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国庆中秋黄金周,央媒频频聚焦泉州!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1:11 1 cc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泉州持续成为中央主流媒体聚焦的热点。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中国新闻》及财经、中文国际频道等栏目,新华网、澎湃新闻等平台,10余次报道全景呈现泉州文旅魅力,泉州以“全域有戏、漫游有味”的假日图景,向全国观众递出一张“世遗+烟火”的城市名片。

□融媒体记者 叶虹羽

国庆中秋黄金周,央媒频频聚焦泉州!

国庆中秋假期,“金穗盈秋 收‘稻’快乐”趣丰收比赛在永春县桃城镇花石社区火热上演。(通讯员李银玲 摄)

文化活态传承

央媒镜头尽展泉州非遗魅力

这个假期,泉州文化底蕴化身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鲜活体验,通过央媒镜头走向全国。

10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在《欢庆多彩假日 乐享幸福生活》综合报道中,将镜头对准了泉州永春。画面里,游客们沉浸在南音的古韵悠扬中,观看刚劲有力的白鹤拳表演,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原汁原味又贴近生活的文化展示,正是泉州文旅“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体现。此外,《福建日报》图片报道永春五里古街的宋江阵表演,融入蟳埔簪花围、高甲戏打斗、青狮吐火等元素,让千年古街与非遗碰撞出别样活力。10月6日,新华网在《月满中秋节 相约非遗馆》报道中,记录了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精彩演出,细腻传神的表演征服现场观众。

拥有享誉世界“中国白”名片的德化陶瓷,假日期间多次获得央媒关注。10月5日,央视《中国新闻》播出《中国风世界潮:传承创新 让世界爱上“中国白”》,报道提到德化白瓷不断传承创新,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出传统工艺的强大生命力。同日,央视《24小时》推出《福建德化:沉浸式陶瓷体验人气旺》,揭示老厂房通过活化利用,变身为吸引人们体验陶瓷文化的热门场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报道,德化陶瓷工业游已然“火出圈”,假期消费突破1亿元,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的双丰收。

城乡文旅共振

影视IP带火“寻味闽南”

泉州文旅市场热度贯穿假期始终,乡村游与城市休闲双重发力。10月3日,央视《朝闻天下》在分析假期第二日出游情况时,特别提到福建的各类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古镇持续火爆,其中泉州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接待游客量同比有较大增长。10月5日,该栏目再次报道泉州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8.5%,显示出强劲势头。10月6日,《朝闻天下》在《福建:旅游热度不减 乡村游火爆》中,再次报道泉州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北溪文苑生态旅游区等乡村游景点热度不减。

乡村田野成为亲子家庭游的热门选择。10月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在《国庆“亲子游”热 田野趣玩点亮假日》报道中关注泉州永春的国庆“亲子游”活动让都市家庭在田园野趣中享受假日温馨。《福建日报》报道的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文体旅嘉年华活动,通过田园徒步、非遗展演等形式,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感受田园魅力的休闲新空间。

影视IP更添助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栏目在报道中指出,改编自泉州籍作家蔡崇达散文集《皮囊》的电影《浪浪人生》,带火石狮、晋江梧林两大取景地,使其成为游客“寻味闽南”的首选。渔港、古村落、海岸线,电影中的画面转化为真实的旅游吸引力,展现了文化作品对地方文旅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

美食飘香出圈

跻身“外卖味蕾游”TOP10

美食,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窗口。假日期间,“泉州味道”通过央媒的传播,成功抓住了全国观众的味蕾。

央视2套2025精品财经纪录《上新吧,福味》带观众再遇永春的舌尖瑰宝——永春白番鸭。此外,永春岵山荔枝、猪肚养脾散、金桔馒头等特色食材也在荧屏上亮相,为地方特产销售和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劲动力。CCTV4中文国际频道报道德化“村碗”美食嘉年华,让游客在一碗一食中品味乡愁,在一瓷一韵中读懂传承,巧妙地将美食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作为“美食之城”的吸引力得到了数据印证。澎湃新闻在10月4日的报道中引用大众点评报告,提到泉州成为国庆中秋假期“外卖味蕾游”TOP10美食小城。这反映出泉州丰富的地道小吃和美食文化不仅吸引了游客纷纷品尝,也激发了庞大的线上消费需求,美食经济成为拉动假期消费的重要引擎。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