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千人客流中的温暖与坚守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1:11 1 admin

□ 本报记者 张喆琼

千人客流中的温暖与坚守

阳光穿过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新馆的玻璃幕墙,检票口陆续有游客到来。国庆第二天的游客明显比首日更多。

检票员牛丽梅身旁的入口闸机,在验证通过时总会发出“嘀嘀”声响,如同节拍器般稳定。“拿身份证进就行”,这句话她一天要重复几百遍,嘴角始终挂着微笑。在人流如织的节假日,牛丽梅的目光会习惯性地扫视着闸机通道。对于独自靠近出口的儿童,她和同事们总是格外警惕。“我们绝不会让孩子一个人出去,”牛丽梅说,“必须在家长的陪伴下才能离开。”

一张细致的安全网,正在场馆的各个细节中悄然织就。上午11时,新馆聚起人流。“我们11点有定时免费讲解”,牛丽梅熟练地为游客指引。讲解员白瑞已准备就绪,她的讲解中不时加入提醒,“请各位家长带好孩子。”在文物展板前,她的目光敏锐,随时注意着游客的举动。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照遍布场馆每个角落。从新馆到旧馆的拐弯处,从北京来的小学生蹦跳着说:“这里路面都很安全”;从太原过来的老太太尽管走起路来吃劲,但仍轻松走完新馆主要路线,“都是平路,很方便”;年轻妈妈张慧乔从西安自驾而来,放心地让孩子在院内活动,“这里让人很安心”。

监控室里,任晓建紧盯着百余个监控画面,整个系统运行顺畅,仅有一个旧馆摄像头的信号显示异常。“技术人员已安排好,一会儿就会按计划前来更换,”她说道。这种对细微问题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本身就是安全保障的生动体现。

安全保卫科科长李季春正全神贯注地在岗值守,“安全保卫人员要坚持24小时在岗,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警情并及时处置火警及其他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消防演练、疏散通道、总电闸位置等,所有这些都深深刻在他们脑中。“游客太多时,我们会及时控制入馆人数,”李季春说,“昨天游客流量在1200多人,今天预计在1300人左右,”数字背后是巨大的安全保障责任。

午后阳光斜照,馆内游客依然络绎不绝。牛丽梅和同事们继续在检票口忙碌,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远不止验证身份那么简单。在这个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红色场馆里,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安全的守护者,用专业与温暖让历史与当下安然相接。

下午闭馆时刻将至,他们依然坚守在岗,静心等候最后一位游客结束参观。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红色记忆与现代安保交织,成就了国庆期间最动人的风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