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排行榜 2025年10月25日 11:07 3 cc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林芝三老兵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对于我们这群曾在雪域高原并肩战斗的老兵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期待已久的自驾旅程,更是一条指向我们青春坐标的回乡路,一次跨越时空的深情奔赴,目的地是深深镌刻着生命印记的第二故乡——西藏林芝,还有墨脱。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当年,肩扛星徽,我们是戍边的卫士。八载春秋,汗水与忠诚浇灌在墨脱的雨林边防线上,在林芝分区门诊守护着战友与乡亲的健康。那时的进藏出藏,贡嘎机场起落的轰鸣,是使命召唤的序曲与休止符。脚下的土地是战场,是沉甸甸的责任,却唯独少了一份从容丈量它的从容。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今天,卸下戎装,我们以战友之名重聚。第一次,我们要用自己的车轮,去感受这条连接祖国心脏与雪域边关的“血脉”。去触摸318线每一道惊心动魄的拐弯,仰望每一座直刺苍穹的雪峰,聆听每一条奔腾咆哮的江河。这不仅是为了圆一个“在路上”的梦,更是为了以最虔诚的方式,回到那片我们用最美好的八年韶华,深情守护过的土地。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我们要去看看,雅鲁藏布江是否还像当年一样在墨脱的峡谷中奔腾咆哮?美丽的尼洋河,是否还是宛如一条碧玉绸带,蜿蜒流淌在雪山与绿谷之间,那些我们曾走过的崎岖山路,如今是否已化作坦途?那些熟悉的哨所、营房,是否还回荡着青春的号角?那些淳朴乡亲的笑容,是否还温暖如初?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墨脱,这朵“隐秘莲花”,我们曾在你的怀抱里经历风雨,磨砺意志。林芝,这片“西藏江南”,我们曾在你的青山绿水间践行医者仁心,守护生命安康。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每一寸山河,都浸润着无悔的青春热血。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战友们,此行的意义,早已超越风景本身。它是我们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集体致敬!是对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的这片圣土的深情回望,更是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与当年那个年轻、坚毅的自己的一次隔空对话。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当车轮驶过通麦天险,翻越色季拉山口,当墨脱的云雾和林芝的暖阳再次拥抱我们……那一刻,我们不仅是在看风景,更是在检阅我们曾用生命守护的边疆,是在向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以及土地上永不褪色的青春和永不磨灭的战友情谊,庄重地行一个注目礼!

西藏,我们回来了!墨脱,林芝,我们回家看看!2025年9月20日,我们一行三人,从绵阳出发,开启了西藏之旅。

这是我们3个老兵在参观完军营后,在大门合影,以此作为此次318之行的开篇,这道门见证了我们十八九岁的模样。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那时总觉得日子漫长,转眼却是半生过往。我们把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这里,而这片土地回赠给我们一生最珍贵的礼物——那些在摸爬滚打中淬炼的战友情,比任何誓言都坚固;那段用汗水浇灌的军旅岁月,让此后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力。快门按下的瞬间,眼眶有些发热。我们带走的何止是一张照片,更是整个燃烧过的青春和一份永远鲜活的眷恋。这道门啊,踏入军营时是少年,出来时已是一生的兄弟。


第一天(2025年9月20日):早上5.50从绵阳涪城区读家宾馆出发,一行3人,后背箱东西放满,后排也占用一个位置放东西,准备充足点。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今天计划到雅江住宿,途径康定,翻折多山、新都桥、雅江。中午11.30分到达康定,吃了午饭,12.36分加油后前往折多山。

在折多山顶打卡,下车有点高山反应,回到车上吃了高反药,20分钟后好多了,下午4点到雅江,觉得早点,没看的,经商量赶往巴塘住宿,把多余的时间留到西藏去看。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途经天路十八湾、卡子拉神山,由于大家都有点高反,临时改在海拨4000的理塘罗布林卡大酒店住宿,宾馆提供氧,加湿气,早餐也不错。车表启程数:104300。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折多山,是川藏线上第一道真正的天险与地理分界线,被誉为 “康巴第一关” 。对于每一位行走318国道进藏的旅人而言,翻越折多山都是一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洗礼,是一次从“关外”到“关内”的庄严仪式。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雅江~理塘段,尼玛贡神山,远不止是一个地理坐标。它是318国道上一个浓缩的精华点,将壮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高原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您经过这里,不妨停下脚步,感受一下风吹经幡的簌簌声,望一望那仿佛没有尽头的天空与山峦,你会理解,为何这片土地能让无数过客心生敬畏与感动。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理塘,一个坐落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雪域圣地,是通往西藏的重要门户。这片海拔超过4000米的土地,被誉为“世界高城”,但它远不止于此——这里是仓央嘉措魂牵梦绕的故乡,是骑行者挥洒汗水的天路,更是无数心灵追寻的净土。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天路十八弯,是盘桓于山脊的桀骜巨龙,是大地写给苍穹的狂草诗篇。它不仅仅是一段路,更是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自然奇观。穿越天路十八弯,每一步转弯,都是为了抵达更高的苍穹。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第二天(21号):早餐后,8点从酒店出发前往西藏如美,下午14.45到达如美。本说翻觉巴山、东达山到八宿住,出如美镇约3公里山上,因大车较多,在山弯处会车时造成堵车,我们等了约半小时后果断返回西藏芒康如美镇入住朗庭假日酒店,后来得知车堵到晚上快九点才通车,而我们已酒足饭饱准备休息了。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离开318国道,翻越海子山的垭口,最震撼的景象莫过于“姊妹湖”(又称“眼镜湖”)。两个碧蓝的高山湖泊紧紧相依,静静地躺在雪山和冰川的怀抱中,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塘是四川进入西藏前的最后一个县城,素有“川藏咽喉,高原江南”之称,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要冲。从这里继续向西,就将正式进入西藏地界。这片土地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记忆,清末著名的“巴塘事变”就发生于此,影响了当时的川边政局。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如果说理塘是让人仰望的天空之城,充满神圣与疏离感;那么巴塘则是让人亲近的世外桃源,它富饶、热情、生机勃勃。它以弦子为脉,以湖泊为魂,用它独有的自然与人文魅力,迎接每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成为318国道上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温暖驿站。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塘段的无量河,措普沟,巴塘自然风光的集大成者,是措普沟。这里浓缩了川西的一切美景:原始森林、广袤草原、温热的温泉、巍峨的雪山,以及如宝石般镶嵌其间的湖泊(措普湖、志玛拥措、康珠拉措)。这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憨态可掬的旱獭是这里的“网红”居民。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第三天(22号):早上5点起床,5.45从酒店出发,前往然乌,翻越觉巴山,东达山,7.40到达左贡,下了八宿七十二拐,武警修路,堵了三小时。一点继续前行,然乌湖水浑浊,到米堆冰川已关门,又往前到波密嘉恒冰川主题酒店住下,最难通过,也最惊险的是老虎嘴,那种险峻令人心跳加剧,一生难忘。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怒江七十二拐,这弯弯绕绕的路,是通往云端的唯一捷径。大地在此打了个结,却是通往天空的门扣。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第四天(23号):战友李义海到当地政务中心办了边防证,凭军人优待证优先办理,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尊重和关爱。然后开车25公里到波密小众第二嗄瓦龙冰川去观看,感觉很不错,当晚仍住主题酒店。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嘎瓦龙冰川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是一处集壮美、险峻与原始于一体的自然奇观。虽然名气不如波密的米堆冰川和来古冰川,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真正的探索者和深度旅行者。

波密嘎瓦龙寺庙,有200多年历史。嘎瓦龙并非一条单一的冰川,而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冰川群。其中最震撼的景观是巨大的冰瀑布。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波密被誉为“西藏的瑞士”,嘎瓦龙冰川完美诠释了这一美誉。嘎瓦龙冰川保留了最原始、最野性的面貌。这里没有修建完善的观景台和栈道,一切都保持着大自然最本真的状态。您可以近距离接触冰塔林、冰裂缝、冰湖等。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波密嘎瓦龙冰川是一位“养在深闺”的冰雪美人,它不像那些被精心打扮的景区,而是以其原始、野性、磅礴的力量震撼每一位到访者。它更适合那些不满足于常规观光,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去追寻极致风景的真正的旅行者。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与很多光秃秃的冰川不同,波密嘎瓦龙冰川的下端延伸至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您可以看到晶莹的幽蓝冰川与苍翠的针叶林同框的罕见景象,色彩对比极其鲜明。这种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动植物,使得前往冰川的旅途本身就充满生机。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第五天(24号):由于墨脱是双进单出,早上七点允许进入,担心堵车,早上6点10分出发,到检查站刚好,达国大桥旁,2个小战友去看望了曾经在墨脱五连当兵的绵阳老乡,现开了路边小卖部。

上午11.30到达背崩乡,经与部队领导联系,安排一名4级士官带领我们三人在营区转了一圈,卫生所位置仍然没变,士官向我们介绍了部队这些年来的变化,参观荣誉室和军史馆,随后我们去了烈士陵园,祭拜先贤先烈,紧跟着去了解放大桥。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由于现在修雅江电站,解放大桥暂归雅江集团管制,人和车一般不得上桥,我们只好到下首约500米老解放大桥去体验回味,同时也能看到现在解放大桥全貌。参观完又马不停碲前往格林村观景台,晚上入住蒋忠诚战友的老乡马老板投资修建的墨脱紫韵大酒店,同时也盛情安排共进晚餐。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车窗外的柏油路如黑色绸带缠绕山间,引擎声取代了当年的马蹄与喘息。四十一年光阴在这条路上流淌——昔日我与战友们背负物资攀援绝壁,汗滴在海拔四千米的雪线上结成冰晶;今日乘坐的汽车正轻松碾过那些曾耗尽我们全身力气的坡道。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当越野车碾过柏油路面发出的沙沙声,与四十年前胶鞋踩在砾石上的声响如此不同。只是柏油路已取代了当年的骡马道。这是我第九次走进西藏高原,第六次来到墨脱,却是第一次坐着车回到墨脱——那个需要徒步3天才能抵达的卫生所。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我站在军营大门前眺望边境线,突然明白:从徒步到行车,变的只是抵达的方式,不变的是这片土地赋予每个驻守者的重量。当年我们用脚步丈量忠诚,如今战友们用轮胎延续使命,但守护的初心从未改变。

站在老墨脱精神磐石前,快门按下的瞬间,这远非一次普通的留影。 这里曾是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高原孤岛”。一代代军人用双脚,在悬崖峭壁与蚂蟥区中,踏出了这条“生死路”。磐石,就是这座精神堡垒的界碑。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在墨脱烈士陵园,以军人最质朴的用香烟代替香的方式祭拜先贤先烈,向62年中印反击战以及部队执行任务中牺牲的战友致敬!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今日再临解放大桥,见钢索横跨雅江激流,天堑已变通途。俯瞰江水奔涌向南,忽忆当年戍边岁月,给养靠人背马驮,门巴老乡与我们同饮一江之水。这座桥连接的不只是两岸青山,更连着过去与现在,连着军民鱼水情,连着祖国边陲的日新月异。当年我们用青春守护的土地,如今正以繁荣回报每一个守护者。此心暖矣,此志无悔,山河记得我们曾经来过。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墨脱县城在过去41年间的变迁,是一部浓缩了从“高原孤岛”到“莲花秘境” 的奋斗史诗。 "高原孤岛",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过去物资靠人背马驮。 2013年扎墨公路通车,告别"孤岛"历史,随着外部世界的涌入,墨脱的门巴、珞巴文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当地人们开始更加自觉地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如墨脱石锅、门巴服饰等非遗项目),并在与世界的交流中,重塑着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认同。41年的时光,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于墨脱而言,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征程。墨脱的故事,是中国边疆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变迁的不仅是山河,更是人的命运与希望。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41年前,我与战友们背负钢枪与理想,徒步穿越多雄拉险峰。一路历经四季轮转,风霜刻骨,唯有一腔热血抵挡严寒。脚下是万丈深渊,肩上是家国重任。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墨脱果果塘大拐弯,是雅鲁藏布江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境内的一处壮丽景致。湍急的江水在这里遇到果果拉山的阻挡,形成了一个近乎180度的马蹄形大转弯。因其从高空俯瞰形似一个可爱的棒棒糖,故得名“果果塘”;而在当地,它也因为江水蜿蜒如巨蛇盘踞,被称为“蛇形弯”。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41年前,军营环境较为质朴,战士们活动的场地像是简易的沙土场地,设施相对简单,能看到战士们在进行一些日常活动,氛围充满了那个年代的军营生活气息。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给养靠人背马驮,徒步、徒步、再徒步,一年有八个月大雪封山,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开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期待收到家书,那种期盼是来自于灵魂的渴望……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现在,军营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建筑崭新且规整,场地也更为平整、开阔,周围绿化良好,信息时代彻底融入了墨脱,过去的人背马驮,变成了而今的车轮滚滚,整体呈现出现代化、规范化的军营风貌,展现出军营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墨脱县城在过去41年间的变迁,是一部浓缩了从“高原孤岛”到“莲花秘境” 的奋斗史诗。 "高原孤岛",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过去物资靠人背马驮。 2013年扎墨公路通车,告别"孤岛"历史,随着外部世界的涌入,墨脱的门巴、珞巴文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当地人们开始更加自觉地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如墨脱石锅、门巴服饰等非遗项目),并在与世界的交流中,重塑着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41年的时光,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于墨脱而言,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征程。墨脱的故事,是中国边疆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变迁的不仅是山河,更是人的命运与希望。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41年前的我,从人物着装和场景来看,医疗相关的军营设施等有着当时的时代特点,显得较为朴素。现在,军营里的建筑等设施更加整洁、规范,周围环境也更加美观,体现出随着时间推移,军营在各方面建设上的提升与变化,展现出更具现代化的军营景象。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第六天(25号):早餐后,9点出发去海市蜃楼墨脱观景台观看全景,10点离开墨脱前往鲁朗,途经鲁朗小镇,林海,在色季拉山上打卡,下山后与分区陈科长联系,安排人员陪同在分区大院看看,变化很大,像公园式军营,然后前往八一入住马老板安排的明海酒店,晚上品味墨脱石锅鸡。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鲁朗小镇· 村落与溪流:木质的藏式民居、整齐的围栏、蜿蜒的溪流点缀其间,成群的牛羊和马匹在草地上悠闲觅食。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鲁朗的美,在于多种自然元素的完美融合,构成层次分明的四季画廊:雪山为屏:远处,海拔超过7000米的加拉白垒峰及其连绵的雪山,如同巨大的屏风,是鲁朗画卷最壮丽的背景。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林海为幕:中间是漫山遍野、望不到尽头的原始云杉和松树林,墨绿、翠绿,层层叠叠,充满了深邃与神秘。 草甸为席:近处,是平坦开阔、绿草如茵的牧场草甸。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鲁朗小镇,藏语意为“龙王谷”或“叫人不想家”的地方,位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东部,地处318国道川藏线上,是一座被雪山、林海与草甸环抱的“天然氧吧”与“东方瑞士”。它是每位穿越通麦天险后的旅人,最梦寐以求的休憩天堂。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鲁朗观景台在318国道旁,可观赏鲁朗林海美景


鲁朗小镇它既是318川藏线上最治愈的一站,让你在历经险峻之后得以在“神仙居住的地方”舒缓灵魂,也是一个能够深度体验工布藏族文化与享受特色美食的完美目的地。无论你是匆匆过客,还是驻足停留,鲁朗的美丽都会让你流连忘返,名副其实地“叫人不想家”。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第七天(26号):早上9点出发,上高速到林芝分区修理所旁果园坐了一会,后去渡口,路途还是那熟悉味道,在渡口通过与部队负责人交涉,一名士官带着我们参观了一下,变化大,条件很好,然后去了原分区农场。再去丹娘沙丘,到派区看了一下,再转到原连队,经接洽后,仍是一名士官带我们3人到营区转了一下,至此,回部队到处看看愿望得已全部实现。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去分区农场的路已铺成柏油路面,两旁的白杨长高了,但营房红砖墙上“寸土不丢、寸土不让”的标语依然鲜红。农场的老苹果树还在,蒋忠诚和李义海战友还亲手摘下几个苹果品尝,虽未完全成熟,但那种意义和心境,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曾在这里坚守,守护着同一条边境线。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飞湍映山幽”:尼洋河的河水是它最动人的篇章。它并非单纯的翠绿或湛蓝,而是随着天气、光线和深浅,呈现出层次丰富的蒂芙尼蓝、翡翠绿和琥珀色,晶莹剔透,宛如流动的宝石。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尼洋河,一条流淌在藏东南画卷中的碧玉丝带,是林芝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它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蜿蜒流淌,最后在林芝市汇入壮阔的雅鲁藏布江,全长约307.5公里。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神女的眼泪”:相传尼洋河是一位名叫“尼洋”的仙女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流下的悲伤眼泪所化,因此河水总是如此清澈而忧郁。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丹娘沙丘


第八天(27号):早餐后,8.15分出发前往拉萨,约10点在工布江达巴松措5A景区看了一下,军人优待证半价60元,摆渡车45元。12.30离开巴松措继续前行,战友李义海在达孜农场部队领导陪同下转了一圈,我们没去,主要没在这里工作过,就在车上等,晚饭是李义海亲戚招待,晚上入住维罗纳国际酒店。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松措,藏语意为“绿色的水”,又名“措高湖”,是西藏东部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它位于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中,距拉萨约360公里,是西藏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自然风景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松措千年青冈树:湖心岛寺庙旁有一棵神奇的“桃抱松”,一棵桃树和一棵松树共生在一起,被视为神树。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松措不仅仅是一个湖泊。它是一幅集雪山、湖泊、森林、牧场、名胜古刹、人文风情于一体的完整画卷。它既有作为旅游景区的便利与精致,也保留了深处秘境的原始与野性,是来到林芝乃至西藏绝不可错过的“人间绿宝石”。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松措的湖水是其灵魂所在。它并非单一的蓝色,而是在不同光影和视角下,呈现出梦幻的翡翠绿、蒂芙尼蓝,清澈见底,晶莹剔透,与周围雪山森林相映成趣。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松措湖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春夏时节,绿意盎然,秋冬时节,层林尽染,为这片绿水青山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扎西岛:一座漂浮在碧绿湖水上的小岛,由一条长长的步栈道与岸边相连。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湖岸四周被连绵的雪山环抱,其中最有名的是国王宝座峰和燃烧的火焰峰,它们的倒影落在如镜的湖面上,构成了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画面。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第九天(28号):早餐后,约9.50出发前往原16团,经联系部队主管批复后,由4级士管陪同我们参观营区,车辆,农场,养殖等,下午到八廓街,大昭寺转了一圈。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李义海、蒋忠诚在布达拉宫广场合影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大昭寺一角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八廓街一角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八廓街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八廓街玛吉阿米


第九天(29号):原计划去纳木措,因海拨太高(4700米以上),恐怕不适应,就去罗布林卡以及周边转转,期待下午同阔别多年的战友见面。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位于拉萨市西郊,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相当于清朝的承德避暑山庄。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它是一座集园林、宫殿、别墅为一体的大型宫殿建筑群,被誉为 “拉萨的颐和园” ,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典范。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与布达拉宫(冬宫)相对应,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夏季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休憩的地方。每年藏历四月至九月,达赖喇嘛会移居于此,因此这里也成为另一个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罗布林卡并非纯粹的天然景观,而是精心设计的藏式园林。它将高原的雄浑与园林的秀美巧妙结合。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园内有大量的亭台、水榭、回廊,布局精巧。金色的屋顶在绿树掩映下熠熠生辉,倒映在人工湖中,景色极为优美。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哲蚌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伟大的寺庙之一,其名在藏语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形象地描绘了其建筑群依偎在半山坳里,犹如堆积的雪白米粒。它位于拉萨市西郊约10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是藏传佛教世界规模最宏大的寺庙。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在雪域高原,在拉萨,再叙战友情,战友啊战友!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干了这杯酒,军营记忆涌心头。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李淼、李义海、高英、蒋忠诚、巴桑五位分区战友在拉萨重逢,一杯酒,道不尽千言万语。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巴桑、高英、李淼、蒋忠诚四位原分区门诊战友在拉萨藏家宴酒楼留影,岁月在变,军人本色依旧。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结束语:当大昭寺、罗布林卡以及宏伟壮观的布达拉宫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我知道,这场铭刻进生命轨迹的318之旅正在落下帷幕。第九次进藏,却是第一次坐车亲历318国道、那些曾经用脚步丈量过的山河,此刻在引擎的轰鸣中焕发出新的面容。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从成都平原的烟火人间到青藏高原的苍穹之下,318国道像一条生命的脐带,将无数灵魂与雪域天堂相连。沿途的惊险与壮美早已成为硬币的两面——七十二道拐的弯急坡陡,通麦天险的生死一线,然乌湖倒映的冰川眼泪,所谓"此生必驾",并非征服自然的狂妄,而是对天地敬畏的朝圣。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当军绿色的营房再次映入眼帘,时光仿佛倒流回到那些用青春丈量边境线的岁月。墨脱,这个被我第6次叩响的莲花秘境,终于向我展开了车轮上的怀抱。曾经四度徒步翻越多雄拉山,用手在雪地上扒出的每一个印记都还烙在记忆里;一次乘坐黑鹰直升机掠过的云海,多雄拉、拉格、汉米、老虎嘴、阿尼桥、马尼翁,仍时常在梦境中翻涌。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在拉萨的藏家宴里,氤氲着酥油香的空气中,两位女战友眼角的细纹诉说着分别这些年的故事。我们举杯相视而笑,所有话语都融化在青稞酒的醇香里。那些一起在分区门诊的日子,那些在军营、在藏村救死扶伤的瞬间,原来从未被高原的风雪带走。

这场旅行圆的不只是车轮进藏的梦,318教会我们: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最深的感动永远在心上。有些路注定要反复行走,因为每次抵达都是新的开始。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山河依旧,故人依旧,而那个曾经徒步穿越多雄拉山的年轻军人,终于同2个战友驾车完成了与青春最浪漫的和解。当我们自驾离开拉萨时,我突然理解,这趟旅程不仅是圆梦,更是完成一场跨越41年的对话——与年轻的自己,与永恒的高原。

车轮替代了脚步,风景增添了设施,但山河的魂魄依然如初。或许每个重返西藏的人,寻找的都是这种辩证:在巨变中确认什么不会改变,在消逝中见证什么正在永恒。愿路上永远有向往远方的灵魂,愿每个坚守过西藏、坚守过墨脱的战友,都能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重逢在曾经共同守护的青山绿水之中……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读走西藏​/


车轮,终于碾上了这条蜿蜒盘旋的天路——318国道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