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千年邺都焕新彩——临漳致力打造“全国北朝文化旅游首选地”

排行榜 2025年09月09日 10:54 3 admin

第八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9月12日开幕。作为承办地之一,临漳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破除“同质化复刻”,实施“文化+科技+体验”差异化路径,致力把临漳打造成“全国北朝文化旅游首选地”。

千年邺都焕新彩——临漳致力打造“全国北朝文化旅游首选地”

建安文学馆。

挖掘邺城文化内涵,文旅融合发展

走进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铜雀三台、邺南城宫城区、大庄严寺等遗址,诉说着“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繁盛。公园内不仅保存铜雀台、金凤台等著名遗址,还运用多媒体导览、情景解说等现代手段,帮助游客深入了解邺城的历史变迁。

临漳古称邺,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了邺城考古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确认临漳是建安文学发祥地、都城规划肇始地、多元文化交融地和佛学弘传中兴地,在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临漳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打造全国知名的北朝文化旅游带为目标,聚焦邺城文化、成语旅游全方位发力突破,努力把邺城建设成为文化旅游最靓丽的名片,让临漳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该县实施了系列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邺城公园、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城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邺城县令廉吏文化展馆、建安文学馆等建成投用。特别是按照《邺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围绕三区(三台—广德门—博物馆区域、邺南城宫城区、南郊寺院与礼制建筑区)、两线(广德门—三台、邺南城宫城区—朱明门—核桃园北朝佛寺),实施了核桃园北朝佛寺遗址保护展示、邺城遗址环境整治项目、朱明门遗址保护展示、邺南城宫城区206号建筑遗址保护展示等多个保护展示项目,2022年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近年来,围绕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升,把文化游、体验游作为重点,实施了广德门及玄武苑区域、铜雀三台遗址公园改造提升等项目,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探寻邺城历史画卷的文旅新场景。

该县编制了《临漳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城市景观景点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通过建设提升旅游标识牌,提升完善旅游服务中心,精心打造临邺大道旅游风景道,构建连接主城区和邺城片区的旅游景观轴。开展城市景观景点提升攻坚行动,按照“景区串珠成链、连线成网”工作思路,重点推进“两区”“一轴”改造提升,进一步做热城市文化旅游市场,加快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北朝文化旅游带,加强与磁县、峰峰联合协作,形成区域协同效应。重点实施了邺城国家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游客服务中心、邺城博物馆数字化展陈、《天地中轴·探寻源点》元宇宙大空间、邺都幻境·三台秀演城、澳林·城市之窗等项目,为游客提供流连忘返的旅游体验。在开展运营合作上,通过发售套票、联票等方式,推动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邺城博物馆、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北朝考古博物馆、邯郸方特国色春秋、鲲乐湾、响堂山等景区景点融合发展,实现景区优势互补、串联成线,推动三地文旅产业持续火爆出圈。

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构建文旅新场景

为打破传统文旅体验的时空限制,临漳县把奇思妙想的创新作为关键之举,以“科技+文化”的模式打造沉浸式旅游项目,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在邺城考古博物馆,打造了数字人全息仓,融合大语言模型与语音识别技术,游客借助语音指令,即可与全息屏幕上的数字人展开实时对话,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的科技互动体验。位于博物馆内的《天地中轴 探寻源点》元宇宙大空间体验馆近日面向公众开放。戴着VR眼镜的游客,感受着国内首部以三国邺城为背景、VR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中轴线”千年演变的沉浸式文旅体验产品带来的震撼。该项目融合国内领先的VR大空间定位、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实时渲染技术,在真实大空间中构建中轴线1:1全三维高精度仿真场景,用数字文旅的形式创新性开辟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世界,让游客全方位沉浸式体验邺城盛况、感受中轴线发展轨迹,感受曹魏邺城规划建设智慧对西安、北京及日本、韩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古代都城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

该县实施了邺城博物馆数字化展陈,将“历史文化、考古文物、研学教育、数字科技”等深度融合,实现游客与文物的时空对话和高效互动。通过全面数字化提升改造,以“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为主线,以“朝代更迭、都城变迁”为辅线,运用官渡之战沉浸式体验、三台互动式体验、激光点阵动态光影、巨幕中轴线数字演绎等多种展陈手段,将“历史文化、考古文物、研学教育、数字科技”等深度融合,打造了游客与时空对话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实现游客与展览高效互动,着力诠释“一座古邺城,半部东亚建城史”。

在东魏北齐宫城区模拟考古挖掘现场,中小学生们配备洛阳铲、金属探测仪、平头铲,使用防滑手套、文物清理竹签、毛刷、环氧树脂胶等专业器材,对甄选北朝时期经典文物样式复制的瓦当、青铜器、陶瓷器、漆器、钱币等进行挖掘与修复。邺城是南北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碰撞的重要舞台,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县依托邺城深厚的北朝文化底蕴与历史遗存,结合教育部新课标,联合专家团队,设计完整的北朝文化研学课程体系;通过探究式学习、沉浸式体验学习,以及专业的研学课程手册、科研级实验器材、教辅教具,吸引全国研学团体来到邺城体验北朝文化;将基地打造成全国首个北朝文化科研级模拟考古挖掘研学基地。

夜幕降临,临漳的夜生活拉开帷幕,其中澳林·城市之窗无疑是最具人气的“夜地标”。这里汇聚了特色美食、非遗文创、互动潮玩、实景演艺等多元业态,既充满市井烟火气,又彰显文化特色。这是临漳县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环节,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的异国特色风情小镇澳林·城市之窗。街区包含饕餮美食、休闲娱乐、琳琅诚品、美丽新娘、夜都生活、丽人养生、幼学行知等七大商业业态,融汇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建造而成,移步换景异国街景,街街有别,栋栋不同,高低错落,别具一格,游客们实地感受“吃在临漳、玩在临漳、游在临漳”的烟火气。

为让游客深度感受临漳文旅融合的新成果,该县还精心组织了“梦回三国 战马巡城”、“灯影逐波 天幕共舞”演艺、“数字芯跳 智游临漳”机器人互动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全方位展现临漳文旅发展的新业态与新模式。

打造特色文旅IP,传承邺城文脉

临漳以“三曹”文化、“北齐萌娃”文物为创意原点,打造了“曹操”“蔡文姬”“邺小宝”等一系列IP形象,推出动漫短片《临漳寻宝》,以趣味故事串联起临漳的历史、景点与特色美食,并围绕这些IP形象开发特色伴手礼、文创产品,提升临漳文旅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该县邀请临漳籍优秀青年豫剧男旦、《梨园春》年度总冠军韩鹏飞,推出豫剧《铜雀台·赋》,以邺城文化、建安文学为背景,打造出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的经典历史剧。剧目聚焦“铜雀台”这一文化载体,生动刻画了蔡文姬、三曹和建安七子等历史人物群像。创作采用古典戏曲“四折一楔子”结构,融入“横槊赋诗”“建安风骨”“文姬归汉”相关成语典故作为剧情框架,弘扬邺城风骨,让观众深入感受邺城文化与成语故事魅力。

建设邺都幻境·三台秀演城。该项目以曹操当时在邺城的西城墙上修建的铜雀三台为原型建造,以三国故事为蓝本精心编排了大型沉浸式演艺项目《邺都长歌》,作为中国首个以曹魏邺城文化为核心的大型史诗级沉浸式演艺,利用全球顶尖的360°全景幻影全息剧场,运用前沿的声光电技术,配合升降舞台、投影系统、艺术灯光、舞美场景等,带领观众穿行“西门豹治邺、曹操建城、建安风骨、佛光东传”四幕史诗空间,与古人一同咏志抒情,体会建安风骨的豪迈与激昂,沉浸式体验史诗长歌的独特魅力。

通讯员 李海波 王俊平 宋龙雨

来源:邯郸日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