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风云古镇青木川

排行榜 2025年10月24日 08:09 1 cc
风云古镇青木川

青木川古镇一角

风云古镇青木川

充满烟火气的青木川古镇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漫过秦岭余脉的山脊,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山谷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鸡鸣,它唤醒的不仅有陕西的晨雾,还可能有甘肃的炊烟和四川的茶香……这里就是秦岭山地槽褶皱带南缘的传奇古镇——宁强县青木川镇。

青木川古镇因其拥有“襟陇带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域,历史上,这里就是商贾云集、老百姓躲避战乱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其保存完整,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等多项荣誉……

雕栏玉砌应犹在

金秋时节,本报“陕西名镇行”南线记者驱车赶到宁强采访。从宁强县城沿着蜿蜒曲折的阳青公路一路向西,在连绵不绝、色彩斑斓的群山中,一幅幅山水家园画卷跃然眼前,散落在巴山深处的新农村建筑群被笼罩在缭绕的云雾间若隐若现,从视野中匆匆掠过,仿佛穿梭于海市蜃楼般美轮美奂,令人遐想联翩……

“其实,真正让青木川这个匿藏于秦巴深处的古镇走出历史烟云而饮誉海内外的绕不过去的有两个人,那就是历史上的魏辅唐和现代著名作家叶广芩。”陪同记者采访的宁强县委宣传部干部刘炳林在前往青木川的途中侃侃而谈。

“青木川古镇位于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巴山深处。这里山系纵横,水草丰茂,生态环境幽美,境内分布有大熊猫、金丝猴、猕猴、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动植物专家誉为‘天然动植物基因库’。”青木川镇党委委员王星洲介绍说,“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中叶,成型于清朝后期,鼎盛于民国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古镇现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建筑等历史遗迹,被专家学者称为一座活着的原生态古镇,是不可再造的历史文化遗产。”

漫步在青木川老街的青石板路上,穿越历史的尘埃,徜徉时光的隧道,古镇风云虽已落幕,但古香古色、风格典雅的明清建筑依然历历在目,遗风尚存,金溪河畔的群山连绵起伏,苍翠欲滴,清澈见底的河水奔流不息……

“魏氏宅院是古镇上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当年魏辅唐生活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宅院古朴典雅,雕花窗门、浮雕石刻都保存完好,建筑恢宏大气,奢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景区讲解员许静介绍说,“魏氏宅院始建于1927年,历时两年建成。宅院分前后两院,共有房屋60余间;前院小桥流水的鱼池,是魏辅唐观鱼、品茶休闲的地方;正房中央两根柱子傲然耸立,柱子下面一对左雄右雌的石狮子非常精美,显得温馨而又浪漫;魏辅唐和太太们基本上都住在这里。”

新旧两处宅院保存完整,现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看到,与老宅相比,新宅院则更多地融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和近代建筑理念,庄重肃穆,简洁宽大,由前院、过厅和后院组成了两个造型一致的四合院。新宅院厨房外面边的“辅唐泉”其神秘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许静告诉记者,此泉是用很深的地下暗道从一公里外的山岩之中引流至此,水质清冽,甘甜可口,天干雨霖都不浑浊,且水位持久不变,原因是暗道上的覆土层都种上了茂密的植被,外人很难找到水流。

随着许静的解读,魏辅唐这个传奇人物的形象渐渐清晰地浮现在记者眼前……

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

漫步在古朴的街道上,脚下的每一块青石板好像都是一本无字的历史书籍,每一座古建筑都封存着一段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往事……

这里仿佛能听到三国英雄们萧萧战马轰鸣的蹄声;这里可以依稀看到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兄弟纵横驰骋沙场抗击金兵南侵的飒爽英姿;解放军将士追击国民党残兵败将溃逃时“横扫千军如卷席”那种一往无前、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以及他们在宁强对老百姓的一草一木视若珍宝秋毫无犯,部队严密的组织纪律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召魏辅唐放下武器,率领手下近千名“弟兄”、带着1300多条枪支尽皆来投诚的情景……

青木川古镇最繁华的回龙场老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东西长860多米宽约80米,形似一条欲腾空而飞的巨龙。主街道贯穿整个古镇,两旁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坐落在河谷地带,有的依山而建,垒石为室,显然是羌族民居的风格;民居建筑功能分明,门窗取向严谨,避开直吹风向和直射阳光,室内冬暖夏凉,一砖一瓦都凝聚着青木川先民们的智慧结晶。

青木川不仅曾是陕甘川三省交会地带最繁华的集贸市场和最负盛名的文化交流场所,也是陕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街上洋行商铺、烟馆酒楼、饭店宾馆应有尽有,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虽经数百年的风雨洗涤,仍有250多间风格迥异的房屋留存至今。街道两边售卖的木耳、香菇、天麻、茶叶、土蜂蜜及核桃馍、粉皮、菜豆腐节节、热凉粉、罐罐茶等很多美食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这里的“魏家木桶鱼”门前人头攒动,老板邓先生说:“木桶鱼老店在新街生意太火爆了!前不久又在老街开了这家分店。”据青木川村文书蔡虎介绍,生意好时,邓老板不仅每年都有七八十万元的收入,还能帮村里解决二三十人的就业问题。

沿着街道一路前行,形如一艘乌篷船的建筑映入眼帘,门上方“荣盛魁”三个大字舒朗大气,这里便是当年三省交界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从三层中式古典建筑张灯结彩、古琴悠扬的表演平台,到锦灯香榻的舱式船屋,可以洞悉到当年的风花雪月。

走出“荣盛魁”,行走在回龙场街道上,感受到的却是“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自酿的青稞酒、荞麦酒,当地的传统美食,具有民族特色的店铺,让人流连忘返。

扬帆起航正当时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青木川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金溪河潺潺流淌,穿过历史的烟云,仿佛诉说着千百年来尘封的故事;岁月深处,多少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犹如金溪河的流水一样都被无情的岁月湮没得无影无踪了,青木川也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然而,随着小说《青木川》《羌州古镇青木川》等一大批文艺作品的问世,特别是由2014年著名作家叶广芩的小说《青木川》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热播后,青木川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沧海桑田中重新凸显在世人面前。

“第一次来瞿家大院,见到它的一瞬间,我就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这处难得的古建筑群落。”10月13日,陕西千山茶业董事长王有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回忆了他这些年来与青木川古镇瞿家大院的不解情缘。

那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不久,青木川房屋损毁严重,年久失修的瞿家大院也未能幸免。这个摇摇欲坠的百年老宅院里一眼望去尽是残垣断壁,让王有泉如鲠在喉,难以释怀。

满怀对瞿家大院的喜爱和无限怜惜,王有泉克服重重困难斥巨资收购了这座破败的大院,在尽量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在内部打造了一个古朴典雅的民国风格民宿,还流转了大院附近500亩土地开辟茶园,疏通渠水打造人工湖泊,让流水绿茶与成片古宅相依相伴,重现了瞿家大院世外桃源般的昔日风采。

“千山茶业现在已拥有茶园3200多亩,年产茶叶近100吨,产值达4000余万元。”王有泉告诉记者,“这几年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跨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在茶园里打造了2400多平方米的民宿‘千山茶渡’,供游人观赏拍照、住宿用餐、读书娱乐等旅居需求,不仅美化了新农村建设,还解决了当地500多人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青木川古镇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结合丰富历史遗存,规划、修复了以青木川老街建筑群、魏氏宅院、宁强羌人墓地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为节点的历史文化景观带,以自然保护区、金溪河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带,以白龙湖、广坪革命烈士陵园、金山寺抗震救灾纪念广场为主的环线旅游景观带。通过对景区文化的深度挖掘,倾力打造了一批极富特色的景点和街区,同时策划并开展了羌族特色文艺表演、历史故事情景演出、地方婚俗文化体验等多项景区文娱活动。形成了“辅堂宴”“烤鱼”“木桶鱼”“石锅鱼”“柴火鸡”等系列特色餐饮产业和酒吧一条街夜经济,设计推出了羌绣、手绘地图、纪念邮票、纪念币等旅游商品、纪念品。景区现有特色餐饮小吃、酒店、特色民宿与旅游特色商品经营户近300家。截至8月底,全镇累计接待游客131.0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8.58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3亿元。

青木川先后荣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最具潜力十大古镇”“全国十大乡村游目的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201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在采访中,宁强县青木川景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镇党委书记王新军介绍说:“青木川镇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古镇景区生态吸引力,立足于生态优势,在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同时,倾力打造青木川特色文化品牌。”他表示,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竭力推进重点项目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围绕5A级景区的创建和文旅产业发展,丰富拓展青木川康养产业与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项目早日落地实施。 文/图 记者 胡毅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