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读“六经”、习“六艺”……今年前8月“跟着孔子研学游”游客已达172万人次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13:17 1 cc

读“六经”,习“六艺”,走进“孔子的课堂”,完成妙趣横生的乐学任务……10月1日,来自泰安的初中生于华,跟随父母来到曲阜尼山圣境,体验当孔子学生的一天。

读“六经”、习“六艺”……今年前8月“跟着孔子研学游”游客已达172万人次

“做一天孔子的学生”是尼山圣境景区开发的研学体验项目之一。“国庆中秋长假,景区围绕孔子文化开发了导学类、演绎类和科技类等体验项目,深受研学群体欢迎。”尼山圣境和鲁源村景区运营负责人周巍介绍。

在孔子国学教育培训中心,一场“拜师礼”正在举行。作为负责“拜师礼”的国学导学,孟晓璐假期里经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国庆节前一个周,我们就接到了几个三四十人的团队预约,以拜师礼、篆刻、古琴、射箭等特色体验项目居多。”孟晓璐说。

数据印证着“跟着孔子研学游”的热潮。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推广科科长陈曙剑透露,去年曲阜接待研学游客208.47万人次,今年前八个月,研学游客已达172万人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我们开发的礼、艺、德三大类近百种体验项目,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股热潮背后,是研学旅游从青少年向全年龄段扩展的趋势。“实际上,‘跟着孔子研学游’已不再是青少年群体的专属,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老年人也加入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研学旅游指导师马超介绍,研学营地除了青少年课程,还开发了“政德、师德、儒商”等特色课程,年均接待量约10万人次。

“跟着孔子研学游”为何走热?

除了能通过研学游学习孔子思想外,还在于研学游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尼山圣境景区72米高孔子像前,游客由“明礼官”引导完成“正衣冠、行揖礼”等流程。“这种‘仪式感体验’是吸引家庭游客和研学团队的重要原因。”周巍介绍,让孔子文化从书本和殿堂中走出来,变得可亲、可感、可玩,更容易受到更广泛客群的欢迎。

热潮之下亦有挑战。采访中,多位从业者坦言“课程同质化”是研学游的突出问题,创新课程的市场接受度仍需培育。

陈曙剑介绍,为了规范研学游市场,去年曲阜建立了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研学活动、师资、产品报备制度,成立了曲阜市研学旅行协会,推出精品研学旅游“六个一”服务标准。在曲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课程体系已拓展到五大类60多门。“未来研学游的竞争核心就是课程设计。我们正从‘走马观花’向‘深度学习’转变。”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上,六大研学主题线路正式发布。“仁智山水”“笃学善行”“见贤思齐”“诗礼传家”“德治润心”“和美与共”六条线路,将散落在齐鲁大地的30余处文旅地标串珠成链,每条线路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要义,面向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这种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让“跟着孔子研学游”超越了单一景点体验,升级为一场贯穿齐鲁大地的文化深度游。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刘笑笑 修从涛 吕乐)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