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赛事+演艺+体验 商丘“古城有戏”赋能城市新消费

排行榜 2025年10月09日 10:59 1 admin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陈萌萌 商丘日报记者 李岩

月满中秋,礼赞华诞!10月8日,当双节的暖意漫过千年城墙,当76载家国荣光与古邑风华相拥,由商丘市委宣传部指导、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国庆节“古城有戏”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赛事+演艺+体验 商丘“古城有戏”赋能城市新消费

本次活动直面假期雨水偏多的不利条件,以“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古城影响力”为核心目标,创新采用“静态展示+动态展演”的多元呈现形式,为广大市民与游客量身打造了一场兼具文化厚度与体验感的盛宴,实现社会效益与品牌效应的双重突破,累计直接参与及线上浏览互动人次突破百万。

古今交融 好戏连台 打造文化“新体验”

“古今交融、好戏连台”是“古城有戏”活动最鲜明的标签,它以核心IP为纽带,将千年古城的厚重底蕴与豫剧文化的鲜活魅力结合,为游客打造了极具现场感的文化“新体验”。

活动围绕豫剧及地方文化设计十大类内容,真正实现“天天有活动、场场有亮点”。静态展示区里,豫剧知识展板厘清戏曲脉络、经典剧目,脸谱打卡点日均接待3000人次;30余套戏服、上百件道具搭配专业化妆演示,日均6场的展示吸引近万名游客近距离感受戏曲妆造的独特韵味。

动态展演更是点燃全场热度:第四届商丘市青年戏剧演员大赛8场赛事,不仅迎来1.2万名现场观众,线上直播观看量更突破200万;《穆桂英挂帅》等16场豫剧演出,即便遭遇降雨,每场仍聚集600余名戏迷,线上观看量超50万;“说唱商丘”曲艺展演在陈家大院开演,6类曲种搭配6部原创剧目,累计覆盖1.5万人次。

赛事+演艺+体验 商丘“古城有戏”赋能城市新消费

暮色降临后,古城的文化氛围更显浓郁。灯光点亮巷弄时,融入戏曲元素的街头音乐会吸引年轻群体参与,累计人次过万;两次戏曲人物巡游穿插基本功表演,上万名群众围观互动,将节日氛围推向顶峰。线上端,“古城有戏”短视频活动收到超1000条参赛作品,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当千年古城邂逅沉浸式好戏,台上台下皆是风景,这场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既激活了古城的文化活力,也让豫剧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心中。

全媒发力 热度攀升 擦亮古城“金名片”

为让2025年国庆节“古城有戏”系列活动声量出圈、影响力破圈,承办方精准布局,构建起“线上+线下、传统+新媒体”的立体化宣传矩阵,让古城文化与戏曲魅力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活动预热阶段,宣传便提前发力:依托“商丘文旅”官方公众号、视频号等自有平台,联合省内各市主流媒体同步发声,密集推送活动预告片、主题海报、亮点指南等物料,提前点燃大众期待。9月30日,活动未启先热,“#商丘古城有戏#”话题强势登上微博同城热搜,为活动锁定第一波热度。

赛事+演艺+体验 商丘“古城有戏”赋能城市新消费

国庆中秋假期,宣传力度持续加码、亮点频出。承办方实时捕捉活动精彩瞬间,累计发布演出片段、幕后花絮、游客体验等优质内容60余条,“#商丘古城唱豫剧#”“#古城秋风里的戏曲盛宴#”等衍生话题接连上榜,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500万,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与转发。同时,河南日报、大象新闻、商丘日报、商丘广播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累计发布深度稿件、现场快讯百余篇,全网相关内容浏览量近百万,不仅实时传递了活动盛况,更有效提升了商丘古城的文旅形象与“古城有戏”IP的品牌知名度,让这张古城“金名片”愈发鲜亮。

惠民利民 双向赋能 实现效益“双丰收”

一场近百万人次参与的文化盛宴,背后离不开周密的统筹保障与深远的价值考量。为确保2025年国庆节“古城有戏”系列活动高质量落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前置谋划”刻入筹备与执行全程,以高效组织管理体系为基,为活动筑牢安全与品质防线。

可以说,这场活动的价值,早已超越“文化展演”本身,以“双向赋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在文化传承与民生服务上,所有活动均免费开放,精准覆盖戏迷、青年游客、亲子家庭等群体,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福利,又通过“青年戏剧演员大赛”培育戏曲新人、“说唱商丘”传承地方曲艺,为商丘戏曲艺术注入新活力。

在文旅发展上,“赛事+演艺+体验”的组合模式,成功将“古城有戏”打造成商丘文旅新IP,不仅带动古城游客量同比显著增长,更直接拉动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消费,激活区域文旅经济,让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商丘以豫剧为媒,让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中焕发新活力,也让“城墙下听豫剧”成为这个假期最具温度的文化记忆。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