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单县:千载龙灵传韵久 今朝魅力焕光新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09:53 3 cc
单县:千载龙灵传韵久 今朝魅力焕光新

单县,古称单父,如一部厚重史书,承载五千多年历史积淀。这里龙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璀璨文明。

单县流传着不少脍炙人口的黄河龙文化故事。

在单县名胜浮龙湖的传说里,龙是绝对“主角”。古尧时期,后羿射下的太阳化为蛟龙,隐匿湖底。后来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大水灾,蛟龙腾空而起,汲取大水、造福百姓。百姓为表感恩,将湖命名为浮龙湖,其深水区称作龙潭水寨。

“刘墉治水”的故事同样动人。清嘉庆年间,黄河泛滥,刘墉奉旨治水。他将御赐龙头拐杖抛向空中,拐杖化作蛟龙横卧决口,压制汹涌水势。刘墉带领军民打桩填沙袋,最终堵住决口、平息水患。百姓把决口处称为“龙门口”,还修建刘墉庵,纪念他的为民功绩。

歇后语“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便源自如今的单县龙王庙镇龙王庙村。相传一天清晨,一只大白鹅从枯井探身,意外引发大水,一夜之间冲塌龙王庙。原来这只大白鹅是东海龙王所派,目的是观测人间旱情、适时降雨。没料到大白鹅被窥探者惊吓,导致水井倾斜、大水倾泻,淹没乡野的同时,也殃及了百姓供奉龙王的庙宇。龙王见状自嘲:“这真是‘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单县古城的诸多文化遗迹,都与龙文化相关。牌坊、楼院、护城堤等建筑上,随处可见独特的龙形象。享有“天下瑰宝”美誉的百寿坊、百狮坊,通体透雕腾云、戏珠等五爪真龙图案,这在中国牌坊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些精美的雕刻,既是艺术奇珍,更是龙文化的生动写照。

龙,是黄河及故道先民的精神图腾。在单县民俗文化中,龙的形象更是无处不在。春节时,人们蒸龙馍、挂龙灯、贴龙画;元宵节,舞龙、挑龙灯、燃放龙形鞭炮;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舞龙戏珠、行“画龙点睛”仪式;端午节,赛龙舟、乘龙船、提龙灯。从古至今,龙展演、龙雕刻、龙图画、龙书法、龙诗词、龙歌赋、龙楹联、龙剪纸、龙织绣、龙花馍等,贯穿百姓日常生活与节庆文化娱乐活动。

如今,与龙相关的传说、展品,已成为单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单县龙文化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现代文明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持续书写单县的精彩篇章。

文/图 通讯员 刘波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