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美食+文体旅”助力玉溪服务消费

排行榜 2025年09月16日 12:51 3 admin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

编者按:当前,服务消费已成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玉溪着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积极探索“美食+文体旅”,加强业态融合、场景创新,让“吃在玉溪”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服务消费持续迸发新活力。

从华宁长街宴以美食串联文化、旅游与赛事,让地域特色饮食成为传递人文温度的纽带;到通海六一夜市用市井烟火气激发社区活力,实现居民增收与游客体验双赢;再到峨山以农贸市场与烧烤城为依托,打造周末短途游特色美食IP……玉溪“美食+文体旅”的探索覆盖特色活动、街区、短途游等多个维度,在丰富消费场景的同时,也推动餐饮消费从“满足舌尖”向“浸润心间”升级,吸引大量游客到玉溪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美食+活动”

让美味传承文化

每到夏末初秋,柑橘的清甜便浸润着华宁这座小城,一场以“橘”为媒的盛会如约而至。

8月22日至24日,2025年“悦动华宁·桔时有约”系列活动举办,成功打造了一场“可看、可玩、可体验、可消费”的盛宴,3天吸引游客7万余人次。其中,以华宁“八大碗”为核心的长街宴,成为串联美食、特色活动与文化的关键纽带,让游客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触摸华宁文化脉络,感受小城独特的人文温度。

“美食+文体旅”助力玉溪服务消费

华宁“八大碗”特色菜引人垂涎。

活动期间,长街宴现场百余张餐桌沿街道整齐排布,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一场美食盛宴缓缓拉开帷幕。裹满酱香的烧皮子、色泽金黄的蒸蛋卷、酸辣开胃的凉米线……一道道华宁“八大碗”特色菜陆续上桌。此外,还有盛满荤素食材的华宁特色炊锅、热气腾腾的牛肉汤锅,10余道菜品将餐桌铺满,浓郁的香气在长街上散开,引人垂涎。

下午5时许,游客与本地群众纷纷落座。围坐一桌的人们,或举杯互道问候,或畅谈游玩趣事,谈笑声、称赞声与菜肴香气交织,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场兼具美味与温情的独特体验中。

“这桌‘八大碗’,吃的是熟悉的味道,更是华宁的人情味。”本地群众朱华刚望着满桌菜肴,语气中满是感慨。在他的记忆里,“八大碗”曾是过年、婚嫁等重要场合的“标配”。“过去物资不丰裕,凑齐一桌‘八大碗’,既是主人家的满心诚意,也是对客人的最高尊重。现在通过活动让更多人品尝到,还融入了华宁特色,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朱华刚说。

“华宁‘八大碗’从来不只是一桌子菜,更是刻在当地人骨子里的文化符号。”承接此次长街宴之一的华宁秦心雅院负责人马磊向记者介绍,从过去彰显待客诚意的“硬菜”到如今成为华宁美食文化代表,“八大碗”的传承藏着华宁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坚守。如今,借助各类特色活动,“八大碗”从本地餐桌走向大众视野,成为传递华宁地方文化的重要纽带,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品尝。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悦动华宁·桔时有约”系列活动期间,“悦动华宁·抢鲜一步”半程马拉松等赛事同步举办,成功吸引大量省内外运动爱好者前来参赛、游玩。不少运动爱好者特意留出时间,到长街宴品尝华宁美食,文体旅融合效应显著。来自重庆的高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说:“食材很新鲜,口味很合我意,最打动我的是长街宴的氛围,大家不分彼此围坐在一起,华宁人的热情好客,全藏在这桌饭菜里了。”

“美食+文体旅”助力玉溪服务消费

华宁长街宴游客云集。

夜色渐深,长街宴的烟火缓缓散去,但它留下的不只是游客对美食的回味,更是对华宁文化的深刻记忆。这正是华宁以美食传递文化,让游客在参与特色活动中实现从“打卡”到“走心”体验的生动体现。

事实上,在玉溪,美食与特色活动的“双向奔赴”早已成为常态。近年来,从玉溪米线节到澄江立夏节,从元江芒果节到江川开渔节,各地均以特色活动为契机,将本地美食打造成文化载体,让烟火气中飘出“文化香”,在文体旅融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美食+街区”

烟火气激发社区活力

下午5时,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的六一夜市渐渐“苏醒”。错落排布的摊位陆续摆起,人潮循着香气慢慢汇聚,一幅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夜间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特色烧烤架上,烤羊排、小黄鱼在炭火中“嗞嗞”翻滚,滚烫的油脂滴落时溅起细小火星;锅边洋芋摊位前,食客自选新鲜食材,看着土豆在铁板上慢慢煎至金黄,再拌上腐乳、折耳根等特色调料,一口下去满是地道云南风味;牛肉汤粑粑、米浆粑粑冒着氤氲热气,承载着老通海人的舌尖乡愁;自助火锅、手打柠檬茶等新潮美食,引得年轻食客频频驻足,各类美味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罗飞是六一社区居民,他经营的泥巴小院自助火锅自入驻夜市以来,生意红火。摊位摆放的50多张桌子天天爆满,日均销量超100单,收益可观。“我们的食材新鲜、荤素搭配合理,人均30元的实惠价格,让不少食客成了回头客。”罗飞说。

“美食+文体旅”助力玉溪服务消费

在六一夜市,食客挑选喜爱的食材。

“夜市人气旺,我们的小生意也跟着红火。”喜食柠檬茶摊位前,不时有食客驻足点单。摊主周颖告诉记者,摊位日均销量200杯,每天看着大家捧着柠檬茶离开,自己也觉得踏实。

随着六一夜市成为当地网红地标,不少六一社区居民在夜市经营特色美食,在“家门口”实现从农户到商户的华丽转身。夜市不仅成为居民增收的“致富地”,更是当地人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晚饭后过来转一圈,吃点小吃,再和家人聊聊天,一天的疲惫全没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夜生活。”附近居民徐美带着家人逛夜市,手里提着刚买的烤串,脸上满是惬意。

除了本地居民,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来自红河的游客杨锦芸举着手机,不断记录摊位前的各色美食。“早就听说六一夜市很热闹,这次特意过来打卡。这里不仅美食多,还满是烟火气,正是我想象中‘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样子。”杨锦芸说。

“美食+文体旅”助力玉溪服务消费

六一夜市满是烟火气,热闹非凡。

“从2022年打造运营至今,六一夜市已从最初10多家商户的‘小集市’,发展为如今聚集了110多家商户的‘网红夜市’。”六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万林介绍,依托城市社区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六一夜市不仅成为县内外游客品味美食的优选地,也激发了社区经济活力。

为让大家逛得舒心、吃得安心,六一社区不仅规范了夜市经营,还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目前,平时每晚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赶街天、节假日人流量还会翻倍。”张万林说,社区专门提供免费停车区域,开通“六一公交免费专线”,打通游客往返夜市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能轻松感受这里的烟火气。

暮色厚重,六一夜市的烟火气愈发浓郁。三五好友围坐摊位前,吃着烤串分享日常;家长牵着孩子的手,在摊位间挑选心仪小吃,孩童的笑声清脆入耳;外地游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用手机记录这个充满温度的夜晚。升腾的烟火气里,藏着通海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了触手可及的温暖模样。

“美食+周末游”

解锁小城新玩法

每到周末,“到峨山赶街”已成为玉溪及周边市民的热门休闲选择。峨山以美食为纽带,串联起独特的地域风情,为周末短途游勾勒出别样图景。

周六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峨山,西门农贸市场早已热闹起来。这里既是本地群众的“菜篮子”,更是外地游客触摸峨山风土人情的绝佳去处。进入市场,商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鲜活的市井乐章,各类山货、鲜肉、时鲜果蔬摆满摊位,面耳朵、小街舂鸡、脆皮烤鸭、牛羊肉汤锅、彩色蒸糕等峨山特色美食也散落其间,处处透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据了解,西门农贸市场占地50亩,交通便利,停车方便,每月逢五、逢十及周六的“赶大街”时段最为热闹,以品类齐全的山货和特色美食吸引着八方来客。

夜幕降临,紧邻西门农贸市场的“滇中第一烧烤城”成了峨山夜间美食的“主舞台”。这座于今年7月12日正式运营的烧烤城,汇聚数十家特色烧烤店,营业时间从下午2点持续至凌晨2点,既支持游客自带食材请店家加工,也可直接点选店内招牌烧烤,满足不同食客需求。烧烤城内还设有大舞台,可举办民俗表演活动,每周六更会推出趣味互动活动,吸引着峨山及周边客流。

“美食+文体旅”助力玉溪服务消费

“滇中第一烧烤城”的小彝妹卤味烧烤店,让卤香与烤香碰撞出别样风味。

位于“滇中第一烧烤城”的小彝妹卤味烧烤店,经营者蒋红英是拥有20多年餐饮经验的“老行家”。她介绍,店铺每天下午营业至夜间人流散去,人均消费30—40元,周末客流量会明显增多。谈及招牌,蒋红英自信满满:“我们主打卤味烧烤,从卤制到烤制,每一步都严格把控。像烤卤猪蹄、烤卤猪脸、烤卤猪排,先用秘制卤料卤制,再上烤架翻烤,外皮焦香、内里软嫩多汁。此外,彝家串串烧烤、麻辣螃蟹、麻辣花甲等也是我们的特色。”不过她也坦言,目前店铺知名度大多集中在本地和周边,外地游客知晓度还不高,“希望更多游客知道‘滇中第一烧烤城’,来尝尝我们的卤味烧烤。”蒋红英说。

不远处的彝家烟火店,则以“烟火人家”“串起团圆”“烤的是情怀,吃的是热闹”“闲出彝乡情”等温馨标语传递经营理念。走进店内,浓浓的生活气息与彝族风情扑面而来。店铺负责人朱启彩表示,店内菜品深度融入彝族饮食特色,食材新鲜,搭配彝族特色辣椒面,口感十分地道。“做餐饮,食材新鲜、味道地道才是留住食客的关键。我们想让食客不仅吃到美味烧烤,更能感受到彝族美食里的热情与烟火气。”朱启彩说。

“美食+文体旅”助力玉溪服务消费

游客品尝彝乡特色美食。

据介绍,“滇中第一烧烤城”运营以来,不仅丰富了峨山居民的夜间生活,也带动了当地夜间经济发展。接下来,当地将持续提升“滇中第一烧烤城”品质,力争将其打造为峨山规模最大的烧烤消费聚集地,打造成集文化、娱乐、美食于一体的繁华夜市。

玉溪的“美食+文体旅”探索,让美食成为连接文化、旅游、体育的纽带,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入,玉溪味道必将成为更多人奔赴这座城市的理由,推动服务消费持续释放新动能。(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艾丽 文/图)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