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排行榜 2025年10月22日 13:58 3 admin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香瓜

断壁残垣间,一位巴勒斯坦老人望着久违的宁静天空喃喃自语:“我们终于可以呼吸了,但我更希望这不仅仅是短暂的喘息。”

“这感觉,真的,没法说,感谢真主。”娜比拉·巴萨尔一边走,一边紧紧护着在战火中伤了头的女儿。“战争停了,苦日子总算到头了,我们真的、真的太高兴了。”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整整两年,加沙的天空只有一种声音。然后,突然之间,没了。什么都没了。那种安静,不是和平,是死寂,是耳朵还在嗡嗡作响时,世界按下了静音键。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但枪声停止了。

10月9号,就是这么一天,哈马斯和以色列,谈拢了。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说来也怪,最先捅破这层窗户纸的,竟然是特朗普。对,就是那个前几天还叫嚣着要‘全面清场’的特朗普。

当枪声停歇,浮现的寂静反而更像一个巨大的问号。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废墟上的呼吸声

对于加沙人来说,停火后的寂静首先冲击的是感官。街道上瞬间挤满了人,欢呼和歌声取代了爆炸声,有人点燃火炬,有人挥舞旗帜。

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狂欢。孩子们在成堆的废墟间追逐,脸上挂着久违的、不掺杂恐惧的笑容。但这喜悦薄如蝉翼,底下是深不见底的创伤。医护人员哈穆达也走上街头,但他却无法欢呼,面对人群,他因为巨大的恐惧和损失的回忆而失声痛哭。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加沙约88%的区域遭到破坏,16万套住房化为乌有。当半百万人开始返回北部,迎接他们的不是家,而是难以辨认的瓦砾。一位返乡的老人对着自家房子的残骸哽咽,重复着“无家可归”。

母亲萨米拉根本无法回答孩子天真的问题:“妈妈,我们的家和玩具去哪儿了?”是啊,什么都没有了。医生法拉在诊所里看着那些孩子,更是心痛,他说,战争给他们留下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可能一辈子都抹不掉。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人们的怀疑几乎是本能。今年3月,一份停火协议就曾被轻易撕毁。对于南部居民沙马利来说,即使街上满是欢呼,他还是会下意识地抬头,警惕地扫视天空。

停战协议里的空白格

停火协议本身,也充满了“寂静”那些被刻意绕开、无人提及的核心问题。与其说这是一份和平蓝图,不如说更像是一份各方都打累了之后的休战清单。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协议的核心条款写着“全面停火”,听起来很美。可实际上,以色列军队仅仅是撤退到一条新的防线,并未完全撤出,仍将继续控制加沙约53%的区域。

一名美国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过是“各方出于疲惫的一次不安停顿”。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这种“不安”,源于协议文本之下的暗流。以色列右翼财长公开叫嚣,将继续“消灭哈马斯”。而哈马斯则明确拒绝解除武装,他们曾要求释放特定政治人物巴尔古提,也遭到了以色列的断然拒绝。

双方最根本的矛盾一个都没解决,连未来由谁来治理加沙这个最要命的问题,协议里更是只字未提。这简直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死结。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再看看国际社会,更是温差巨大。卡塔尔、埃及和土耳其成功调解,值得庆贺。但欧盟认为这是“重大突破”,俄罗斯坚持巴勒斯坦建国才是终局,伊朗则要求追究战争责任。

而曾经最重要的调解人美国,立场却在摇摆。去年,它刚刚否决了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草案。到了今年,美国大使的表态变成了不再“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一个连“全力”支持都不肯承诺的大国,如何能指望它为和平护航?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七十年的回音

把镜头拉远,这次短暂的宁静,不过是巴勒斯坦七十余年建国史中又一次熟悉的回响。

90岁的阿巴斯就是一部活历史。他的起点,是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全家从萨法德逃亡至叙利亚,沦为难民。他曾与阿拉法特并肩创建法塔赫,政治理念也从武装斗争转向了和平谈判。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他曾是历史的希望。1993年,他是《奥斯陆协议》的主要谈判者,那几乎是和平离这片土地最近的时刻。阿拉法特当年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自由战士的枪,象征着对和平的渴望与不放弃斗争的决心。

然而希望的破碎,也只在一瞬间。1995年,支持和平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狂热分子暗杀,他口袋里那张沾满鲜血的《和平之歌》歌词,似乎也宣告了和平进程的重创。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历史的回响,还来自巴勒斯坦内部。2004年阿拉法特逝世后,阿巴斯接任,但他没能弥合分裂。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内部分裂至今仍是无法愈合的伤口。

阿巴斯始终坚持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两国方案”。可现实却屡屡给他耳光。2015年,巴勒斯坦国旗首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那是一个高光时刻。但几年后,他却因美国签证问题无法亲赴联合国大会。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结语

所以,和平真的来了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承诺会提供援助,但也警告说,“消弭枪声是不够的”。的确,废墟的清理可能需要20年,但人心的重建呢?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这份停火协议,就像从废墟瓦砾中倔强生长出的一朵野花,它脆弱,却又顽强地代表着一种不灭的希望。阿巴斯曾说,巴勒斯坦人民就像橄榄树,坚韧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可希望与坚韧,都需要阳光和雨露。有分析人士说,如果这次没有真正有效的国际监督部队进驻,协议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两年战火按下暂停键,加沙民众隔窗张望:和平这次真的来了吗?

最终的答案,不在于这份被称为“20点计划”的纸上条文,而在于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加沙的天空是否依然宁静。对那些隔着窗户向外张望的孩子来说,这场“不安的停顿”,究竟是又一次历史周期的重复,还是一个全新起点的开端?

没人能给出答案。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