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经济杂谈 | 网红墙不应只是“打卡背景板”

排行榜 2025年10月08日 10:51 1 admin

来源:【宁夏日报】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结束,很多外地游客已经开启返程模式,但是在银川市兴庆区宗睦巷网红打卡地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这条曾经的老旧街巷里,一幅幅展露老银川风貌的墙绘,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拍照打卡,留下美好的旅途回忆。

经济杂谈 | 网红墙不应只是“打卡背景板”

10月7日,银川市兴庆区宗睦巷文艺打卡地游人络绎不绝。

如今网红墙在各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因一面墙赴一座城”的流量加持下,网红墙不只是流量地标,更像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切片。它以低成本、快迭代的方式,把街角、背巷的老空间转化为可被看见、可被讲述的公共界面,许多墙面把方言、民俗与城市记忆直观呈现,让本地文化被触摸、被传播,既强化了居民的归属感,也为游客提供了理解城市气质的捷径。

但这个假期,笔者走在宗睦巷的街头,虽有熙熙攘攘的游客,但是因为周边几条街道正在施工,街道车辆堵塞,很多游客不得不站在机动车道上拍照,拍照效果也大打折扣,加之周边商铺多为普通餐饮和服务类店铺,缺乏连片集中的特色店、文创店,因此很难留住游客继续游览消费。

一面墙激活一条街,一条街带火一片区域——这是城市焕新的目标。打造网红墙不应是城市更新的终点,而应是连接文化与消费的起点。当游客在墙前留影后,更愿意走进巷子深处品尝当地小吃,带走特色文创,甚至因为喜欢这里的气氛而多留一晚,网红墙才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可见,网红墙不应只是“打卡背景板”,要让网红墙“长红”,既要有内容形式的创新,也要将网红墙与周边商业相配套,打破单一“打卡地”的局限,使得墙面内容与街区气质、功能和游客需求相匹配,才能让游客从“拍照即走”变为“深度消费”,最终激活商铺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姜美)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