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排行榜 2025年09月30日 14:57 3 cc

一砖一瓦承载记忆,一图一物皆是乡愁。今天(9月29日),历经两年精心筹备的“新泾历史忆空间”正式对公众开放。伴随着悠扬的江南丝竹声,这座以新泾村宅历史与集体记忆为主题的文化空间,向市民敞开大门。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仪式现场,筹建回顾视频带领观众走进了这段“记忆修复”之旅——从深入老居民家中征集实物,到志愿者团队走访近900位历史亲历者,点滴细节凝聚着无数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守护。据介绍,该空间不仅是历史的陈列,还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客厅”,为市民提供追溯往昔、安放乡愁的精神家园。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志愿者代表顾仲源发出倡议,邀请更多人加入“历史守护者”队伍:“无论是讲述展品故事,还是整理新史料,每个人的力量都能让文化灯火更亮。”随后,“新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共建签约环节启动,西郊学校、新泾中学等4所学校与镇服务办携手,未来将通过“小小导览员”“历史课堂”等活动,让年轻一代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乡土文化。

副区长顾洁燕出席活动。

仪式后,展馆内的老物件成了“主角”,几位捐赠者的讲述,让这些沉默的物品有了鲜活的温度。

“这张合影是我插队落户半年后和队里青年拍的,一晃50多年了!” 今年70多岁的宗家巷“原住民”宗先生,指着展柜里的老照片,感慨万千。他此次捐赠了插队落户通知、拖拉机驾驶证、动迁前门牌号,还有多张家庭老照片。“以前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只有自己看;现在捐出来,可以让记忆成为共享的历史。”宗先生说,他已经和老同事约好,要带儿子、孙子再来。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展馆另一角,“南顾”村的门牌号静静陈列,捐赠者顾仲源是这片消失村落的“原住民”。“南顾村很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这个门牌号能证明它曾存在过。”顾仲源说,当年他作为居民户回到南顾插队,如今捐赠的门牌号、插队学习资料、驾驶证,都是家里“有意无意存着的回忆”。“把私人收藏变成公共展品,能让更多人记住新泾的村宅历史,这才是这些物件最好的归宿。”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新泾历史忆空间”前身为“新泾镇发展史陈列馆”,本次升级以“村宅分布”与“时间脉络”为双主线,系统梳理与再现了新泾地区的演变历程。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步入空间,参观者仿佛走进一条时光走廊。墙上历史照片与影像资料依次呈现,展柜中陈列着老一辈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老物件;配合手绘场景与文字解读,村宅旧貌与生活图景栩栩如生,还能借助AR(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亲眼目睹”历史场景的动态再现,获得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即日起,“新泾历史忆空间”正式对公众开放,国庆假期,不妨带家人前来打卡,在此寻找属于自己的新泾记忆,感受一座城镇有温度的历史书写。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开放指南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

(9:00—11:00、14:00—16:00)

交通指南: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3号口出,沿平塘路向南步行10分钟;公交88路至福泉路仙霞西路站,向西步行5分钟即达。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泾镇

撰稿/摄影:季佳佳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新泾历史忆空间”今日正式启用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