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快来打卡! 包头文旅版图新上星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10:32 1 admin
快来打卡! 包头文旅版图新上星

近日,天下黄河第一村景区、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包棉1958主题文化街区、“石榴花开”主题园、达茂旗博物馆晋级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不仅为包头文旅版图注入新鲜活力,更推动了工业遗产、黄河文化、移民历史、民族团结等特色资源的活化利用,为城市文旅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快来打卡! 包头文旅版图新上星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记者 李强 摄 天下黄河第一村景区

天下黄河第一村景区

天下黄河第一村景区于2023年12月建成,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包头黄河之畔,由稀土高新区画匠营子村改造而来,依傍黄河、毗邻鄂尔多斯,距包头市区2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195亩,是依托黄河沿岸生态与文化资源打造的沉浸式文旅综合体。

天下黄河第一村是融合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的综合性平台。景区通过规范化的就业及供销合作机制,优先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并采购本地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从闲置村落向“黄河文化综合体”的蝶变。

在这里,既能一站式尝遍包头烧卖、奶皮子酸奶等黄河流域九省区美食,也能走进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透过老物件触摸黄河文明脉络;还能漫步黄河金堤观澜听涛,冬季打卡独特凌汛景观,亲子家庭还可以在“盖盖农场”尽情撒欢。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是藏着老包头“移民记忆”的晋蒙风格院落群。这里现存19处清代至民国传统院落,以“一街三巷”鱼骨状街巷串联,堪称“走西口”群体“筑屋安家”的活态见证。开街至今,啤酒嘉年华、消夏狂欢季等200余场特色活动已吸引超160万人次打卡,游客可在此逛古迹、赏非遗、品美食,沉浸式感受老包头的独特烟火气。

走西口是华夏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路线最长、人口最多的移民现象,不仅开通了草原丝绸之路、旅蒙商驼路及茶马古道,更见证了各民族的深度交融。清康熙中期,明长城一线封禁政策逐步放开,晋、陕、冀一带的农民、商人、小手工业者进入包头,各族同胞携手发展,共同繁荣了“口里口外”经济,推动包头从村落发展为城镇,也让西口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在此交融汇聚,形成了“以融合解决争夺、以融汇改变对立、以融入形成团结”的格局,一段“走西口”沧桑岁月,便是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丽篇章。

街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三官庙街区为核心、走西口为主题进行打造。通过推动西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文旅融合新模式,既还原了老包头的生活场景,重燃百年民居文化“烟火气”,也让这份承载着移民记忆与民族情谊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快来打卡! 包头文旅版图新上星

包棉1958主题文化街区

包棉1958主题文化街区

包棉1958主题文化街区是承载包头工业记忆的文化空间,更是亚洲最大棉纺厂的“时光重生”之地。在260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老式缝纫机、搪瓷盆等老物件静静陈列,唤醒人们对过往工业岁月的记忆,“严细勤奋、务实创新”的建厂精神也融入空间各处。

这里新潮与复古碰撞,咖啡店、创意文创店与5元一壶的老茶馆相映成趣,还入选“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交流展示创新案例”,成为追寻城市记忆、打卡潮流生活的必去之地。

包棉1958的命名,源于其前身包头棉纺织厂的筹建起点——1958年。这座工厂1959年初步建成,1960年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棉纺织厂,此后历经缓建、续建、转型等波折,在改革开放后迎来发展辉煌期。1996年,工厂改制为集团公司,九九集团正式成立;2001年,棉纺厂58.36万平方米的主体部分迁出,仅留下曾经的印染厂车间。

包棉1958如今的空间主体,便是包头棉纺织厂留存的印染厂车间,面积达2620平方米,属于典型的包豪斯风格。该建筑更注重实用性,拥有起层高、跨度大、柱距宽的特点,这些设计既契合当年工业生产需求,也为如今打造文化空间提供了开阔、灵活的基础。

快来打卡! 包头文旅版图新上星

“石榴花开”主题园

“石榴花开”主题园

“石榴花开”主题园是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打造的文化地标,总占地33807平方米、建筑面积2726平方米,现已成为各族群众共享的精神家园与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园区文化内涵丰富,“三千孤儿入内蒙”主题展馆用326幅图片、268件实物讲述民族团结佳话,墙体彩绘再现“昭君出塞”等包头历史故事,还常态化开展非遗体验、音乐市集等活动,配备儿童游乐设施。自开放以来,已吸引超17万人次游客,累计接待参观团队一千批次。

园区前身是2019年后长期闲置的私人餐饮场所。2024年6月,包头市政府为活化资源,对空间重新整合:北侧改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兼作社会实践基地),其余区域保留餐饮功能并注入文化内涵,融合稀土发展史与民族团结元素,实现“闲置资源”到“文化地标”的转型。

园区创新“以餐养馆”模式,以餐饮功能注入经济活力,保障可持续运转,同时彰显文化教育功能。打造的主题展示区、科普游览区、林荫活动区,将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人文历史完美融合,营造出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氛围。

快来打卡! 包头文旅版图新上星

达茂旗博物馆

达茂旗博物馆

达茂旗博物馆是解读农耕与草原文化的“立体史书”,以912件(套)馆藏文物为核心载体,其中62件(套)珍贵文物尤为亮眼,并通过四大特色展区构建起多元文化展示体系。

岩画与生态陈列展呈现达茂岩画的艺术魅力与草原生态演化轨迹;民俗陈列展完整还原农耕游牧生产生活风俗;草原文化历史展追溯林胡、匈奴至蒙古族等先民的文明传承;蒙古马文化展厅则以136件藏品诠释草原精神内核,全方位呈现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印迹。

在这里,既能沉浸式感受草原丝绸之路的交流印记,也能深入体验蒙古马精神。场馆现已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宣传、文化研学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阵地,年接待能力达5万人次,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研学的最佳去处。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本版图片由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提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