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河北涉县:红绿交融绘新卷 文旅融合启新篇

排行榜 2025年09月23日 17:56 3 admin
河北涉县:红绿交融绘新卷 文旅融合启新篇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雪景。

晋冀豫三省交界处,革命老区涉县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此。

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河北涉县不仅传颂着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神话,书写了八路军一二九师“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还“雕刻”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规模宏大的旱作石堰梯田。

近年来,涉县以红色生态起笔,以产业经济着墨,在太行山水间描绘出恢宏壮丽的文旅画卷。

云天染秋色,风送瓜果香。

步入涉县,仿佛走进了红绿交织的画卷。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静述烽火岁月,清漳河水碧带蜿蜒,漫漫稻田绿浪叠涌,空中草原欢歌不辍。红色血脉在山川间奔流,生态诗篇于绿意中书写,革命热土与自然生机在此永恒交融。

“涉县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禀赋,秉持‘红色+科技+生态+乡村’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打造‘红绿相映·太行康养’红色生态旅游区,进一步丰富‘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品牌内涵。”涉县县委书记董路明介绍。

红色血脉:科技赋能让革命精神“活”起来

清晨,太行山间的薄雾尚未散尽,涉县清漳河畔的赤岸村迎来第一缕阳光。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前,来自石家庄的初中教师张伟带着45名学生排队等候参观,孩子们眼中满是对红色历史的好奇与敬畏。

“抗战历史不仅是印在课本里的文字,还有眼前真实可触的旧居、战壕,在这里,我们能更深切地体悟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奋斗。”张伟的话语里满是期许。学生王小明动情地说:“我特别想看看八路军首长当年住的窑洞,想知道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是怎么指挥战斗的。”

如何让红色记忆“活”在当下,是涉县始终探索的课题。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馆长李洪义介绍,今年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对展陈进行全面升级:不仅充实实物展陈,还引入VR、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让参观者“穿越时空”感受烽火岁月;新建的“抗战书屋”藏书4000余册,为游客深挖抗战历史提供优质资源;《山河长明》沉浸式数字展厅项目正加紧施工,预计10月中旬对外开放,将进一步丰富涉县红色旅游场景。

在红色记忆小镇,来自天津的大学生李娜沉浸在红色剧本杀《黎明之前》中。“我扮演地下工作者,破解密码、传递情报的过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李娜眼中闪着泪光,“通过角色扮演,我才真切体会到革命先辈用生命守护信仰的勇气。”

赤岸村则让红色资源变成“富民资源”。“我们毗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整合11个特色院落,打造了赤岸茶棚、11封家书邮递所、红色手工坊等11个项目业态。”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魁指着连心巷里的游客,脸上满是欣慰,“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红色记忆成了增收的‘金钥匙’。”

一组数据见证红色文旅的活力:今年上半年,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接待游客122.7万人次,同比增长2.76%;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创历史新高。

女娲文化:千年文明焕发时代新彩

金秋时节,涉县娲皇宫景区游人如织。

山间古木染金,石阶覆着细碎落叶,清漳河的粼粼波光映着蓝天,携三五好友登上古中皇山,仿佛能听见远古的呼唤,感受到女娲文化穿越千年的力量。

娲皇宫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女娲祀奉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其中,娲皇阁因9根铁锁链固定于山崖峭壁,被誉为“活楼”“吊庙”,其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要想一览它的风采,得爬过‘十八弯’、登上999级台阶,虽然累,但登顶后看到的风景绝对震撼!”导游齐国英笑着说,石阶旁古木参天,鸟鸣阵阵,更添几分古朴幽静。

“传统文化‘活’起来,离不开创新表达。”涉县娲皇宫管理中心主任李向国说,今年景区推出“大荒·补天谣”全民剧本杀、成语游园会,打造国风小吃街、祈福专区,游客可在景区开展国风体验、汉服变装等活动。国风小吃一条街上,太行小米粥、涉县花椒饼、手工糖画等特色美食香气扑鼻,游客可一边品尝地道风味,一边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糖画、剪纸,感受太行山区的民俗风情。

“既能玩游戏,又能长知识,还能沉浸式感受神话故事,比单纯逛景区有意思多了!”来自邯郸的大学生郭琳珊带着同学体验“大荒·补天谣”全民剧本杀后,忍不住在社交平台分享打卡。

此外,为提升服务品质,娲皇宫还进一步完善游客中心、生态厕所等设施,引入电子导览和语音讲解服务。“我们希望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女娲文化、爱上传统文化,让千年女娲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夜幕降临,景区灯笼高挂,暖光摇曳,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远古时代,别有一番韵味。

绿色底蕴:生态优势变身“富民资本”

当红色记忆在这片土地沉淀,自然的馈赠也在悄然生长。

清晨的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摄影爱好者赵刚已守候3小时,只为捕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展翅的瞬间。

“这几年涉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候鸟种类一年比一年多。”他指着浅滩上的黑鹳,“你看,它们在这里觅食、栖息,画面美得像幅水墨画。”

涉县林业局局长马振江介绍,涉县林木覆盖率达63.77%,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湿地修复,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814.48公顷,湿地率83.58%,成为110多种鸟类的“家园”,其中包括黑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建了人工湿地、鸟类栖息园,还开展地形、水系、林相改造,让湿地生态系统越来越完善。”说话间,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激起圈圈涟漪,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把良好生态优势转化为普惠民生福祉。

在太行五指山景区,北京退休教师刘爱华正沿着山间步道散步,晨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点。“这里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8000个,是座天然氧吧。”她深吸一口清新空气,“每年夏天我都来住两个月,爬山、喝茶,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为让游客更好地感受生态之美,太行五指山景区今年新增“海底捞露营火锅”“音浪节”等项目,在海拔800米的空中草原上,游客可一边享受高山清凉,一边品尝热辣火锅。

“这种反差体验很快在社交平台走红,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满员。”太行五指山景区副总经理江晓波说。

夕阳西下,山顶火锅宴的香气伴着欢声笑语,在山间久久回荡。

生态赋能的成效显而易见:今年暑期,太行五指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余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有了生动鲜活的呈现。

农耕画卷:农业遗产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动能

眼下,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核心区王金庄村迎来丰收季,层层叠叠的梯田里,谷子、玉米、红薯长势喜人,在秋阳下泛着金色光泽。当地群众赶着毛驴、驮着箩筐到梯田上采收,不觉间形成了一幅传统农耕秋收图。

游客们也纷纷走进梯田,开启沉浸式打卡。摄影爱好者背着相机,穿梭在田埂上,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他们有的聚焦“梯田与远山同框”,捕捉云雾漫过山顶、金浪与青山相映的画面;有的聚焦“丰收细节”,记录村民采收时沾满泥土的双手和丰收的喜悦。

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涵盖3个乡镇46个行政村,总面积4.15万亩,主要种植谷子、玉米等作物。“为提升景观价值,我们在梯田上方的荒山种了松树、柏树,用‘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方式,实现‘一山一景、一山多色’的效果,让梯田既产粮食,又成风景。”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贾和田说。

石屋、石碾、石桥……在被誉为太行山“石头王国”的大洼村,古村落的“新生”同样令人惊喜。傍晚时分,石屋灯光与天边晚霞交相辉映,美得让人心醉。“2018年村里搞复古改造,新建了伴山雅居等精品民宿,还加了咖啡馆、小酒馆,古村既有老味道,又有新体验。”作为村里较早的民宿经营者,村民张海兰的“里山沟”民宿今年生意尤为红火。

“石头垒起的不只是房屋,更是生活的希望。”村党支部书记张巨元介绍,大洼村现有民宿37家,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5000多元增长到目前的3万多元,越来越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西坡村青阳山农产品合作社则通过销售花椒、黑枣,带动200多户合作户、658户周边农户增收,让农业遗产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助推器”。

产业融合:“旅游+”拓宽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文化是根,产业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占地380亩的赤水湾古镇,如今是涉县文旅融合的亮丽名片。古镇内,成语文化一条街人流如织,游客在“成语书屋”品读经典、在“成语文创”店挑选纪念品,青石板路旁的仿古建筑飞檐翘角,红灯高挂,宛如一幅“活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赤水湾古镇倒映在水中,美得令人心醉。

“为让成语文化‘活’起来,我们推出《负荆请罪》《烟雨如梦》等微短剧,用真人秀表演让游客直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古镇负责人陈涛介绍,目前古镇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进一步扩大古镇体量,还打造了120间精品民宿,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

“我们大力实施‘旅游+’工程,探索文旅融合、红旅融合、康旅融合、体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丽霞说。

东山大地景观稻田画则是涉县推进农旅融合的新实践。1800亩的稻田里,农民用绿、黄、白、紫四种水稻巧妙拼出“哪吒带您游涉县”的图案,栩栩如生的画面与山水、村庄自然融合,成为热门“打卡地”。从观景台望去,稻田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大地母亲绣出的精美作品。

在“旅游+科技”“旅游+康养”领域,涉县同样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位于涉县常乐村的邯郸市鲟鲵农业科技公司,用低温暂养技术培育优质鲟鱼卵,产出的高档鱼子酱远销全球。“我们这个不临海、不靠湖的山区县,靠科技实现了鲟鱼、鱼子酱年产值2亿元。”养殖负责人李宽江说,近10年,涉县从传统养殖迈向全产业链智能化,书写了“科技+生态”的产业传奇。

桃晟堂养生园内,北京游客李静正在体验中医药养生项目,“这里用涉县柴胡、连翘等道地药材做养生产品,度假时还能调理身体,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园内药香袅袅,远山如黛,宛如世外桃源。

红绿相映、古今交融,涉县正以独特的文旅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

涉县县长葛新介绍,为加快推进红色生态旅游区建设,该县还将围绕打造核心旅游产品体系、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文旅标识和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等领域重点发力,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抓落实,不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涉县,正以“红绿交融”的绚丽色彩,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全域旅游新画卷。未来,这片热土上的故事将继续被传颂,如同绕城而过的清漳河,向着美好的明天奔涌不息。(文/图:涉县县委宣传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