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

排行榜 2025年09月11日 14:52 3 admin

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深入践行“四好农村路”建设理念,以台儿庄古城5A级景区为核心,创新提出“以路为媒、水陆联动、资源整合、快进漫游”的融合发展思路,在“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沿线大力开展运河文化展示带、生态休闲观光带、智慧交通服务带、红色教育研学带、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初步形成“一廊五带”交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有效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于2024年12月成功入选山东省交旅融合十佳示范案例,又于2025年5月获评2024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鲁风古韵 文化廊道

所在地: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

名称: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

里程:10.127公里

编号:C936370405、C937370405、Y145370405、C046370405、Y049370405

技术等级:C936370405(四级公路)、C937370405(四级公路)、Y145370405(四级公路)、C046370405(二级公路)、Y049370405(三级公路)

起讫点:起于涛沟桥,讫于台儿庄古城游客服务中心。

通车时间:2005年9月

百里长廊:水陆同框的时空画卷

“大运河国家步道暨鲁风运河文化廊道”(以下简称“鲁风运河廊道”)是山东省五大廊道之一,从京台高速大运河服务区驶入,与京杭运河并行53.1公里,分别与G2京沪高速、G3京台高速、G30连霍高速,以及S38岚曹高速、S49新台高速相连。加上与之形成闭环的10.1公里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以下简称“文化廊道”)、10.2公里“鲁风运河”湿地廊道、20.9公里“鲁风运河”胜利渠风景廊道,以及20余公里的运河湿地慢道,构成“百里长廊”交通网络。


作为鲁风运河廊道的核心路段,文化廊道贯穿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台儿庄古城,向西31.6公里直通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微山湖景区,沿途既可感受千年运河的奔流不息,又可领略万年闸船闸、台儿庄船闸、南水北调台儿庄泵站等国家水利工程奇迹,还能欣赏运河湿地公园和运河文化主题公园的旖旎风光与自然野趣,更能体验“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清幽寻梦”的运河文化底蕴,实现“车行画中,人在景中”的沉浸式体验。


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

涛沟古桥遗迹

匠心筑路:打造交旅融合精品工程

文化廊道起点位于台儿庄东部鲁苏省界的涛沟桥,绵延10.127公里,讫于台儿庄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沿线运河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鲁南文化氛围浓厚,串联1个国家5A级、1个国家4A级、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4年,台儿庄区投资6500万元实施廊道路面改造和旅游公路服务功能提升工程,其设计理念体现“自然与人文相融合”,凸显“古城走廊,魅力古城”等设计主题。项目实施期间,创新采用“政府主导+国企引领+金融助力+农户支持”的融资模式,整合交通、国土、农业、水利、文旅等各部门、各方面资源要素,实现“1+1>2”的聚变效应,有效解决资金难题。建设中,项目坚持质量与生态并重,同步推进主体工程与景观节点建设,建成后,项目创新“日常养护属地化+专业养护市场化”的道路管养运行机制,按照日常养护属地化、专业养护市场化的工作模式,将文化廊道真正打造成致富路、幸福路。


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俯视图

文旅新篇:动静相宜的诗意栖居

运营一年多来,文化廊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沿途串联起枣南稻改记忆馆、汉韵马庄、运河渔灯巷、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台儿庄大战无名烈士陵墓、贺敬之柯岩文学馆等历史人文景观,以及水墨涛沟湿地、双龙湖湿地、马兰湿地、七彩花田、千亩稻园等自然风光,一路走来,优美的江北水乡风光与台儿庄古城厚重的历史记忆相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路景交融”文旅IP。文化廊道既是国家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拉松赛道和自驾游线路,让游客在移步换景中感受历史与自然的对话。


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

“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

振兴之路:多方融合的共赢格局

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是文化廊道的显著特色。七彩花田路的四季花海与亲水平台成为热门打卡地,科技良蔬园、稻蟹共生等现代农业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培育出新型农业业态。沿线村镇依托便捷交通和优美环境,在休闲广场、公路驿站定期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品牌推介及居民文艺演出等活动。邳庄镇涛沟桥大米因交通改善实现年增收1000万元,惠及周边3万农户,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千个,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形成人才与产业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带动沿线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引入社会资本超5亿元,切实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农村公路衍生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生态价值转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模式,更使美丽农村路真正成为助农增收、振兴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任重道远,做则必成。在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台儿庄区以文化廊道建设为引领,打造出一条条承载历史记忆、赋能乡村振兴、通向美好未来的美丽农村路。这些公路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更开创了交通建设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随着“鲁风运河”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台儿庄区正以路网建设为载体,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在千年运河之畔奏响“百业兴旺、民众富裕”的振兴交响曲。这曲乐章,既是对惠民政策的生动诠释,也是对公众美好生活期盼的切实回应,更是新时代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注脚。


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

小季河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