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打开朋友圈懵了: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为何景区却挤满了人?

排行榜 2025年10月06日 01:57 1 admin

最近刷手机,总感觉活在两个平行宇宙。

一个宇宙里,大厂裁员、求职难、收入降,朋友圈天天“降薪通知”“年终没了”“再不涨工资就辞职”;另一个宇宙里,全是“人从众”——故宫人挤人,西湖变“人海”,连刚火起来的云南小山村,观景台都得排队半小时。

打开朋友圈懵了: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为何景区却挤满了人?

这届人好像疯了:一边是 “求职难、年终奖缩水” 的吐槽刷满社交圈,一边是景区堵到 “怀疑人生” 的热搜天天上榜。

官方数据更直观:2025 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飙到 32.85 亿,比去年多了近 6 亿,花掉的钱高达 3.15 万亿,创下历史新高,照这架势全年突破 60 亿人次稳了。

明明大家都在喊 “没钱”,怎么还扎堆出门旅游?这波 “反常识” 的出游潮里,藏着太多普通人的真实玩法。

打开朋友圈懵了: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为何景区却挤满了人?

景区堵到 “怀疑人生”,但游客越堵越冲

国庆去少林寺的小王,在朋友圈发了段 “心酸又好笑” 的视频:导航显示 2 小时的路程,硬生生堵成 1 小时环山公路观光;索道上山排了 40 分钟,下山队伍绕了观景台三圈,等了足足 90 分钟。但他话锋一转:“看见塔林古柏的那一刻,觉得值了 —— 平时上班堵在路上才叫浪费时间。”

这种 “痛并快乐着” 的体验,成了今年游客的常态。老君山金顶想拍张没人的照片,得等 20 个家庭拍完全家福;清明上河园散场后,打车队伍能排 40 分钟;连新晋网红老界岭,3.5 公里的山地滑板车都要等 1 小时才轮得上。

但奇怪的是,越堵的地方越多人去。就像网友说的:“国庆的堵是‘有价值的堵’,平时加班到深夜才叫真的亏。” 对多数人来说,8 天长假是全年仅有的 “整块时间”,就算挤一点,也想带着家人出去走走 —— 毕竟孩子在瀑布前的笑容,父母在古城里的驻足,比攒那点钱实在多了。

打开朋友圈懵了: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为何景区却挤满了人?

年轻人不 “打卡” 了:20 块吃遍夜市,小众地藏着真快乐

比起挤热门景区的人,另一波游客早就摸清了 “省钱又舒服” 的玩法。95 后小张刚经历 “间隔月”,没去三亚、丽江这些大热门,反而选了云南芒市:“住 80 块一晚的民宿,20 块能吃遍夜市,物价才是西双版纳的三分之一。” 他的行程里没有必去景点,每天在街头找本地小吃,跟着老奶奶去早市买酸木瓜,反而觉得比以前 “打卡式旅游” 舒服百倍。

这种 “反向旅游” 今年彻底火了。广东汕尾的风车岛藏着日系清新海景,广西柳州的工业博物馆飘着螺蛳粉香,安徽宣城的皖南川藏线正铺展秋日水墨画卷。携程数据显示,2025 年端午假期山东青州搜索量暴涨 200%,青岛邮电博物馆的民宿从 “即到即住” 变成 “提前半月预订”。

年轻人的消费也越来越 “精”:重视睡眠就选地铁口的连锁酒店,把钱省下来吃美食;提前在 APP 蹲早鸟票,比现场买便宜几十块;出行优先选高铁二等座,到地方骑共享单车,既能省钱还能发现宝藏小店。就像小张说的:“旅游不是比谁花得多,是看能不能真的放松。”

打开朋友圈懵了: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为何景区却挤满了人?

两大 “神秘群体” 撑起半边天:退休族和间隔青年太会玩

在这场全民出游潮里,有两类人特别亮眼。一类是退休老人,比如我家隔壁的张阿姨,每月拿着稳定养老金,儿女成家不用带娃,上半年跟着房车团走了西北线,国庆又报名了云南的慢游团。她说:“以前忙着攒钱供孩子,现在终于能为自己活了,淡季景区人少还便宜,太舒服了。”

另一类是灵活就业者和 “间隔期” 青年。数据显示,2025 年主动给自己放 “间隔月” 的求职者涨了 37%。90 后程序员阿凯刚裸辞,没急着找工作,反而自驾去了四川七藏沟:“平时加班没时间,现在趁空去没人的地方待几天,回来再奋斗也不迟。” 这些人时间自由,能避开节假日高峰,让小众景点全年都热闹。

打开朋友圈懵了: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为何景区却挤满了人?

政府 “发钱” 催热出游:新疆 640 万消费券,黄山门票半折

大家敢出门、愿花钱,还得靠政策 “添柴”。新疆阿克苏最近就放了个大招:拿出 640 万发文旅消费券,10 月 1 日正式上线,携程和抖音都能领。景区门票直接 5 折,最高减 120 块;酒店民宿 7.5 折,最高省 120 块;连机票火车票都有优惠,机票立减 100,火车票满 200 减 40,租车包车最高能减 1000 块。

黄山更实在,9 月份就发了 10 万张 “满 190 减 95” 的门票券,相当于半折就能爬黄山。网友算了笔账:以前去黄山光门票就 190,现在领券只要 95,再加上高铁折扣,两个人去一趟能省小 300。这些真金白银的优惠,让不少人动了心:“本来犹豫要不要去,一看有券立马下单了。”

短视频也帮了大忙。甘肃天水麻辣烫因为一条日常视频火了,云南雨崩村靠徒步视频吸引无数游客,就连以前没人知道的山东青州,也因为网友拍的古城夜景成了网红地。再加上 “随心飞” 套餐、智慧景区扫码入园这些便利,出门旅游越来越方便。

打开朋友圈懵了:如今经济不太景气,为何景区却挤满了人?

不是有钱才旅游,是想活成 “不亏的样子”

有人说,2025 年的旅游热是 “口红效应”—— 没钱买房子车子,就花钱买个痛快。

说到底,景区里的人山人海,不是大家突然有钱了,而是大家终于明白:生活不该只有还贷和加班。钱可以慢慢赚,但春天的花、夏天的海、秋天的山、冬天的雪,错过了,就真的没了。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经济有起有落,但日子得自己过出滋味。

那些挤在景区的人,心里可能都藏着一句话:我不富有,但我没让自己活得更穷。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