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国庆假期市博物馆外地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6%

排行榜 2025年10月13日 10:51 1 cc
国庆假期市博物馆外地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6%

晚报记者 刘清春 通讯员 张 玉
  盛世双节,文博有约!今年“十一”黄金周恰逢中秋佳节,滨州市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仅外地游客就达1.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36%。
  在“文化会客厅”,该馆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与沉浸式社教活动,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共赴一场身心共鸣的人文之约。这里,不仅有静默陈列的文物,更有跃动的时代脉搏与温暖的亲子时光,让假期因文化的浸润而格外丰盈。
  看山东、读滨州、听药王,特展常展交相辉映
  四大主题展览成为吸引观众的“核心磁极”。
  在一楼展厅“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展”前,观众络绎不绝,从《时代嬗变》《光耀齐鲁》到《阔步征程》,深入感受山东在近现代历史洪流中的巨变与贡献。该展由57组图版和百余件文物组成,在传承深厚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于20世纪民族国家剧烈变革与现代化转型中,在风起云涌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历程里,展现山东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巨大贡献和与世界各国的重要联系。
  二楼的“滨州历史文化陈列”作为常设展,凭借500余件出土文物,系统展示了滨州从史前到明清的完整历史脉络,成为市民“读懂家乡”的首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边看边讲,追寻这座城的文明根脉。
  三楼的“药王孙思邈崇祀文化特展”与“孙子文化展”则分别从医学智慧和兵学韬略的角度,满足了不同兴趣观众的需求。药王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61套73件,由药王故里的铜川博物馆推出,曾在湖北鄂州、江西玉山等地展出。它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珍贵文献为载体,展现“大医精诚”的崇高精神;孙子文化展则通过七大板块,结合互动体验,让青少年在趣味活动中领悟兵法智慧。两处展区均成为游客拍照打卡、静心思考的热门地点。
  做月饼、栽柿子,亲子手工是亮点
  这个假期,博物馆精心策划的13场社教活动成为最大亮点,几乎场场爆满。
  三楼的孙武讲学堂内欢声笑语不断,“‘柿柿’红火贺华诞”扭扭棒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巧手制作出一个个寓意红火吉祥的柿子盆栽,场面温馨感人。
  而在“月满中秋‘饼’承心意”冰皮月饼制作活动中,大小朋友们亲手揉制饼皮、包裹馅料,在劳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韵味,传递团圆之情。“五谷丰登‘绘’山河”活动则别出心裁地以红豆、小米等谷物为“颜料”,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拼贴出国旗、稻穗和祖国山河的壮丽画卷,将农耕文化与爱国情怀巧妙融合。
  此外,《我和我的祖国》《建国大业》等影片放映厅座无虚席,观众在光影中重温历史,砥砺爱国情怀。一位带着儿子前来观影的父亲动情地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意义又有温度,这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孩子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从何而来,我们经历过怎样的奋斗与牺牲。”
  志愿者服务队协助游客深度观展
  为应对参观客流,博物馆在国庆八天假期内,特别为“滨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提供每天公益定时讲解服务。专业的讲解员带领观众深度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从史前部落到宋元商贸,从黄河文明到近代变迁,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问互动,获得了广泛好评。
  此外,博物馆还活跃着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牺牲假期休息时间,为观众提供文物讲解和咨询服务,协助游客深度观展。他们有的娓娓道来,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新生,有的协助游客拍照留念,记录美好瞬间,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游客的博物馆之旅更加充实而有温度。
  许多市民表示,利用假期带孩子来博物馆,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学习知识、陶冶情操,这种“文化过节”的方式非常有意义。来自河北的游客张女士说:“没想到滨州市博物馆的文物展览这么丰富,社教活动也很有特色,孩子们玩得开心,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
  未来,该馆将继续拓展内容形式,推动文旅融合,让文化之光点亮更多市民的生活。

国庆假期市博物馆外地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6%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