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喜马拉雅山脉上放烟花,哪里在“向上致美”?

排行榜 2025年09月23日 12:50 1 cc

文/舒玉洁

近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燃放艺术烟花,引发巨大争议,最终相关品牌方删掉了相关视频并致歉,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据悉,此次艺术活动是始祖鸟发起的探索高山文化系列项目“向上致美”的第三季。试问主办方,如果“向上”指的是向高处攀登,追求卓越,那么在地球之巅进行可能破坏环境的活动,何来“向上”可言?如果“致美”是追求美好,那么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短暂绚烂,又怎能称得上真正的“美”?

喜马拉雅山脉上放烟花,哪里在“向上致美”?

主办方口中的环保措施,与其说是“向上致美” 的实践,不如说是一场自欺欺人的 “生态表演”。主办方称,此次《升龙》艺术项目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燃放等级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噪音与光污染远低于夜间焰火。项目团队还制定了“预防-监测-恢复”的全链条方案:燃放前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对山体和溪流边清理残留物,并对山体植被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称不留生态隐患。

看似周全的环保措施,是否能够经得起专业的推敲?有户外运动博主表示,尽管主办方宣称使用了“环保可降解材料”,但在青藏高原低温、干旱、缺氧的环境下,微生物活动微弱,降解速度可能慢上几十倍。所谓的“达标”用的是城市和温带的标准,根本不适配高原脆弱的生态阈值。同时盐砖引导鼠兔等离开燃放区的措施,或许能吸引一部分出来,但是怎么确保整片山坡的动物都在“最理想”的条件下都转移了呢?这些情况,难道在活动筹备时从未被纳入考量范围?若连基础的生态常识都忽略,“向上” 追求的究竟是生态环保,还是营销话术的完美包装?

更值得深思的是,“向上致美”项目核心定位为 “探索高山在地文化”,可这次活动却完全背离了文化中 “敬畏自然” 的核心内涵。对待自然需心怀谦卑,而非用烟花 “点亮”。一位当地网友指出:“真正的高山在地文化,是牧民世代守护草原的智慧,是尊重每一只动物、每一株草的虔诚,而不是用商业活动短暂的绚烂消解文化的厚重。”主办方打着探索文化的旗号,却忽视了文化的本质,这种对高山文化的浅层消费,哪里配得上 “致美” 二字?

户外品牌从不该把自然当作营销秀场。真正的“向上致美”,应当是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是对生态平衡的尊重与维护。户外精神的核心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在海报上印满环保标语,而是把可持续理念刻进产品的每一个环节。当此次名为“艺术”的烟花熄灭后,散落的残骸需要清理,受惊的动物需要时间恢复,但更需要修复的,是品牌与公众之间的 “环保信任”,是忽略文化本质的 “漏洞补丁”。

喜马拉雅的美,从不是靠烟花点缀的。它的 “向上”,是冰川亿万年的沉淀,是牧草随季节的枯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敬畏之心。若户外品牌真懂 “致美”,就该收起逐利的烟花,扛起守护的责任——毕竟,再绚烂的烟花也会消散,唯有对自然的尊重,才能真正 “向上”,真正永恒。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