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让非遗在赛事热潮中“活”起来

排行榜 2025年09月23日 20:34 3 cc

【来源:云南省体育局】

让非遗在赛事热潮中“活”起来

让非遗在赛事热潮中“活”起来

——省政协统筹“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百马行动”活动

系列报道之三

当马拉松赛道串联起民族技艺,当徒步旅程遇见非遗工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百马行动”正以赛事为纽带,打破非遗与大众之间的壁垒,将摩梭纺织、白族扎染、永胜珐琅等古老技艺从“博物馆橱窗”搬进“沉浸式体验”,让云南多元民族文化在运动热潮中焕发新生机。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湖畔,“异龙湖海菜腔之旅”为非遗传承写下生动注脚。近百名骑行爱好者沿环湖生态廊道骑行后,循着彝族海菜腔清亮婉转的曲调走进村寨,围坐聆听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演唱并学唱简单乐句;花腰女子舞龙队员则以腾跃盘旋的舞姿,展现出独特的民族精气神。作为云南首个完成环湖生态廊道闭环建设的湖泊,异龙湖已连续5年举办环湖马拉松赛,上万名跑者在参赛之余成为非遗“宣传员”,让“千年石屏城、百年豆腐香、秀美异龙湖”的地域魅力广泛传播。

玉溪市江川区星云湖畔的活动则让参与者触摸到古滇文化的传承脉络。这里因出土“牛虎铜案”而闻名,如今,当地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仍坚守着古老手艺。活动中,参与者在当地铜器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打造家用铜器,看着普通铜材逐渐成形为兼具实用价值与美感的器物,深切感受江川铜器的生活气息与艺术价值。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非遗体验同样精彩纷呈。走进周城璞真扎染博物馆,白族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布匹上细密扎结;投入染缸后,经巧手翻动,原本朴素的布匹便晕染出如同苍山洱海般的蓝白纹样。在洱源县的乳扇作坊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加热的牛奶点入酸浆,快速凝结后反复揉捏拉伸,最终制成半透明的“薄纱”,乳香浓郁中带着独特回甘。在大理市喜洲镇的手工造纸传习所内,抄纸师傅俯身从水槽内提起竹帘,一层薄如蝉翼的湿纸膜便随之成形,阳光穿透晾干的纸张,能清晰看见交错的植物纤维纹理。洱源县右所镇西湖荷塘边的广场上,白族霸王鞭舞的铿锵节奏令人驻足,洱源县斯甘俏艺术团的“金花”们(“金花”是对当地白族妇女的美称)表演着“百鸟朝凤”“双飞蝴蝶”等套路,还将传统动作改编成广场舞,让这项非遗技艺更易被大众接受。

此外,在其他站点,非遗与赛事的融合也是各具特色。程海站、泸沽湖站等地的珐琅银器、红土陶器制作,摩梭人的纺织、拓印等非遗体验,通海站的汉绣,也都通过赛事后的体验活动,让参与者成为非遗传承的“桥梁”。

“赛事是引流的窗口,非遗是留住人的内核。”这场以赛事为载体的文化实践,正通过“赛事+非遗+研学”的创新模式,让云南的古老技艺走出深闺、融入生活,在新时代持续“活”下去、传开来。

来源: 云南政协报/王碧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