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美芯片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商务部亮剑,4大巨头被调查

排行榜 2025年09月16日 13:57 3 admin

美国对华是“加税”和“倾销”两手抓,中国商务部也不忍了,果断“亮剑”!

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博通和安森美半导体四家美国模拟芯片巨头,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

这项调查聚焦于40纳米及以上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调查期涵盖2024年全年,产业损害调查期则追溯至2022年初。

表面上看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把这件事放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中看,就不一样了。

美芯片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商务部亮剑,4大巨头被调查

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关键领域,在整个芯片产业链中却起着基础支撑作用。

从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相关芯片数量增加了37%,而进口价格却下滑了52%。

不怪中国商务部警觉,这看起来确实并非单纯的市场波动,而更像是系统性的价格冲击。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是此次调查的申请方,该协会向商务部提交了详实的资料,指出美国部分芯片制造商通过大幅压价策略,迅速抢占了中国市场。

这种做法使得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在定价、产品销售、渠道分布等方面,面临极大压力。

美芯片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商务部亮剑,4大巨头被调查

模拟芯片的价格通常较为稳定,波动频率低,它们不像CPU、GPU那样追求极限性能,而更注重可靠性与长期兼容性。

压价销售在某些领域可以理解为竞争,但在模拟芯片这样技术与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上,这种行为往往会打乱市场节奏,甚至破坏正常的商业生态。

德州仪器、ADI等企业在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中拥有长期积累的优势。尤其是德州仪器,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在电源管理、信号链、接口等多条产品线上占据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因此当价格骤降与进口量激增同时出现时,冲击的不只是销售额,更是本土企业的生存基础。

美芯片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商务部亮剑,4大巨头被调查

不少人对中国模拟芯片企业的技术能力持观望态度,认为它们距离国际巨头仍有差距。但实际情况是国内企业在多个细分赛道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

以硅力杰为例,公司专注于电源管理芯片,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5%。神州微电子在工业控制芯片方面已获得大批新能源车企订单,产品覆盖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关键场景。

南芯半导体的电池管理芯片与快充芯片在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旺盛。卓尔瓦特科技的射频功放芯片已进入5G通信设备供应链,新芯微电子则在传感器接口芯片方面持续取得突破。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客户合作、产品落地等方面投入巨大,也逐年取得成果。

但当外资企业通过极端价格手段压制市场时,这些本土企业尚未筑牢的商业基础,很容易被动摇。

美芯片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商务部亮剑,4大巨头被调查

这一次反倾销调查,更多是在为这些正在成长中的企业,为一条尚未成熟的产业链,争取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就在调查启动前几天,中美代表团正计划在西班牙展开高级别贸易与技术会谈。

而中国选择在这个节点启动调查,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根据反倾销调查的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明确规定了调查程序和条件,而世贸组织(WTO)的规则也为成员国提供了应对倾销行为的正当手段。

中国商务部在公告中强调,调查依法展开,程序公开透明,依据充分。

美芯片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商务部亮剑,4大巨头被调查

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信号:在发展本土产业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全球贸易秩序的构建。

另一方面,模拟芯片本身不依赖尖端制程,更依靠电路设计能力、工艺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这也是为什么德州仪器、ADI等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长期保持技术优势。但在中国市场,这种优势正逐渐被打破。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预计突破1.3万亿元,其中模拟芯片是增长最突出的领域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正在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场景中。

美芯片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商务部亮剑,4大巨头被调查

这种转变,正是部分外资企业选择降价策略的深层原因。

它们通过压低价格,延缓本土企业的发展节奏,维持自身市场份额。短期来看价格战似乎能带来销量增长,但从产业生态的角度看,这种方式会让创新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始终被压在价格底线以下,技术研发将失去回报预期,人才流失、项目搁浅也就随之而来。这不止是对个别企业的打击,也是对整个国产模拟芯片生态的伤害。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