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红色为底,金秋为笔!武乡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排行榜 2025年10月08日 14:51 2 admin

国庆、中秋假期间,太行山武乡段秋意正浓,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场集“寻红色足迹、赏太行金秋、晒丰收喜悦”于一体的特色活动火热开场,机车轰鸣、游客云集、农产飘香,红色老区的节日氛围格外浓厚。

百名摩托骑手循着红色记忆“骑”聚红土,以“摩旅+晒秋+红色教育”的创新组合,开启红色文旅新体验;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纪念馆、踏上研学路,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太行精神;沿线村落里,火红的辣椒、饱满的玉米晾晒出丰收图景,村民们借着节日客流,将家乡特产卖到天南地北……这个假期,武乡县以红色为笔、金秋为墨,将节日氛围、红色文化与乡村丰收绘成一幅生动画卷,让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成为激活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活引擎”。

红色为底,金秋为笔!武乡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平型关大捷时,八路军战士凭借太行山区的地形优势,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讲解员的声音与声光特效交织,通过复原景观和动态视频重现的战争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1937年的战场。这座全国重要的革命文物陈列基地,突破传统“版面式展览”,以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让文献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触手可及。

红色为底,金秋为笔!武乡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上》更是令人震撼。演出以太行山为天然舞台,演员们身着军装穿梭于山林间,炮火特效与军民互助的剧情,将太行军民浴血抗日的史实立体呈现。“看完演出才真正明白‘太行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人用生命守护家园的信仰。”来自河南焦作的游客李怡然感慨道。这种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历史从书本走进现实,成为可感知、可共鸣的精神洗礼。

红色为底,金秋为笔!武乡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研学新潮流:让红色基因“传”下去

“我现在是一名八路军战士,要完成送信的任务!”12岁的小学生张浩宇身着灰色军装,与其他50多名学员一起踏上“重走太行英雄路”的研学征程,眼神坚定。

这段特殊旅程从王家峪红星杨公园出发,至鲁迅艺术学校旧址,5186米的路程暗含“我是八路”的含义,让青少年在行走中沉浸式体验烽火岁月。行军途中,精心编排的微演绎剧目将历史叙事与角色扮演、体能挑战、情景互动深度融合。学员们或模拟传递情报,或体验战地扎营,在复原的抗战生活场景中,真切感受军民鱼水情,读懂太行精神伟力。

红色为底,金秋为笔!武乡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走进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行走思政课”让每一处遗迹都成为鲜活教材;“重走太行英雄路”让人感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如今,红色研学基地里创新打造的“菜单式”课程体系,多样化的红色课程吸引着河南、陕西、河北等地的青少年纷至沓来。

文旅促振兴:让红色资源“富”乡村

“这是咱王家峪村自己种的苹果,您瞧这红劲儿,咬一口保准甜到心里!”在韩北镇王家峪村的“红色晒秋”现场,村民王志平的吆喝声裹着果香飘向人群。她一边热情地请游客品尝刚摘的苹果,一边手脚麻利地为客人打包。

红色为底,金秋为笔!武乡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以前农产品愁销路,得凌晨拉着车往市里跑,还不一定能卖上价。现在好了,游客顺着红色旅游线路找上门来,销量直接翻一番!”王志平笑着算账,“国庆前5天,光苹果就卖了5000块,比过去一个月挣得还多!”

红色为底,金秋为笔!武乡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武乡高速服务区内,一场“丰收盛宴”正火热进行。武乡梅杏、羊肥小米、革妹子辣椒酱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香气四溢的摊位前,南来北往的游客纷纷驻足,或细细端详,或品尝体验,人气十足。

武乡高速服务区还创新推出丰收节优品展,邀请全县18家代表性企业参展,不仅集中展示武乡小米、武乡梅杏两大地理标志产品,还推出真空包装小米粥、酸甜梅杏干等深加工产品。丰富的品类与地道的风味让游客爱不释手。

作为交通枢纽,武乡高速服务区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庞大的人流为本地特产搭建了“走出去”的绝佳窗口。过往旅客无需特意绕路,只需在服务区短暂停留,就能直观感受武乡农产品的优良品质,随手挑选伴手礼,让老区风味随着旅途走向四方。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振兴未来走去。今日的武乡,正以红色为底色,用创新的笔触描绘文旅融合的新图景,让太行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也让革命老区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邢璐霞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