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排行榜 2025年09月08日 15:51 1 admin

一种坚忍到极致的生命,总让人想多看两眼。有人说他是风雨里的一盏不灭油灯,也有人觉得,他不过是“忙不完的工作里一颗螺丝钉”罢了。但被命运拉扯至极的人,往往自有一把撑天的骨头。你随便翻翻河南近几十年的干部名录,总会跳出来一个名字——宋国臣。有人猜:“他是铁打的书记?还是党里的侦察兵?”57岁升郑州市委书记,59岁进中纪委,表面风光,背后却藏着多少沟沟坎坎?这人,到底凭的是什么?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说起来,宋国臣其实并不是天生的“有靠山的孩子”。1933年春,豫北滑县春寒料峭,田里连野菜都难找。他就这么呱呱坠地,耳还没长齐,父亲走了。不到三岁,母亲也撒手人寰。至亲的相继离开,在很多人那里,可能就是这个故事的句号。可他还得往下走。孩子没娘,说起来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更细想,祖父母也不过是村里一户普通人。年纪大了,老屋再破,毕竟还扛着雨雪。

最叫人难忘的,是八岁那一年。村里传来一声噩耗:祖父宋金垒,在外头做地下党工作,碰上日本人围剿,硬是没回家。当时家里只余下小小的宋国臣和白头的祖母。饿肚子,睡冷炕,盼一碗热汤,那滋味,他往后几十年都没敢忘。老百姓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你想当家,是生活它非逼着你快点长大。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要不是1947年那场命运里的“转折”,宋国臣的人生可能就埋在了滑县的泥里。那年他才十四,说是上学,倒像是救火。村党支书一拍桌子:“这孩子不能再荒着!”于是,人生第一次像样的课堂、儿童团团长的牌子,还有那些略带理想主义气息的革命道理,像春天一样,闯进了孤儿的小院。真要说起那时的心思,大概就是:终于有地方管我了——终于有盼头了。入了党,他像一颗冒芽的豆苗,哪怕风霜再大,也要往阳光去。

再往后,宋国臣像一只耐操的小马驹,被一路带着走。完小毕业,去冀鲁豫五中,再到地委党校,学着写材料、做思想工作。1949年,他十六岁,进了滑县青委,这会已经能穿灰布干部服了。最初是干事,后来成了区委青年干事,再后来,混了个区委委员,这要是搁在村里,亲戚邻居能把他喊成宋委员。别看是点小官,宋国臣凡事都上赶着,“比我苦的都在地里刨食,我还矫情啥?”那几年他常爱这样一撇嘴。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1953年,组织提拨,团滑县县委副书记,工作越做越细,干劲一点没消。在农村跑青年、搞活动,天黑了照样带着大家巡夜。你要说他有啥“手腕”,大概就是脑子转得快,嘴上又带点柔和劲——既能和县长争政策,也能和二蒙子唠家常。滑县青年那块地,确实被他带活了。

1956年,安阳调令一下,他一头扎进地委组织部了,顺手还兼了滑县县委办公室主任。这真不是啥美差,光听起来威风,实际上一天忙到黑。捅破窗户纸说,干部活,说难难,说简单也简单——有事第一时间顶上去,错了赶紧认,都是这些实打实攒下的口碑。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说到1970年,他被调去淇县,那阵子可真不好混。遇上“文革”,神仙都飞不起来。大乱之时,人心最乱。宋国臣偏偏就不避事,动不动下队拉家常,种地修路,全不忌讳“脏活累活”。他常叹气:“这年头,啥是实事?能让老百姓多扒几口饭,就是天大的实事!”人家都怕担责任,他反倒自己往前顶。有一回,有人私下里说他:“宋书记你也小心点,这时节风声紧。”宋国臣就一笑:“我不怕,光明正大怕谁?”这股子莽劲、狠劲,也是真难得。

等文革一晃过,1975年,他又跑去长垣和浚县,岗位在变,做事的法子没变。无非就是“生产第一,吃饭第一”。田头多少回,下雨了,干部都想回屋,他杵那看,一直看到农民把最后一畦玉米种下去。谁家有急难,觉得书记不容易见到的,他总是能找到人,能搭把手。后来有人这样形容他:“宋书记在田埂上一站,心就实了。”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随时光又到了1981年,安阳地委副书记、南阳地委书记。不用多说,南阳那拨人,不少如今的老人家提到宋书记嘴角都带笑。还是一身旧中山装、布鞋,每天七早八早就溜达进地委大门。有人找他告状,桥坏了,孩子过不去河,他没推托,几天后派人考察,又过不多久,白河上一座新桥就起来了。

风评为什么这么好,归根到底,还是个“实在人”。他自定六条规矩,自己首先不乱拿、不乱要,也不纵容周围亲戚办事。谁想走“后门”,谁就碰个鼻子灰。那会儿,有个县的副书记被群众举报拖欠补偿款,有人托关系给宋国臣打招呼,结果当场就被他训了一顿:“哪这么多花花肠子?民生大事,谁敢乱来!”说归说,他是真较真。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事情一件接一件,1986年调开封当市委书记,正赶上那几年开封改头换面。压力大不大?大。能不能搞?非得搞。他提了个“宋城一条街”,为的是让老开封焕发文化生气,旅游、经济带着一起起来。哥们儿怎么说,外地检查的,单位里调研的,问他书记咋天天奔基层?他就说了句:“不下去,坐办公室能长见识?”

后来大家都说,宋国臣是“走出来的书记”。郑州那会儿经济刚要起飞,改革动作多,大家怕踩空,他反倒比谁都着急。潜下心想:“省会咋还能一潭死水?”于是直接定下“省会意识、城市形象”两个方针,连夜研究产业、抓经济、查作风。人累垮两次,医生都劝歇歇,他“装病也得撑住”。当反腐大旗举起来后,风气真有点变。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到九十年代初,他终于到省纪委干了一把“纪检委员”,这个类型的工作,是真扎心。查案子、治歪风,要得罪人多了。他有一次跟家人说:“我不怕得罪人,怕的是放臭鱼烂虾进队伍。”他把这种“轴”,带进了每一桩案子里。

1995年最后一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你要是觉得这个年龄可以含饴弄孙,他偏不。家乡滑县出了点事情,扶贫款自己掏,带去两万块帮人修桥助学。他也没跟谁吹牛,也没留电话——就一个信念,人的良心这东西,得一辈子守着。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84岁,郑州。那个春天,他终于走完了这一遭。其实,他未必是最耀眼的英雄,做过的决定、说过的话,散在那么多会议纪要和记忆里,慢慢地,需要被一遍遍翻出来咂摸。

想想,他的坎坷童年、几番生离死别,普通人可能早被现实挤干了血性。他偏偏还在年老时,习惯把“为群众服务”挂嘴边——或许某种意义上,这才是世间的刚强。我们熟悉的那些“好领导”,是镜头里的背影,还是田头的小马灯?你说他这一辈子是不是光鲜亮丽,我倒觉得,更让人起敬的,是他曾走过的黑夜和泥泞。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至于如今,我们还能不能生出这样的“宋国臣”?说实话,我心里没底。但有些精神,还是留下来了。今年再回河南,有人跟我说,隔壁村还挂着他的照片,我愣了愣,心里一热。

也许,真正的功绩,是那些不用碑石和标语记载,却始终在人心里过冬的东西。

他57岁任郑州市委书记,59岁当选中纪委委员,清廉奉献,享年84岁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