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排行榜 2025年10月22日 20:02 3 admin

最近的战况,真是让人心情沉重。俄罗斯军队在赫尔松、扎波罗热方向都取得了进展,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美国寻求援助也碰了壁,现在甚至提议停在当前战线谈判。对于乌克兰来说,局势越发艰难,特别是对那些身处战火中的孩子们。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窗外是蓝天白云,耳边是老师亲切的教诲。这本该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标配。然而,在乌克兰,尤其是东北部,这成了奢望。

还记得乌克兰东北部的斯塔里·萨尔季夫镇吗?那里有一所区立学校,在2022年初,俄罗斯的导弹像魔爪一样,将它瞬间撕成了碎片。全镇人咬牙坚持,一点点筹钱重建,还特意考虑到了残障儿童的需求,增设了专用教室。大家卯足了劲儿,就盼着孩子们能早点回到熟悉的校园。结果五月初,工程刚竣工没几天,又被“沙赫德”无人机无情地轰炸,一片狼藉。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这不只是砖瓦的损毁,更是对所有人心血和希望的又一次残酷打击。无奈之下,孩子们只能钻进地下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掩体继续上课。是的,你没听错,是地下。

哈尔科夫作为东北部最大的城市,地下学校已经有了七所,更多的还在修建。这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大人小孩都清楚,这场战争,远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结束的。孩子们,恐怕得长期在地下学习生活了。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以来,很多乌克兰学童的“学校”就变成了家里的电脑屏幕,通过Zoom上课。可这“线上学习”也只是无奈之举。电力供应不稳定,防空警报随时可能拉响,课程常常因此中断。你刚投入学习,警报一响,就得赶紧往最近的避难所跑。

长期被困家中,与同伴隔绝,还要时时刻刻提防着不知何时会落下的炮弹,这种高压、焦虑的环境,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很多孩子,面对未来,眼神里都带着一丝迷茫。他们似乎已经想不清楚,战争结束后,自己还能做什么,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俄罗斯摧毁或损毁了乌克兰大约3500所学校,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破坏,更深层次的,是试图通过摧毁教育设施,瓦解乌克兰民众的意志,为他们的“俄化”政策铺路。当教堂被炸毁,市政厅化为废墟,孩子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设施都荡然无存时,他们的成长轨迹,被硬生生地改变了。

但乌克兰人没有选择放弃。在哈尔科夫,心理学家伊琳娜·马尔凯维奇在2022年发起了“移动韧性学校”募捐。一开始,有人质疑,觉得钱应该先给前线部队。但伊琳娜反问了一句,直击人心:“如果孩子们都活得不快乐,你们又在为什么而战?”这句话,唤醒了许多人。大家开始意识到,即便战火纷飞,让孩子们尽可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维系他们内心的希望,同样重要。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在哈尔科夫的105号地下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甚至连灯光的色温都精心调整,尽可能重现自然光的质感。虽然空间紧张得连食堂都没有,孩子们只能在课桌上吃学校提供的午餐,用彩色的壁画来代替窗户,但能在线下和伙伴们一起学习,这本身就让孩子们感到无比开心。这份“小确幸”,在战争时期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身体的伤口可以愈合,被摧毁的建筑可以重建,但战争在孩子们心里留下的创伤,却难以抹平。有些孩子变得对未来完全没有信心,容易烦躁,甚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萨温齐这个农业小镇,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的癌症发病率都显著上升了。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长期累积压力造成的恶果。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乌克兰的教育工作者和儿童权益倡导者们深知,仅仅让孩子们回到实体课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他们作为乌克兰人的身份认同。在萨温齐的开学典礼上,镇长、教师乃至毕业班代表,都反复强调要教授乌克兰语言、历史与文化。

乌克兰主要的童子军组织“普拉斯”也在努力守护乌克兰儿童的文化根基,每年圣诞节,他们都会带着从伯利恒而来的“和平之火”奔赴前线,将希望带给最需要的人。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在俄罗斯占领区,孩子们的情况则更加令人担忧。据乌克兰当局统计,近19000名儿童被绑架。这些孩子被带到俄罗斯境内,他们的身份被“清除”,被迫接受“再教育”。在占领区的学校里,乌克兰语和文化课程被彻底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课程,甚至从学前班就开始军事训练。

来自顿涅茨克的18岁女孩玛丽亚的故事,令人心痛。去年她逃离占领区时,才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乌克兰的土地上,因为学校里教的都是“顿涅茨克共和国”那一套说辞。她的童年,她的认知,都被强行扭曲,被战火无情地偷走了。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即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乌克兰的年轻人依然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韧性和希望。来自哈尔科夫的19岁大学生安娜·科瓦连科,她拒绝离开乌克兰,立志成为建筑师,梦想着战后能亲手参与国家的重建。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信念!

今年七月,数千名乌克兰青年走上街头,参与全国反腐抗议活动,成功阻止了一项削弱乌克兰两大反腐机构独立性的法案通过。这不仅仅是反腐的胜利,更是年轻一代对民主、对国家未来充满责任感的生动体现。

战争对乌克兰儿童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他们在地下教室里学习、成长,虽然暂时躲过了炮火,但心灵上的创伤和对未来的迷茫,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抚平。重建被毁的校舍相对容易,但要重建这一代孩子内心对未来的图景,让他们重新拥有对国家、对民族的信心,那才是一项真正的“世纪工程”。

乌克兰孩子们的地下课堂:校舍被炸成焦土,老师含泪坚守三层地底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