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服务区“蝶变”,让出行更加惬意

排行榜 2025年10月09日 11:02 1 cc

当高速公路服务区里响起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当泰山“摩崖石刻”在仿真榕树下与游客邂逅,当房车营地升起袅袅炊烟——这些画面是否颠覆了你对服务区“加油站+卫生间”的刻板印象?近年来,多地服务区实现精彩“蝶变”,从功能单一的过路站,升级为文化“会客厅”、旅游“新景点”,让人们的旅途充满了更多期待。(见10月4日《人民日报》)

服务区“蝶变”,让出行更加惬意

服务区的“蝶变”是一场体验变革。服务区的功能在人们印象中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吃饭、加油、上厕所,旅客短暂停留、匆匆离去。而今,走进京台高速泰安服务区,黑瓦灰砖的建筑与泰山遥相呼应,流水潺潺、鸟鸣啁啾,让人恍若置身岱顶天街;漫步京沪高速阳澄湖服务区,人们可以在移步换景的苏式园林间欣赏评弹表演,在非遗馆里体验缂丝技艺。这些服务区不再只是满足基本需求的“补给站”,而成为能够提供独特记忆的“体验场”,让旅途变得生动有趣。

更深层次看,服务区的转型是“交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沪渝高速冷水服务区变身“风谷休闲度假营地”,集旅游、美食、运动休闲于一体,带动周边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等景区发展,实现产业“串珠成链”。山东泰安服务区则直接打通至泰山、九女峰等景区的旅游通道,让服务区成为“景区入口”。这类创新模式既丰富了游客的选择,也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服务区转型也可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流动窗口”。桃木雕刻、黄精茶等特产成为旅客后备箱里的“文化伴手礼”;苏绣、缂丝让非遗技艺走近更多游客……这些设计巧妙地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服务场景,使过往旅客在短暂驻足间,感受一方水土的人文底蕴。

尤为可贵的是,一些服务区的运营理念发生了转变。比如,有的服务区推出“同城同价”专柜,打破服务区价格虚高的固有印象;有的服务区打开“后门”对外经营,吸引本地居民,“前厅游客+后堂市民”,升腾起温暖的烟火气。在服务理念升级的实践下,有的服务区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45分钟,实现了从“过路站”到“打卡地”的升级。这些变化背后,是对服务对象的需求的尊重与满足。

服务区的“蝶变”表明,高质量发展往往蕴藏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之中。当服务区从功能单一转向多元体验,当出行从疲于赶路转向惬意享受,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社会发展理念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体验。期待更多服务区完成这样的美丽蜕变,让公众出行成为值得品味的旅程,让“诗和远方”在高速公路旁悄然绽放。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关育兵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