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当艺术“开”上街头!花车巡游引爆长春秋夜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18:53 1 admin

秋夜微凉

新民大街却热浪翻腾

10月2日晚

六辆造型奇幻、灯光璀璨的大型花车

缓缓驶过

市民游客的欢呼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

这不再是一场传统的静态观赏

而是一次全民参与、贯穿古今的

“城市狂欢”

街巷变身科幻狂欢剧场

“太炫了!像在看一场移动的科幻大片”

“快看!那个蓝色的‘飞船’开过来了!”

人群中,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市民张先生兴奋地指着前方。他所说的,正是引得众人瞩目的“冰星寒元号”花车。通体冰蓝的色调,结合硬朗的机械结构与充满未来感的灯光,仿佛将长春冬日冰雪的浪漫与厚重的工业基因一同熔铸,驶向了赛博朋克的未来。

当艺术“开”上街头!花车巡游引爆长春秋夜

当艺术“开”上街头!花车巡游引爆长春秋夜

“孩子一直问这是不是变形金刚,我告诉他,这是咱们长春自己的故事,是冰雪和汽车变成的艺术。”张先生笑着说,这种形式的花车他从未见过,既亲切又新奇,感觉整条街都“活”了起来。

长春晚报

,赞

3

26天极限创作的文旅突破

这场令人耳目一新的巡游

背后是吉林艺术学院团队

一次“极限时间下的创新攻坚”

作为吉林省承担新中国成立50、60、70周年

国庆彩车设计的“国家队”

这次他们选择突破自我

当艺术“开”上街头!花车巡游引爆长春秋夜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向记者揭秘了背后的创作故事。“我们从7月下旬紧急启动,26天内拿出了110套方案,最终选出这6套。”他介绍,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在地文化的未来转译”,拒绝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要深挖长春作为“汽车城”“电影城”“光学城”的文化基因,进行艺术化的解构与重塑。

“比如,我们把考古发现、工业记忆这些元素,通过抽象的美学语言,转换成大家看到的梦幻造型。”刘院长说,设计还融入了“北纬42°”的哲学思考,探讨理性与浪漫的平衡,让地域文化拥有能打动所有人的普世美感。

3D打印助力“速度与激情”

时间紧,任务重

如何将天才的设计变为现实?

科技的赋能至关重要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与吉林省3D艺术实验工程研究中心在三天内完成了6辆彩车的精确数字建模。随后,团队调用全国大型数字化工厂进行3D打印生产,美术学院与工程中心的教授、博士、研究生近15人,奋战25个日夜,终于在9月25日完成了全部制作。

当艺术“开”上街头!花车巡游引爆长春秋夜

“我们将城市风采与欣欣向荣的朝气融合在一起。”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麒钧在谈到设计初衷时表示,长春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也应如此。他以“冰星寒元号”为例,指出冰蓝色是对冰雪美的诠释,赛博朋克风则是与工业历史的对话,最终目的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抽象的艺术美学。

本次花车巡游

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场节日狂欢

它构建了一个

“巡游引流—市集消费—夜间经济”的商业闭环

旨在实现从“短期庆典载体”

到“长期文旅生态”的功能跃升

花车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作为一个流动的IP,一个“动态展演式城市文旅超链接”,将市民和游客重新引向城市街头,激活潜在的消费场景,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持续的活力。

当艺术“开”上街头!花车巡游引爆长春秋夜

今夜的新民大街,灯光、音乐、欢笑与一张张仰望的面孔交织。当艺术以如此磅礴又亲切的方式“开”上街头,它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展品,而成为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共同创造的集体记忆。这六辆花车,不仅巡游了一条街,更驶入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心扉,开启了一段关于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无限遐想。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侯丹/文 王强/摄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