连断壁残垣都未曾留下。但它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固执地垒在我记忆的转角,成为所有童年故事的起点。
记忆中小卖部的青砖山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毛体大字如铁画银钩,水泥勾勒的笔画间嵌着一颗褪色的红五角星。字迹下方悬一木牌,“界牌供销社”的宋体字在风吹日晒中斑驳了边角。推开虚掩的木门,门轴发出绵长的吱呀声,如同开启一个时代的暗语。
店内光线昏沉,泥地坪被经年累月的油渍浸润得凹凸不平,却在昏暗里泛着黝黑的光亮。高及胸口的木柜台将世界劈成两半顾客在外,珍宝在内。坛坛罐罐占据了大半江山:酱油坛口浮着暗褐的釉光,醋坛旁总悬着酸气,更有那盖着红布塞的白酒坛,终日散发着粮食发酵后的醇烈。
小时候,我最喜欢扒着柜台,踮起脚看售货员抽取酱油醋。打液体的时光自带仪式——售货员隔着柜台接过乡民的瓶子,对准漏斗,将铁皮吊子探入深坛。长柄吊子形如瘦长的铃铛,一提一倾间,两分钱打酱油,五分钱打醋,黑亮的酱汁或清亮的酸液便顺漏斗汩汩灌满瓶身。我总看得目不转睛,着迷于那流畅的动作和液体倾泻的弧线,连空气中弥漫的酱醋醇香都成了记忆里最诱人的味道。
固态的货物则各据一方。粗盐在藤筐里结着灰白的痂;干粉条束成白练,整齐地码在麻袋口;货架底层的粗陶缸旁,海带一小捆一小捆散乱堆在地上,墨绿叶片吸饱潮气,凝出盐晶的霜花;宽口玻璃罐里装着红糖,砂砾般的颗粒在昏暗中闪着微光。
乡人踱进来,倚着柜台用家乡话慢悠悠道:“称半斤盐,扯把粉条,包三角的红糖......”售货员一边应着,一边已戴起粗布手套,或撮盐、或取粉、或随手拣起一捆海带铺在油纸上。但见裁好的旧报纸在柜面展开,糖粒倾泻而下,手指翻飞三折两卷,尖角反折塞紧,眨眼间敦实三角包已然成型。然后用那只铸铁小磅秤称量——售货员麻利地挪动游砣,待秤杆终于水平时,便扬声报出斤两,那尾音还未落,手指已噼啪拨起算盘珠。
柜台上方铁丝悬着铁钩,钩着成串的干烟叶,也钩着庄户人家零碎的盼头。农家妇人攥着手帕裹着的鸡蛋小心递上时,售货员捏起鸡蛋对着光轻转,在记帐簿上郑重落笔:“鸡蛋叁枚,换煤油半斤。”那煤油自带金贵的琥珀色,灌进主妇的旧瓶里,晃动着灶膛光与针尖灯芯的未来。
若有村民来买手电筒的电池,便是更令人艳羡的时刻。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毛票,数出买两节一号电池的钱;若谁竟要买三节,定能引来一片啧啧声——那意味着他的长筒电筒的光柱能射得更远。新电池推入电筒后盖,旋紧,一推开关,一道雪亮的光柱倏地刺出,不仅照亮脚下的坑洼,更故意扫向漆黑的夜空,仿佛要探一探星河的深浅。围观的孩子跟着光柱仰头惊呼,那持筒的汉子胸膛便挺得更高了些。这束光,是比煤油灯更骄傲的“现代文明”印记。
逢年过节时,柜台最显眼处总会堆起红纸包裹的鞭炮。五百响的如瘦竹,一千响的似肥藕。孩子们攥着压岁钱挤在柜台前,指着红纸包上的金字嚷嚷,空气中便弥漫开火硝特有的辛辣香气。
而我惦记的是中秋前油纸包的月饼。纸上的油晕如蜜色,一抖开酥皮便簌簌跌落。糖馅里嵌着碎冰糖,舌尖抵住一块慢慢融它,甜得惊心动魄。连掉在掌心的渣都要舔净,油纸还得细细抚平折起来——那纸上的油香还能再腌一夜梦。偶尔父亲竟带回玻璃瓶汽水,瓶身鼓着晶亮的小疙瘩,“嘭”的启瓶声里蹿出的气泡,像无数小拳头捶打着喉咙,激出的气嗝都带着奢侈的甜。空瓶须恭敬归还小卖部,瓶底那几滴残液,够在归途上咂摸三遍。这样的甘霖,童年不过得尝四五回。
上小学后,小卖部货架上的粗纸本子是心头的刺。纸色暗黄如糟糠,笔尖划过便绽出毛糙的伤口。三年级那年货架陡然鲜亮起来——彩色封面上,一位身穿朝鲜族传统衣裙的少女,朱红色的长裙配着雪白短衫,举着长鼓回头笑。从此掀帘看新本子成了我最大的念想。可惜那封面从不改换,少女日复一日在玻璃柜后旋着永恒的舞。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商品经济渐渐活跃起来。光阴如售货员秤盘上滑落的盐粒,私营小店的货架如春天的枝条迅速铺开,新店主笑容粘稠似蜜。供销社的玻璃柜如蒙尘的蚌壳,渐渐被流光溢彩的新世界淹没。
可那些粗粝的记忆扎根得最深——煤油灯熏黑的瓶口,吊子甩在柜台上的咸渍,作业本粗粝的纤维刮擦着年少的心。如今的月饼裹金箔镶冰酪,却再尝不出油纸里那粒冰糖的滋味。
再回首,那瓶汽水的甜味早已在岁月里散尽,可气泡炸开时那一下下扎着喉咙的刺痛感,却像扎了根似的,未曾离开过——原来最贫瘠的年月里,却能反刍出最耐嚼的生命滋味。
二、老街的电影院
有些热闹消散了,却在岁月里愈响愈亮;有些光影褪色了,却在记忆中愈发清晰。
老街离界牌不过一公里,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被晨光浸得温润。每日破晓,店铺的木板门“吱呀”一声卸下,像揭开旧梦的序幕。店主们弓着腰,将门板斜倚墙根,露出幽暗的货架——杂货铺的煤油灯芯、铁匠铺的冷锤、裁缝店的布匹卷轴,在晨雾中次第苏醒。街道窄得仅容两辆板车错身,却盛满了半世纪的人间烟火。
老街不过五百米长,电影院如一枚纽扣,紧系在它的心脏。灰砖墙垒成方盒般的建筑,瓦檐低垂,门楣上“人民影院”四个红漆大字已斑驳如锈。门前三级石阶被鞋底磨出凹痕,雨天蓄着浑浊的水洼,倒映着攒动的人头。
八十年代的文化荒年里,这方灰盒子是全镇人唯一能望见的星火。一张油印海报便能掀起飓风,一角钱一张电影票,买票的队伍从石阶蜿蜒至街尾粮站,人群如蚁群推搡,汗味与劣质烟味蒸腾成一片混沌的云。小贩在缝隙里扎根——卖甘蔗的汉子赤膊挥刀,青皮削落如飞雪,甜汁溅湿尘土;卖炒瓜子的妇人挎竹篮穿梭,吆喝声刺破喧嚣:“五分钱一盅!”散场时,满地甘蔗皮被踩得黏烂,在月光下泛着糖霜般的冷光。
最疯魔是《少林寺》连映二十余日。幕布上李连杰的棍影扫过,台下少年们的脚尖便不自觉踢蹬前排座椅。连学校里那位武汉来的女知青老师,也在音乐课上教唱《牧羊曲》。从此,石板路上多了许多边比划拳脚边哼唱“林间小溪水潺潺”的少年,一代人的江湖梦,在影院孵出的声光里破壳而生。
若说《少林寺》点燃了少年仗剑天涯的侠梦,那么不久后放映的《牧马人》,影院里则是另一种沉默。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炸响时,整个场子像被点着的干草垛,哄笑裹着哽咽掀翻屋顶。我嚼着甘蔗的嘴忘了动,糖汁混着震落的灰尘滴在布鞋上。——那年月不懂什么右派左派,却牢牢记住了散场时满场红通通的眼睛。月光下,人群像沉默的秸秆垛在移动,青石板路上只听见脚步碾过甘蔗皮的闷响。
放映室悬在影院最后方,一孔小窗如瞭望口。胶片转动的微光里,常有意外发生:某夜放《神秘的大佛》,银幕上刘晓庆的脸突然扭曲,放映孔飘出胶卷烧熔的焦味。满场哗然中,放映员冲下木梯,手忙脚乱更换备用拷贝。
更常见的是等片——遇到紧俏片子,便与邻镇跑片流转。当邻镇影院未散场时,观众席便陷于漫长的黑暗。板凳腿摩擦地面的声响此起彼伏,间或有孩童哭闹,直到摩托车轰鸣由远及近,放映员抱着铁盒冲进侧门,胶片盒上的蓝章还沾着夜露。
也有非电影的夜晚。县剧团来演花鼓戏《站花墙》,幕布撤去,露出简陋石砌舞台。饰王美蓉的花旦水袖轻扬,声如莺啼,台下老戏迷闭目击节,听到妙处齐声喝彩。散戏后,饰演杨玉春的小生蹲在后台卸妆,油彩才拭一半,就被戏迷围住讨教唱腔。月光淋在他半妆的脸上,戏里戏外的界限,在那一刻倏忽消融。
今年清明归乡,老街的石板被水泥抹平,店铺多悬着“出租”铁牌。影院旧址已分割改造,招牌写着“精品童装”。墙根残存海报的暗黄印痕,电线杆上缠着半截麻绳,风一吹,晃得像当年放映员隔窗打的手势。
粮站旧址已成快递驿站。电动三轮碾过当年排队买票的石阶,车厢堆满裹着塑料膜的包裹。一个穿工装的小伙子倚门刷着短视频,外放声里传出夸张的笑声——那音调刺耳,盖过了当年甘蔗刀劈开青皮的脆响。
夕阳下,当年卖甘蔗汉子的儿子守着水果摊,低头打游戏。我指着一捆紫皮甘蔗问价,他眼皮未抬:“十五块一根,不甜包换。”刀起蔗落,断面溅出的汁水,竟与四十年前一样清亮。
夜深了,我独自在老街残段驻足。月光漫过空寂的街道。恍惚间,耳边又响起胶卷转动的细响,青石板上竟浮动起旧日的光影——《金镖黄天霸》的刀光、《白发魔女传》的剑影、《小街》的琴声,霎时交汇成一条星河,静静漫过整条老街。依稀,一袭白衣的侠女掠过童装店的玻璃橱窗,一道凛冽的剑光轻挑奶茶店的霓虹灯牌。
最锋利的不是刀剑,是时光;最坚固的不是砖瓦,是记忆。
致敬那些曾照亮贫瘠岁月的银幕星河。
三、回家的路
我们动身离开,以为奔赴的是未来,后来才懂,那是此生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车窗外,平原的轮廓在暮色中铺展。当“天门南站”的站牌掠过视野时,车厢微微震动。只需几十分钟,我便能从武昌抵达——这在十多年前,是颠簸摇晃三小时才能走完的归途。速度抹平了地理的褶皱,却未能填平心底的沟壑。回家的路,在岁月里不断变形,故乡的轮廓却在记忆里日渐稀薄。
早年归家,是一场需要耐心与勇气的漫长跋涉。从北方一路火车颠簸至武昌站,随着人流挤出车站,下一个目标便是傅家坡汽车站。那里开往天门的长途车总是最破旧的一辆。车门吱呀作响,座椅弹簧刺破蒙布,车厢里弥漫着劣质烟草与汗渍混合的气息,唯有地道的乡音听着格外亲切。
客车驶上荷沙公路,如同驶入一条颠簸的河。路面坑洼,车轮碾过碎石时爆发出沉闷的撞击声,车身剧烈摇晃,乘客们紧抓扶手,像风暴中的水手。窗外,村庄的土墙、小镇的杂货铺、田野里弯腰劳作的农人,在尘土飞扬中缓缓后退。三小时的旅程,每一分钟都被拉长,身体在颠簸中疲惫不堪,心却在靠近家门时擂鼓般跳动。
后来有了自己的车轮。方向盘在手,归途似乎多了几分掌控感。随岳高速如一条灰白的缎带,从天门高速出口转下,驶入天仙公路,新铺的柏油路面平坦开阔,路旁笔直的水杉如卫兵列队。车窗隔绝了风尘与噪音,空调恒温,音乐流淌。时间缩短了,空间压缩了,归家的仪式感却在舒适中悄然稀释。
天门南站的建立,彻底重构了时空坐标。动车组列车银白色的身影划破平原的寂静,窗外的风景连成模糊的色块。几十分钟,一杯咖啡尚未凉透,故乡的名字已在广播中响起。车厢整洁明亮,座位舒适。倚在车门边,看窗外飞逝的田野与河流。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却也榨干了过程的意义。
路越修越平,车越开越快,归家的次数却像秋叶般凋零。故乡在速度的背面,正经历着缓慢的坍塌。熟悉的荷沙公路两旁,村庄日益寂静。青壮的身影消失在远方的城市天际线,只留下老人守着空屋与荒芜的田垄。老街上,木板门面的店铺一间间关闭,曾经喧闹的市集只剩下风穿过空荡棚架的呜咽。那曾经书声琅琅的小学和初中,如今只剩荒草丛生的废墟。
更深的裂痕藏在代际之间。第二代、第三代的孩子在城市楼宇中长大,故乡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生疏的地名。爷爷奶奶佝偻的背影是春节合影里的模糊背景,老屋灶台的味道敌不过汉堡薯条的诱惑。他们用普通话回答方言的问候,用“老家”代替“咱村”——地理的根脉尚未切断,情感的脐带却已早衰。
回家的路,终究不只是地图上不断被拉直的线段。它曾以尘土磨砺筋骨,以颠簸熬煮思念;而今我们在速度中飞奔,将故乡连同城隍古寺的香火、黄潭米粉的香气、干驿锅盔的叫卖声,一同抛向身后。直到某日被思念拽回,才惊觉那个魂牵梦萦的原乡,已在岁月剥蚀与变迁浪潮中悄然风化。
路越短,心越远;家易达,情难归。这或是漂泊者永恒的困境——我们修通了千万条归家的路,却永远修不通那条通往记忆深处、永不凋零的故园之路。
相关文章
轮毂最建议买三个牌子 1、中信戴卡(Dicastal)特点:全球领先的铝合金轮毂制造商,为奔驰、宝马等国际品牌代工,技术成熟,产品覆盖中高端市场。优势...
2025-09-06 0 轮毂品牌排行榜
【本期导读】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城楼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025-09-06 0
聊天app排行榜免费聊天的十大软件 1、探探app是一款全新的聊天类软件。在探探app中,搭讪和喜欢有非常直接的定义,你可以了解周围的帅哥美女,然后选...
2025-09-06 0 陌陌排行榜
十大浮漂品牌排行榜 1、中国浮漂10大排名如下:天斩风之劲鱼漂:以其出色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在钓鱼爱好者中享有较高声誉。风行·老鬼鱼漂:老鬼品牌以其丰富...
2025-09-06 0 浮漂排行榜
美丽临潼2025-09-04 20:02:44一场秋雨过后,骊山洗尽尘嚣山岚氤氲,空气清新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格外畅快云雾自山坳漫出,缠山绕峰给山峦裹上素...
2025-09-06 0
2025(泰国)闽南文化节将在曼谷盛大启幕焕新呈现“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时代魅力备受瞩目的2025(泰国)闽南文化节定于9月7日至11日在泰国曼谷隆重举...
2025-09-06 0
9月6日,秋日里的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秋景如画。未央宫前殿遗址旁,展板诉说着往昔辉煌,游人驻足凝视,似在与历史对话 。色彩斑斓的花朵肆意绽放...
2025-09-06 0
膝盖咔咔响的人,先别急着把跑步判死刑。 上周我在朝阳公园被一位大姐拦住,她指着膝盖说:医生让我别跑。 我低头看了眼她脚上的板鞋,鞋跟磨得歪到姥姥家...
2025-09-06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