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四川 自贡市富顺县童寺镇]

排行榜 2025年10月09日 09:00 1 cc
[四川 自贡市富顺县童寺镇]

童寺镇,隶属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地处富顺县东部,东邻古佛镇,南接赵化镇,西靠龙万乡,北抵代寺镇,行政区域面积84.58平方千米。

民国元年(1912年),属童家团。1988年,乡改童寺镇。2001年,与原芝溪乡合并为童寺镇。2019年8月,撤销宝庆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童寺镇管辖。截至2021年10月,童寺镇辖3个社区、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童赵路28号。

历史沿革

原童寺镇

童寺镇驻地位于富顺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清朝初年,因庙宇龙凤庵由一童姓改建,为纪念他,取名童家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富顺县东城乡下东路童家寺保。

中华民国元年(1912)置童寺团,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团为乡。次年全县设6个区署属第2区,

1950年,分为童寺、邓湾、老寨、德馨4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改属第3指导区;

1950年,经过对旧政权的改造,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全县划为16区,童寺乡属15区。

1955年,析童寺、清平、邓湾、德馨4乡置宗元乡。

1955年11月,县、区、乡(镇)调整,设童寺区,所辖童寺乡。

1958年10月,区划重大调整,撤销童寺区,设童寺人民公社归代寺区管辖。

1961年恢复童寺区建制,所辖童寺人民公社,

1983年,童寺公社改为童寺乡。

1988年撤乡建镇。

2001年,撤童寺区建制,芝溪乡并入童寺镇。

原宝庆乡

清朝,置在城乡宝庆寺保。

民国初,属宝庆团。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分为宝店、大坳2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大宝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宝店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宝店、大坳2乡。

1949年,属大宝乡。

1958年9月,改宝庆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乡。

撤并后

2019年8月,撤销宝庆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童寺镇管辖。

[四川 自贡市富顺县童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童寺镇辖2个居民委员会,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7个居民小组,169个村民小组。

原宝庆乡1个辖社区、8个行政村:大坳场、保和、铁炉、石仁、骡田、代江、甘家、堰沟、新华,下设2个居民小组,11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童寺镇辖3个社区、12个行政村:童家寺社区、大坳场社区、芝溪社区、栗寨村、天池湖村、老寨村、甘家村、骡田村、周河村、凰凤村、东禅村、墨香村、西湖村、民政村、代江村,镇人民政府驻童赵路2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童寺镇地处富顺县东部,东邻古佛镇,南接赵化镇,西靠龙万乡,北抵代寺镇,行政区域面积84.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童寺镇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境内最高点位于尖山坡,海拔597.6米。

气候

童寺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较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多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年平均3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74.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原童寺镇有耕地面积2.4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8万亩,林地面积2.6万亩。

交通运输

2011年,原童寺镇有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9.8千米。县、乡(镇)级公路7条,总长20.9千米。客车8辆,日客运量160人次,年货运量12.6万吨。

[四川 自贡市富顺县童寺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童寺镇有因一童姓人改建庙宇龙凤庵为川主庙而得名。

清康熙年间,村民聚居成市,原名“石鹅场”,后因此地童姓人家所修庙宇而名“童家寺”。民国元年(1912),设童寺团,童寺之名沿用至今。

民俗

“童寺唢呐”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寺高桌狮灯”(富顺高桌狮灯)列入“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童寺镇因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过年过节,红白喜事,唢呐是必不可少的,稍富有的人家,便会有狮子灯演出。是一场热闹的盛会,十里八乡,男女老少,爬山涉水赶往演出地点。往往离演出地点还有几山几坳,就会听到唢呐“呜——哩——呐——,呜——哩——呐——”,声音高亢悠长。

古迹

灵芝塆萧家老寨,墨香塆,清平寨

石海螺石坊 位于墨香村,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县境贡生严启祥之妻郭氏节孝坊。石坊由条石砌筑,四柱三通,三重檐歇山式构造,十二飞檐翅角火焰宝珠顶,三重石脊立鳌鱼螭纹,高10米、宽6.9米。正门匾刻“圣旨”,下额坊刻“光绪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旨旌表”。石坊通身雕刻龙凤、花草等图案,四立柱镌刻楹联。雕刻图案精美,文字饱满端庄,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芝塆萧家宅 位于童寺场镇,系清道光年间川西南富商童寺人萧永升大儿子所建,现仅存院落1处。原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分前后两院,为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整个建筑布局实用、严谨,为典型清代民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