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排行榜 2025年09月27日 08:53 3 cc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山清水秀是铁山的风景

物产丰富是铁山的风貌

人文深厚是铁山的风采

铁山的人文古迹可追溯到唐永徽年间

距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跟小布丁一起走进

大足区铁山镇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大足区铁山镇。图源:大足发布


铁山是大足西部的边贸重镇

东西连接,古今交汇


关于“铁山”的得名

《铁山镇志》有明确记载:

“原街道建在今街道(双河场)

西边的伍家坡上,

相传坡上有一块铁碑,

又说有一家铁匠铺,

群众习惯称原街道为铁山坪”

“铁山” 之名便由此而来


铁山镇还有“双河乡”这一别称

因地处大渡河与长河堰

两条小溪流交汇的半岛内得名双河乡

乾隆《大足县志》即有相关记载

“双河场,设于崇胜,治西六十里”

乡场东移,形成双河场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大足区铁山镇。 山城拍客长江 摄


清宣统元年置乡,治双河场

以双河场得名

次年析置高升乡

1958 年,改乡为公社

1981年,因重名更名铁山公社

双河区同时更名铁山区

“铁山”始成政区地名

1993 年,置铁山镇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铁山古镇。图源:大足发布


铁山古镇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古镇是大步廊檐建筑群

街道总长260米

木质串架结构

三步挑檐、单坡大坡檐、不对称廊檐柱子108根

是川东地区较早的建筑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尖山子摩崖造像。图源:大足发布


尖山子摩崖造像

俗称“尖山子石刻”

开凿于唐永徽(650——655)

乾封(666——667)年间

是大足境内开凿年代最早的摩崖造像

2000年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铁山竹编。图源:大足发布


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山竹编

主要产品有席、筐等生活用品

极具文化、艺术、观赏、实用价值

特别是用细若发丝的竹丝编织字样和花纹图案的工艺品

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受人青睐

2014年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铁山龙舞。图源:大足发布


传承了十三代的

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山龙舞

每年正月

铁山人用竹子扎成龙来庆祝

以表达对龙的崇敬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人民幸福安康


地名里的重庆 | 走进大足铁山镇,解锁千年古迹与双河记忆

黑山羊 图源:大足区融媒体中心


铁山镇盛产

黑山羊、中药材、葡萄、小龙虾、水稻

因特产分别对应

黑色、白色、紫色、红色、金色

故被称作多彩铁山

依托多彩铁山的产业优势

铁山用发展之笔

绘制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田园乡村图画


从唐永徽年间的摩崖造像

到如今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古镇建筑群

从传承十三代的竹编、龙舞非遗技艺

到 “铁山”“双河乡” 等地名背后的历史印记

铁山镇的每一寸土地承载着厚重的文化

每一处景致都诉说着独特的过往

也正在新生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