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会唱歌的沙滩”引客来

排行榜 2025年09月17日 13:52 1 admin
“会唱歌的沙滩”引客来

陵水清水湾海滩风光。 陵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会唱歌的沙滩”引客来

陵水新村渔港千船休整,渔排成行,景色壮观。 叶龙斌摄(人民图片)

赤脚走在海南陵水清水湾的沙滩上,是一种奇妙的体验。脚下的沙子洁白、细腻,仿佛踩在柔软的粉末上。随着脚步移动,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从沙粒间传来,像微风拂过银铃,又像细雪悄然落地。

“这片沙滩,是‘会唱歌’的!”许多初次到访的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

从高空俯瞰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118.57公里的海岸线如一条柔美的珍珠项链,串起了“三湾三岛两湖一山一水”的旖旎风光。将视线从清水湾的沙滩向岸上延伸,不远处的新村、黎安两大潟湖,也已面貌焕新。从一湾潟湖的“新生”,到一片沙滩的“歌唱”,这片“珍珠海岸”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奏响和谐的韵律?

“海上围城”重现碧波万顷

“鱼多多,虾大大,丰收返去就是过瘾……”85岁的疍家老人郭世仁,至今还时常哼起旧时的“咸水歌”。歌声里,是他年轻时驾着渔船,在新村潟湖里耕海牧渔的岁月。

新村、黎安两大潟湖,被誉为陵水的“双眸”。这里曾是鱼虾蟹贝的乐园,也是世代“以舟为家”的疍家人的“聚宝盆”。然而,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渐失序,这对美丽的“眼眸”也一度蒙尘。

“家家户户都搞网箱养殖,渔排越来越多,把整个港湾都挤满了。”郭世仁的儿子郭龙贵,是第一批在渔排上开餐厅的人。他亲历了渔排经济的兴起,也目睹了海洋生态的破坏。“养殖废水、生活污水都直排入海,水变得又黑又臭,死鱼漂得到处都是,连我们自己都待不下去。”

曾经生机勃勃的潟湖,变成了拥挤、浑浊的“海上围城”。红树林面积锐减,珊瑚礁出现退化,古老的渔歌在浑浊的海水中渐渐消散。这片海域的生态退化问题,引起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高度关注,为当地敲响了警钟。

2016年,陵水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核心就是“退塘还湿还林”。

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抉择。“渔排就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饭碗,说拆就拆,一开始谁都想不通。”一位老渔民坦言。

“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清利害,落实补偿。”陵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陵水按照“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的思路,为渔民转产转业找出路。全县累计清除渔排近44万平方米,清退养殖塘7788亩,实现了禁养区内“零”养殖。

“人退”换来“海进”。按照“宜林则林,宜湿则湿”的原则,陵水在退出的塘地上累计种植红树林6000余亩。“我们不仅种植本地原生树种,还引种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榄李2000余株,公园内的红树种类从8种增加到27种。”陵水县林业局局长寇峰说。

如今,走进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满目葱茏。连片的“海上森林”不仅筑起了坚固的海岸生态屏障,更成了鸟类的天堂。“以前白鹭都很少见,现在成群结队地来,我们还观测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陵水县湿地管理中心监测人员谭发基说。多年未见的海洋环境指示物种沙虫,近来也在潟湖现身。

水清了,岸绿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免疫力”也回来了。通过科学修复,陵水的海草床覆盖率从30%提升至50%以上,珊瑚礁活体覆盖率也从不足20%恢复至35%。好生态自是好风景,好风景换来好“钱”景。2024年,新村、黎安潟湖全年旅游收入达9.56亿元。

陵水的“双眸”,再次变得清澈明亮。

寂静海滩变文旅地标

2022年6月,一项惊喜的发现印证了陵水生态的蝶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屈建军团队发布成果,首次证实海南陵水拥有“会唱歌”的海岸鸣沙。

沙子为何“会唱歌”?屈建军解释,纯净的沙质和洁净的海水是形成鸣沙的核心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这里的鸣沙,石英成分含量极高,沙粒表面布满了微小的多孔状结构,就像天然的‘共鸣腔’。”要保持这些“共鸣腔”的纯净,就离不开高品质的海水。“海水如果不干净,携带的泥沙和杂质就会堵塞孔隙,沙子就‘唱’不出来了。”屈建军说。

“海岸鸣沙的分布,往往被认为是优质海滩的表现。”屈建军表示,从寂静的海滩到能唱出动人的“沙之歌”,折射出潟湖重归清澈、海洋生态整体向好的蝶变。

“谁能想到,这‘海上贫民窟’会变成如今的文旅新地标?”郭世仁的孙子、90后疍家人郭玉光,正忙着在手机上处理“海上共享渔庄”的大量订单。

潟湖的新生,也为疍家人带来新生活。大学毕业后,郭玉光选择回到渔排,在清澈的潟湖上,开创出新的事业。他牵头成立疍家渔排协会,将传统渔排升级改造为集餐饮、海钓、民宿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气鼓鱼粥’,还能体验赶海、拖地笼,住进我们的‘海上村庄’。”郭玉光说,如今一到节假日,海上民宿一房难求,火热的旅游生意吸引不少年轻人回乡就业。

全域风景更具吸引力

“海南岛不缺海滩,但‘会唱歌的沙滩’这个IP是独一无二的。”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认为,陵水在滨海旅游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吸引力。如今的清水湾,已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绵延12公里的弧形海湾,一边是能见度可达25米的“果冻海”,另一边就是“会唱歌的沙滩”。岸上,国内首个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拔地而起,其建筑外形酷似一顶“疍家帽”,与海上的渔排遥相呼应。

从一片沙滩到全域风景,陵水正将生态禀赋转化为发展旅游的优势。在新村镇南湾半岛,2500多只猕猴与游客亲密互动;在陵水半程马拉松赛事中,选手沿着赛道奔跑,纵览红树林湿地公园和疍家渔排的风光;海南东南·陵水科技艺术季将舞台搭在沙滩上,观众可以踏浪而行,进行参观;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和海归小镇也因环境优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数字文创人才来此工作生活……

2024年,“陵水新村——疍家风情非遗特色之旅”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陵水共接待游客1040.03万人次,同比增长8.2%;旅游总花费110.41亿元,同比增长19.7%

夕阳西下,归航的渔船点缀在金色的海面上。一位游客脱下鞋子,缓缓走在清水湾的沙滩上,细沙从趾缝间流过,发出清脆而治愈的声响;不远处的新村港,郭世仁老人正教孙辈哼唱新编的疍家渔歌。沙滩的歌声,和着新编的渔歌,在这片重获新生的“珍珠海岸”上,随晚风一同飘向远方。

本报记者 孙海天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