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宜君县入选陕西省科普研学十大线路 以特色科普资源绘就“农文旅科”融合新图景

排行榜 2025年09月12日 10:01 3 admin

来源:环球网

9月5日,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中,铜川市宜君县“科技和自然生态研学活动”线路成功入选陕西省十大科普研学线路。此次入选的宜君科普研学线路,以“科技+文旅+康养”为核心定位,深度整合县域内优质科普资源与特色文旅康养元素。线路串联宜君科技馆、彭祖药用植物园、彭祖书院、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老蜂农生产基地、中医药产业链大厅六大核心点位,形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研学体验网络,完美契合陕西省科普研学线路征集活动中“自然生态探索”“现代农业与生命科学”两大核心主题。

宜君县入选陕西省科普研学十大线路 以特色科普资源绘就“农文旅科”融合新图景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宜君县立足县域实际、因地制宜盘活特色资源的生动实践——从田间地头的中药材种植,到企业厂区的产业场景,再到融合文化的养生阵地,宜君将农业根基、产业发展与科普教育深度绑定,让每一处资源都成为“可看、可学、可体验”的科普课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宜君县作为传统农业县,近年来始终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为思路,将农户增收与资源价值最大化紧密结合。其中,中药材产业是宜君转型发展的核心抓手,也是科普资源的重要源头。依托“彭祖药谷”的文化与资源优势,当地鼓励大量农户从传统农作物种植转向中药材种植,既显著提高了家庭收入,也为科普研学提供了“活教材”,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位于宜君县工业园区的彭祖药用植物园,便是农户种植成果与科普教育的“衔接点”——这里展示着当地常见的各类中药材,让参与者通过实地观察、常识讲解,直观了解中药材的生长特性、药用价值,感受“一株草”从田间到科普课堂的价值转化;与之相邻的中医药产业链大厅,则以展品陈列与知识科普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呈现中药材从种植、加工到产业链延伸的全过程,让公众看到宜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脉络,也让农户的种植成果成为县域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君县入选陕西省科普研学十大线路 以特色科普资源绘就“农文旅科”融合新图景

在农业升级的同时,宜君县还巧妙将本土企业转化为科普阵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老蜂农生产基地便是典型代表,作为当地从事蜜蜂养殖与蜂蜜加工的企业,其不仅通过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蜜蜂产业,增加收入来源,更主动开放生产车间与养殖场地,成为科普研学的重要点位。在这里,参与者可以近距离观察蜜蜂养殖过程,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采蜜原理,还能参观蜂蜜水生产线,学习食品加工的科学知识,企业的生产场景变成了生动的“产业科普课堂”,既提升了公众对蜂产品产业的认知,也为企业打响了本土品牌。同样位于工业园区的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也以“酿酒工艺科普”为切入点,开放厂区供公众参观学习,从粮食发酵到酒类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的载体,让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承担起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

此外,宜君县还注重“文化+科普”的融合创新,让传统养生文化成为科普资源的独特亮点。彭祖书院依托彭祖养生文化与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打造集养生知识学习、传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科普空间,参与者不仅能在这里了解中医养生理念,还能通过互动体验感受传统文化与科学养生的结合;而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宜君科技馆,则是县域科普资源的“核心枢纽”,馆内覆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多学科领域的展品,以及“馆校合作・同上一堂课”“我和科技狗交朋友”等特色活动,为公众提供了系统化、互动化的科学知识学习 平台,也与县域内的农业、企业科普资源形成互补,构建起全方位的科普体系。

宜君县入选陕西省科普研学十大线路 以特色科普资源绘就“农文旅科”融合新图景

从农户的中药材种植园,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再到融合文化的研学阵地,宜君县的科普资源始终扎根于县域发展实际。这些资源不仅是宜君农业转型升级的见证,更是让科普教育走进生活、服务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宜君县对科普资源的持续挖掘与优化,将有更多人通过这些特色科普阵地,了解宜君的农业发展、产业特色与文化魅力,而宜君也将在“农文旅科”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贡献更大力量。(武朝旭)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