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18:50 1 cc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国庆小长假,网上到处都是“人挤人”的画面。但朋友圈晒图旅行的人却只增不减。

你是否也曾暗自疑惑:明知前方是人山人海,为何我们还要一次次出发?

甚至有人说:

旅行,无非是从一个熟悉的地方,跑到另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

所以,我们到底图什么呢?

答案,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刻。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01.

旅行的终极意义: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在旅途中,我们首先“见自己”,重新认识内在的潜能。

还记得那位裸辞后花1万5游历22个城市的00后女生小周吗?

她出行基本都是火车硬座,住宿就选青年旅社,但并不觉得辛苦。

反而说:“旅行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变开朗了。”

这正是“见自己”的生动体现——

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得以跳出日常的固定角色,发现一个更勇敢、更开放的自己。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不仅如此,小周还在旅途中结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的相遇,理解生活的多样性,从而走出自我的小世界,融入更广阔的人类图景。

这就是“见众生”,与更广阔的生命产生连接。

当我们看过沙漠的浩瀚、海洋的无垠,体验过不同城市的生活脉搏,才会真正理解自身的渺小与独特,形成更开阔的世界观。

最终,这一切都指向“见天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位置。

“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自己有海。”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02.

让旅行与阅读结合,实现“知行合一”

我20多岁的时候,从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地图册,一本中国地图,一本世界地图,计划开启环游世界的梦想。

那时候也没有想旅行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单纯地喜欢,喜欢去看没看过的风景,品尝没吃过的美食。

我曾想每年去一个新城市工作生活,等玩够了再换一个地方。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旅行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只是“打卡”,而是为了增长阅历、激发思考、遇见同频的人。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我渐渐喜欢将旅行与读书结合在一起。

“没有知识指引的旅行,是路过万千风景却未曾读懂;没有旅行验证的知识,则缺乏真实的生命力。”

只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让知识和体验相互印证,趋近真正的知行合一。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03.

从理想回归生活,我们终将出发。

或许你曾像我一样,怀揣“每年换一座城市工作生活”的浪漫梦想。

当现实让这个计划难以为继时,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在生活的间隙中出发——一次短途郊游,一个周末的Citywalk,都是践行“见天地”的方式。

形式会变,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不应熄灭。

暑假带娃出去玩,二宝在车上雀跃地说:

“我终于可以跟我同学说,我暑假去了XX玩,而不是说只去了外婆家。”

现在有种声音认为,带孩子旅行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主张让孩子过“低配的暑假”,不要让他们过早地接触外面的繁华。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但是,我觉得适当地让他们有一个见世面的机会,还是有必要的。

旅游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小孩子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也会感到疲乏。

换个环境,换种心情,有种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的感觉。

大人会对比,小孩子一样会对比。

当别的孩子聊起旅行经历,我们的孩子却只能沉默。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到别的同学都穿得花红柳绿,而你却只有一件换洗的衣服,心里难免失落。

“童年里见过的天地,是未来应对风雨的底气。”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04.

写在最后

我们去旅行,不是为了逃离生活,而是为了不被生活困住位置。

看过的风景,遇见的人,读过的书,最终都会内化成我们生命的厚度。

愿你既能读懂纸上的智慧,也能读懂路上的诗篇。

国庆旅行人挤人,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发?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读书,终身成长!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