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浙江宣传 | 总要来一次温州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1:34 1 cc

有这样一座城,你以为它只是商海沉浮的“温商”故里,来了才发现,山海与人间,皆不负它“温润”之名。温州,不只是“走出去”的传奇,更是“让人走进来”的风景。

与其听闻,不如亲自来温州一见。吹一吹东海来的风,走一走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尝一口地道的瓯菜鲜香,感受一座城既敢闯世界、也懂守初心的从容温度。

浙江宣传 | 总要来一次温州

温州城市美景

一、来温州,走入一首山水写就的长诗

如果一生只来一次温州,那一定要看看谢灵运笔下的江南。那时,温州还是东海之畔的一方秘境,群山逶迤,溪流纵横,山水大多还没有名字。

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为之倾倒,写下二十余首诗篇。“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道尽了天地间最本真的生机。很难说清,究竟是这片山水成就了他的诗,还是他的诗点亮了温州“山水诗的发祥地”之名。行走在温州山水间,千百年的吟咏早已生根,它是李白向往的“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是杜甫遥想的“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也是苏轼心中感叹的“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

奇峰与大海相接,古村与流水相伴,人文与自然在此相得益彰。在这场旅程中,你可泛舟楠溪江,感受“水长而美”的永嘉韵味;亦可登临雁荡山,领略“寰中绝胜”的造物神奇。转身或遇百丈漈飞瀑如练,拾步可见藏在岁月里的古道蜿蜒。从雁荡云海到百岛洞头,看尽山海的千年约定。

何不来一次温州?让这如诗的山水、如画的秘境,在你眼前一寸一寸,从容展开。

浙江宣传 | 总要来一次温州

雁荡山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二、来温州,沉浸一段18℃的时空对话

18℃,是温州的年均气温,与1800毫米的年均降雨量、1800小时的年均日照数,一同酿出温润如玉的城市气质。

温州的建城史,是一部“格局打开”的教科书。五千年前,瓯地先民在此逐水而居、与海为邻。公元前192年,东瓯人领袖驺摇受封东海王,建都东瓯,这片土地自此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体系。公元323年,相传中国堪舆学鼻祖郭璞依山就势,按照北斗七星布局,绘制“山水斗城”的蓝图。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城址始终如一,坊巷肌理清晰如初,堪称古代城市规划的“天花板”。

如今的温州,不断生长,活成了年轻人向往的“理想生活样本”。漫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左手是百年老字号飘出的烟火气,右手是新潮服装店透出的时尚味。古韵悠然的净光塔与现代地标新国光大厦同框而立,仿佛开启一道“时空之门”。行至双井坊,青石板路上奔涌着脱口秀的笑浪,市井人家与文艺浪漫无缝对接。墨池坊深处,王羲之临池洗砚的传说,与如今各种文化活动相交织,古老院墙中开出当代艺术之花。

何不来一次温州?触摸这座千年未改的斗城格局,感受现代都市的鲜活脉动。在长街邂逅双面风情,在市集聆听古今和鸣。

浙江宣传 | 总要来一次温州

五马街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三、来温州,解锁“海丝”到“商海”的奋斗副本

大海,塑造了这座城市性格的底色。早在千年以前,温州便是手工业发达之城;宋元时期,更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漆器、瓷器、纸张、茶叶……无数“温州制造”从这里启航,驶向世界,也开启了温州人四海闯荡的千年征程。

他们的脚步,早已跨越重洋。元代,温州人周达观随使团出访真腊,写下《真腊风土记》。不承想,五百多年后,这部游记竟成为世人重新发现吴哥窟的指引。2022年,朔门古港遗址惊艳世人,珍贵的宋元沉船实物,让“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描绘照进现实。

敢为人先,是刻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温商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把温州写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叙事深处。

如今,每四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人在外闯荡,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131个国家和地区。从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第一个民间集资建造的机场,从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到设立全国首个市级“人工智能局”,温州人不断刷新着“中国首个”。

何不来一次温州?看一代代温州人,如何沿着古老的水路走向世界,又将世界的风带回故乡。

浙江宣传 | 总要来一次温州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四、来温州,聆听一段穿越千年的戏文余音

温州的故事,从不只是商行天下的注脚。当卸下“商业之都”的外衣,你会遇见一座被时光浸润的文化古城。这里有戏音千载,也有文脉流芳,还有匠心永续。

九山书会的灯火,照亮中国戏曲一段重要的历史:那出《张协状元》的唱腔,从南宋飘来,至今仍在古戏台上婉转回荡。541座古戏台散布城乡,每一处都上演着一段活着的戏曲史。而今,年轻人一票难求的《凤冠》,让南戏从“国粹”变身“国潮”。待到南塘入夜,你步入其间,悠悠余音响起,便已是戏中人。

“义利并举”的永嘉学派,将务实精神刻进城市的基因;“永嘉四灵”的山水吟唱,为宋代诗坛注入一缕瓯越清风。文脉与商脉,在此刻相生相长。

指尖上的技艺,同样闪耀着匠心的智慧。从细如发丝的乐清细纹刻纸,到墨香犹存的瑞安木活字印刷,一项项入选世界非遗的绝活,在匠人手中鲜活延续。

何不来一次温州?在某个午后,听一曲永昆,走一段廊桥,当夕阳洒在永嘉岩头的古村落,感受“耕读文化”的脉脉传承。一座城的匠心与文心,在千年岁月中,相融生辉。

浙江宣传 | 总要来一次温州

温州木活字印刷——刻字 图源:“浙江文旅政务”微信公众号

五、来温州,品味从天光到夜厨的山海情书

温州人把“吃”写成了五行情书。

天光(早餐)、日昼(午饭)、接力(小点)、黄昏(晚餐)、夜厨(宵夜),五个浸润着诗意的方言词,让一日的光阴循着味蕾走过,也让“吃”成了温州人最日常的抒情。

瓯菜,作为浙菜一脉,讲究“轻油轻芡,重刀工”,追求“清鲜淡雅、淡而不薄”。山、江、海在此交汇,赋予它山珍的淳朴、江鲜的灵动与海产的丰腴。来一场CityWalk,你随时能与一碗糯米饭、一块灯盏糕、一碟鸭舌、一碗鱼丸汤相遇。这些散落街巷的小吃,不只是果腹之物,更是温州人走遍天涯仍惦念的舌尖乡愁。

而真正的热情,藏在“夜厨”时分。夜晚的灯依次亮起,海鲜排档里蒸腾着葱油、老酒与姜蒜的香气,江蟹生、葱油黄鱼、芙蓉蝤蛑……蘸一点酱油醋,咸鲜中透出微酸,仿佛把东海的风与瓯江的潮都融进了这一碟味中。

何不来一次温州?跟着“天光”到“夜厨”的节奏,去尝一尝这座城的山海之味、市井之欢。你会发现,温州人的热情与细腻,都烩进了这一日五餐的烟火光阴里。

浙江宣传 | 总要来一次温州

糯米饭 图源:“温州文旅资讯”微信公众号

六、来温州,见证奔赴未来的创新潮涌

若你以为,温州只有商品与市场,只有传统与乡土,那么是时候更新你的认知地图了。今天的温州流行一句话:过去创业就是创新,如今创新才能创业。“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是这座创新之城的雄心,亦是斗志。

数据的刻度,标记着它攀登的高度。2025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单中,温州拿下127个立项,其中由青年科学家领衔主持的项目占比超60%。从生长因子研究到新型储能电池,这片土地正孕育着改变未来的种子。温州向AI时代的进军,源代码中深深融入了“数学家之乡”的智慧基因。

假如你来温州,或许会和一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不期而遇。近六年积淀,吸引了30余位诺奖、图灵奖得主等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近400名中外院士和6600余名青年科学家在此交流碰撞。“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把总部放在了温州,让这里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

何不来一次温州?追随创新的脚步,每年有20多万各类人才选择来此创业就业。“世界的温州,来了都说好”。因为在这里,你不是旁观者,而是创新的主角。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那是山长水远的江南,是务实创新的热土,更是无数人出走半生、仍惦念回头的故乡。只有来过,才知道山的奇秀不虚、水的温柔不假,人是真的敢闯,梦是真的可及。

总要来一次温州,在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总有更多惊喜留待诸君细细品味。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