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排行榜 2025年10月21日 23:56 4 admin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今年夏天,武汉新洲区一条不起眼的小河边,几个昆虫爱好者蹲在岸边忙活着。

他们手里拿着小网子,时不时往水里捞一下,再把捞到的东西倒进白色的塑料盒里。

这天的收获和往常一样,都是些不起眼的小虫子,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兜普通的虫子里,藏着一个困扰了科学界快一百年的秘密。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这些虫子被交给了邱爽博士,她有个响当当的名号——“石蛾博士”,研究这类虫子很多年了,是这方面的行家。

她把塑料盒里的虫子倒出来,用放大镜一个个仔细观察,突然,一只小小的石蛾引起了她的注意。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昆虫标本(腹部末端)

这只石蛾的特征很特别,和她曾经在文献里看到的一种稀有物种描述莫名吻合。

邱爽心里一下子泛起了嘀咕,她赶紧翻出资料查证,资料里写着,这种石蛾叫北京原石蛾

关于这种虫子,最早的记录是1932年,一位德国的学者在北京找到它,不仅画了手绘图,还保存了标本,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见过这种虫子了。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该昆虫学者发表的原始文献

你知道吗?按科学界的规矩,一个物种要是50年内都没被发现,就会被认定为“灭绝”,这北京原石蛾都消失90多年了,竟然又“重出江湖”了?

但邱爽没轻易给出答案,她从事石蛾研究多年,太了解这类小众昆虫的处境了,它们体型小、关注度低,常常被淹没在众多物种里。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不少物种哪怕被正式记录发表,之后几十年都没再出现过相关观测记录,这种 “阶段性消失” 在昆虫研究领域很普遍,不能急于认定其状态。

关键是得找到当年的标本比对才行,于是她查了好多资料,终于搞清楚,发现这虫子的学者当年把标本带回了德国,后来捐给了当地的一家博物馆。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1932年发表的北京原石蛾模式标本的标签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邱爽给那家博物馆发了封电子邮件,问他们那份93年前的标本还在不在

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回复,博物馆说标本还好好地保存在库里,还特意拍了清晰的照片发了过来。

邱爽拿着标本和照片,逐处细节对着看,发现这虫子和北京原石蛾有着一模一样的专属特征,这下她心里有底了:这就是消失了快一百年的北京原石蛾!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这个消息一出来,好多研究生物的人都觉得太神奇了,全世界就剩下那一份标本,大家都以为它早就没了,没想到居然在武汉的小河边重新出现了。

«——【·北京原石蛾·】——»

说到这儿,得好好给大家讲讲北京原石蛾到底是个啥,它是石蛾的一种,和蝴蝶、飞蛾是近亲。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畸距石蛾科昆虫

北京原石蛾特别小,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幼虫得在水里生活一年,鳃细得跟头发丝似的,对水质要求特别高。

要是水里的氨氮超标一点点,或者有重金属,它就活不了,所以人们认为它是“活体检测仪”,哪里有它,就说明那里的水质肯定不错。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缺叉等翅石蛾

而且雄蛾和雌蛾还有个特别的本事,繁殖的时候会用腹部末端的冷光“对暗号”,就像开了微型小灯一样,特别有意思。

肯定有人会疑惑:既然叫北京原石蛾,最早的发现地也是北京,按说该在附近活动才对,怎么时隔近百年,会在离北京千里远的武汉出现呢?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等翅石蛾科昆虫

按照邱爽博士的解释,咱们国家有条“胡焕庸线”,线以东的地方没有太多大山大河这样的地理屏障,物种想扩散还是挺容易的。

别觉得1000公里有多远,对这些不起眼的小昆虫来讲,这段距离真不算啥,它们有的是办法跨过去。

小昆虫体重轻,一阵强风、一场暴雨,都能把它们带到空中,飘到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外的地方。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它们还可能会躲在候鸟的羽毛上,或者附着在运输货物的车辆、船只上,不知不觉就完成了长距离迁移。

而且北京原石蛾当年在北京消失,其实是因为栖息地没了。

资料显示,当年发现它的北京西山北安河,以前泉水特别多,环境也好,可后来泉眼被封了,河道也变成了水泥的,水温也升高了,幼虫根本活不下去。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另外武汉的条件也很关键,尤其是大别山周边,本身就拥有丰富的石蛾资源,特别适合这类昆虫繁衍。

邱爽对这一片很熟悉,之前她就在这附近开展过石蛾调查,光新发现的、没被收录过的石蛾种类就有14种。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单斑多形长角纹石蛾

加上这些年武汉一直在做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前没被注意到的物种,自然就慢慢被找到了。

其实它可能一直就在武汉的小河里生活,只是以前没人好好找过,也没人能认出来。

这次能重新发现北京原石蛾,意义可大了去了。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横带长角纹石蛾

首先,它给武汉的生物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样本,证明这里的生态环境确实在变好。

其次,它的存在说明武汉这条河的水质达标了,等于给这条河颁发了一本“环境优等生证书”。

不可忽视的是,它填补了生态网络里的一个空缺,生态系统就像一张吊床,每个物种都是上面的绳结,绳结越多,吊床就越稳当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斑长角纹石蛾

要知道,在这之前,中国东部的原石蛾属家族里,有科学记录的成员只有两种

而北京原石蛾的“回归”,就像把一根断了近百年的生态“连接线”重新系紧,生态系统也就更结实了。

另外,它还给我们提了个醒,当年它在北京消失,其实早早就预警了地下水超采的问题,现在在武汉出现,也是在告诉我们要好好保护这里的水环境。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请多多留心观察吧·】»

其实不光是北京原石蛾,咱们身边肯定还有很多这样不起眼却很重要的小生物

这就需要大家平时多留心观察,比如周末去河边散步,别光顾着看风景,低头看看水里的小石头上有没有奇怪的小虫子。

去山里玩的时候,也可以留意一下草丛里、水面上的小生灵。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图为畸距石蛾

而且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别随便搬河里的石头,那些石头下面可能藏着石蛾的幼虫,翻一次石头就像拆了它们的家。

家里用杀虫剂也得注意,别用含吡虫啉的,雨水冲下去流进河道,一点点就能让石蛾幼虫神经瘫痪。

要是看到有人破坏河道,或者发现不认识的稀有小生物,还可以告诉相关部门。

全世界只有1份标本!消失近百年后,有人在武汉的河边发现1只

这些小小的昆虫,其实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它们的存在,说明我们生活的地方环境在变好。

多花点心思观察它们,既能发现大自然的小惊喜,也能帮我们守护好身边的好山好水。

说不定下一个解开百年谜题的,就是某个善于观察的你。

参考:

长江日报《一种在北京发现的石蛾,“消失”近百年后在武汉被发现》2025-10-20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