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排行榜 2025年09月27日 12:53 4 cc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编者按:

以世界级桥梁集群为笔墨,以喀斯特山水为画纸,贵州正书写着“桥景共生”的文旅新篇。

当桥梁从交通载体升级为文旅资源,从单一观景到场景拓展,再迭代为全域融合。贵州桥旅融合从早期坝陵河大桥的观光尝试,到平塘大桥天空之桥服务区“交通+服务+旅游”的融合,再到即将通车的花江峡谷大桥实现“桥、景、文、旅”的深度整合……一幅幅“桥与山水共生”的多彩画卷正徐徐铺展。

从桥到旅,桥旅相融,贵州桥旅融合的三次跨越式发展——1.0时代突破交通设施单一功能,2.0时代重构服务区空间价值,3.0时代实现桥梁与非遗、地质、体育等多元要素的系统整合。

这种“高桥+”的文旅新玩法,让黔贵大地上的桥梁矩阵变得“可游可赏可玩”,一座座高桥飞越两岸,成为云端上的风景线,它们既是跨越天堑的通道,更构筑起云端漫步、凌空观瀑、体验酷玩等沉浸式文旅场景,让贵州独特的世界级名片越擦越亮。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贵州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在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中,有近半数在贵州。桥,已成为贵州一张独特的世界级名片。

作为国内少有的可进入桥体内部旅游观光的超级大桥坝陵河大桥,以创新的桥旅融合思路解锁了各种花式玩法,开启贵州桥旅融合先河。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坝陵河大桥,是贵州首座拥有可以体验蹦极跳伞等极限运动的大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摄

坝陵河大桥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坝陵河上,全长2237米,主跨1088米,桥面距谷底高度达370米,是世界上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巨大的体量让游客从不同的距离、角度皆可获得绝佳的观赏体验。远远望去犹如长虹浮空,在周围墨绿的群山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

来到大桥底,乘坐电梯升至桥体,再沿钢铁通道进入桥体内部。此时,人在桥中走,车在桥上行,远处是变化万千的云海,桥底是一览无余的峡谷风光。来自江苏的游客李焕然感叹道:“从未想过,一座大桥不仅能通行,还能让人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工程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远眺坝陵河大桥。

种类繁多的高桥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尖叫声此起彼伏,大桥此时变身为一座“空中游乐园”。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高度达370米的高空蹦极项目,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商业蹦极。自2013年起,中国・安顺坝陵河大桥跳伞国际邀请赛成为全球极限运动员的热门打卡地。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游客进入坝陵河大桥内部打卡。

来自英国的低空运动员托马斯在完成跳伞后,用“惊艳”来形容参赛感受,“这里比赛条件非常适宜,高度很合适,这样我们可以在空中做一些杂技动作,降落点也很安全,可以称得上一个完美的低空跳伞的地方。”

此外,坝陵河大桥还有速降、高空秋千、滑翔伞、空中漫步等多个高桥极限运动项目。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2024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坝陵河大桥站)精彩瞬间。图源安顺日报

走进桥下集教学、体验、科普、餐饮、观光等为一体的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游客可了解贵州桥梁之变,人文科技之美。

据讲解员介绍,博物馆面积达6350平方米,有14个展示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省内唯一以桥梁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通过5D影院、互动建桥游戏等解锁桥梁建设的“秘密”。

据了解,这座桥梁建成时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世界山地桥梁之最、世界首次采用飞艇牵引先导索、世界最大规模隧道锚、世界首次采用气动翼板抗风措施、世界首次4处设铰进行钢桁梁架设的大桥等。“2009年建成的坝陵河大桥是一座里程碑。”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表示,它提高了贵州乃至全国山区桥梁的建设水平。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据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副馆长朱高望介绍,桥梁博物馆自主设计开发了中国首个以桥梁为主题的“STEAM实践课程”,该课程体系被教育部誉为中国工科研学先行者。同时,桥梁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桥见未来”科普研学实践营,参与学生达20万余人次。

近年来,该桥梁博物馆先后被授予“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中国—东盟国际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等30余项荣誉。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 | 桥旅融合1.0 典范坝陵河大桥:花样玩法解锁科技之美

坝陵河大桥作为贵州超级大桥的代表之一,开启了贵州桥旅融合的1.0时代,曾被《英国泰晤士报》及《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桥梁科普的样板”。

朱高望表示,下一步,贵州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将立足独特资源优势,强化运营管理,继续讲好贵州“桥”的故事,擦亮“桥”的名片,在桥旅融合上寻求新突破,打造成为省内标杆、国内一流、走向国际的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刘立超

图/贵州坝陵河桥梁博物馆

海报设计/王子琪

编辑/姜雨熙 王子琪 实习生 张越

二审/姚曼 陈江南

三审/黄蔚 陈曦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