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见“郑”古都新生

排行榜 2025年10月25日 16:17 3 admin

大河网讯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3600多年前,商王成汤在郑州营建亳都,城垣巍峨,车马纵横。如今,商城城墙下,亳都·新象、阜民里文化街区人头攒动,商城内城依然是繁华的“郑州一环”。跨越3600多年时空,这里城址不移、文脉不断、人脉不息。

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见“郑”古都新生

10月24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郑州国际友好城市、国内外旅游城市的市长及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等众多嘉宾走进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阜民里文化街区等地,近距离触摸城市历史记忆,感受古都新生活力。

“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我看到了许多带有精美纹饰的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这些文物的细节特别精致,哪怕放到今天来看依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足见商朝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美学的追求。”新西兰罗托鲁瓦市市长塔妮娅·阿丽希亚·塔普塞尔(Tania Arihia Tapsell)向记者分享了她的参观感受。

在博物院的展柜中,一件件文物静静陈列,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古老文明的辉煌。“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商朝人使用石斧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景,这与新西兰先民的生活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跨越山海的巧合,让我感受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与联结。”塔妮娅笑着说道。

“看到3600多年前商朝人留下的器物,我不禁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人必须更聪明一些。”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麦克·道森(Mike Dawson)面对记者的镜头,分享了这场文明溯源之旅带来的深刻感悟,“古代,商朝人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没有成熟的工具可以使用,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创造、去发明新的东西。而‘创造新想法’要比‘改进现有的东西’难得多。”

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沉浸式感受过3600多年前商朝文明的厚重底蕴后,与会嘉宾一行循着文化脉络来到了阜民里文化街区。“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在古人智慧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活力。”加拿大乔治王子市市长余星有(Simon YU)认为,阜民里文化街区既有古老文明的印记,又充满现代生活的气息。

“阜民里文化街区生动诠释了‘在保护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的理念。”余星有说。这里,缠花、陶埙、宋锦与点翠等非遗变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国风时尚与艺术灵感;一杯创意融合的“荆芥咖啡”,更让地道的中原风味融入生活的日常。漫步在石板路上,与会嘉宾们感受到了旧街巷呈现出的新活力与烟火气。

从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的考古现场,延伸至阜民里文化街区的烟火巷陌,郑州的探索为全球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份 “满分答卷”:当城市发展与文明传承同频,当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共振,城市便不再是冰冷的建筑集群,而是承载着集体记忆、滋养着人文情怀的精神家园。(赵汉青 杨佳欣)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