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东湖评论:明月逐人来,恣意游荆楚

排行榜 2025年09月09日 15:02 3 cc

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知音湖北 发现美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武汉·木兰不夜城、宣恩·仙山贡水等景区荣耀登榜。与此同时,武汉蔡甸花博汇·知音花月夜、襄阳华侨城等景区也人气高涨,夜游正成为湖北文旅消费持续增长的生动注脚。作为全国首个出台省级夜经济指导文件的省份,湖北不断丰富文旅消费场景,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夜色中焕发全新魅力。从武汉两江四岸的璀璨夜景,到襄阳唐城的盛唐气象,从宜昌长江畔的渔火晚风,到恩施宣恩的民俗歌舞,夜经济正如星火燎原,点燃消费热情,照亮湖北发展的新路径。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出文旅产业的升级,更折射出湖北以文化和创新为双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远见。

东湖评论:明月逐人来,恣意游荆楚

夜游成为文旅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以往游客来湖北,上午登黄鹤楼,下午看长江,晚上返程,消费往往止于一张门票,“白天看景,晚上走人”成为常态;如今,夜游经济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一日游”拉长为“过夜游”,真正实现“流量”变“留量”。今年“五一”期间,武汉两江四岸游船一票难求,五天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33.3%,收入增长16.5%;襄阳唐城凭借《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夜游项目,年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其中夜间游客占比达60%;武汉梦时代通过781场主题活动,带动夜间客流突破1100万人次;宣恩仙山贡水景区以“景城融合”模式,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85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是“夜演、夜娱、夜宴、夜展、夜市”等多业态融合所形成的多元共生、活力迸发的产业生态,是文旅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夜游正成为推动湖北文旅综合收入持续攀升的关键力量。

夜游成为荆楚文化创新表达的新舞台。当灯光打在古老的城砖上,历史便从书页中走出来。文化不再静止于书本与遗迹,而是借助科技与设计融入可感可触的体验场景,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夜上黄鹤楼,以光影技术再现诗词意境,让游客与李白共望一江春水;武当一梦,通过360度环幕呈现太极玄妙,道袍飘逸,星河仿佛触手可及;荆州古城光影秀将楚乐编钟、战国车马投映于城墙,让砖石开口“讲述”历史;知音花月夜以知音文化为魂、十二花神为线,带领游客沉浸于四季花海与神话传说的瑰丽世界。这些项目不仅吸引游客驻足,更在叙事与场景中植入楚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等湖北特色IP符号,打造了引人入胜的地域文化传播新舞台。这也是湖北文旅从“卖资源”走向“卖文化”“卖体验”的关键转型,为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了新路径。

夜游成为文明城市形象塑造的新亮点。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配套,其发展过程实则是对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为了迎接夜游客流,武汉延长地铁运营到凌晨1点,宜昌加密公交接驳到23点30分,荆州古城新增3000个临时停车位,潜江龙虾城增设移动公厕和医务站。这些举措既服务了游客,也让本地市民得以共享更便捷、更丰富的城市夜生活。逛夜市、看演出、夜游江滩,正成为越来越多湖北人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夜晚因此更安全、更繁荣、更富活力,市民的幸福感于灯火阑珊处悄然生长。更进一步看,发展夜游经济绝非短期刺激消费的权宜之计,而是关乎城市品牌塑造、文化软实力提升和满足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长远战略。政府要始终保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规划引导、政策配套、市场监管与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具系统思维,协调各部门共同发力,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治理水平。

荆楚之夜,未央亦未眠。湖北的夜游经济已然启航,这片“新蓝海”广阔无垠、前景无限。唯有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帆、以服务为桨,方能行稳致远,真正让夜游之光照亮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注入更加绚丽的色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坤(武汉市蔡甸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编:丁楚风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