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排行榜 2025年10月27日 10:22 3 cc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像地狱的入口!它持续燃烧了50多年,守护着地底的秘密,这就是位于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深处的“地狱之门”

中亚地区的卡拉库姆沙漠深处,有这样一处知名的旅游景点——地狱之门,这里的火焰已经持续燃烧了50多年,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燃烧下去。这可不是普通的野火,它的下面藏着一个储量达35亿吨的超级油田。珍贵的能源为何要这样浪费?这把火难道灭不了吗?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燃烧半个世纪的大火

卡拉库姆沙漠深处本没有火,当苏联勘探队进入以后,才有了这把燃烧了半个世纪并将持续燃烧下去的大火

故事最早要从1971年说起,当时正值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对立严重,两国都想压对方一头,这就有了各方面的互相攀比。

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联一个勘探队来到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库姆沙漠,一心想为祖国找一片大油气田,为苏联发展添一把火。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当时的土库曼斯坦,就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是苏联的领土,所以苏联勘探队可以在这里随意勘探。

在一次钻探作业中,卡拉库姆沙漠突然传出一声闷响,整个钻井平台连带着周边的设备,都陷入一个大坑中,原来是钻井平台周边发生了地陷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地陷之后又出现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六七十米的“天坑”,不断向外涌出天然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危险又刺鼻的气味。

勘探队所带的设备,分析不出这些气体中到底含有什么危险成分,也没人敢放任其持续喷出这种刺鼻的气体。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几经商议之后,有一个“大聪明”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建议,那就是直接点一把火,把这些气体烧掉就好了

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处理方式,而且以前遇到类似情况,也采用过这种办法,没人觉着有什么问题,毕竟大家都认为烧上几天最多几个星期,火就可以自然熄灭了。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只是谁也没能想到,这把火点起来之后,就一直燃烧至今,始终没有熄灭的迹象,因为地底下有一个储量达35亿吨石油的大油气田,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天然气

原本想着燃烧这些有毒气体,以免影响周边居民,但这把火持续燃烧着,当地政府不得不把周边居民迁走。搞到最后,最受伤的还是当地居民。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这把火灭不了?

宝贵的油气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难免让人觉着心疼,难道这把火就灭不掉吗?其实,想灭火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土库曼斯坦曾想过要灭火,不过经过评估之后,没有找到稳妥的方法,万一灭火失败,很可能导致天然气不受控制地涌出,到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灾难。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如果造成这样的后果,这就不是一次事故,而是一场生态灾难了。没有人敢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不敢保证一定成功,谁都不想承担这个严重后果和骂名。

另外,对土库曼斯坦来说,这里的油气资源虽然宝贵,但他们并不缺这点资源,整个国家底下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称全国人用天然气都是免费的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土库曼斯坦受限于技术等原因,没办法扑灭“地狱之门”的大火,那西方国家的油气公司又为何不干呢?

如果能扑灭这场大火,和土库曼斯坦政府谈一谈,说不定就能免费拿下这里的油气资源开采权。即便拿到一半开采权,也是白捡的天大好处。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这就涉及土库曼斯坦的国情和政策问题。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的投资环境并不算友好,很多外资对此都有不小的顾虑。

另外,土库曼斯坦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再加上油气资源位于沙漠深处,开采出来再运出去,需要极高的成本。

沙漠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且脆弱,当年的塌陷事故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在这里开采,肯定还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当地又没有足够的加工能力,土库曼斯坦又是一个内陆国家,想把这些石油资源运出去加工,成本方面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国际石油巨头可不是散财童子,根本不可能到土库曼斯坦“搞慈善”。没赚钱之前就要先修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美事。

把资源变成财富,中间隔着很长的一段路,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就充分诠释了这一点,技术、政治环境和基础设施缺一不可。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地狱之门”的危害与作用

地狱之门的存在,对人类的“自以为是”是一个巨大的警示,人类总觉着自己无所不能,但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其实渺小得犹如蝼蚁。

地狱之门持续燃烧的大火,不但浪费了巨大的油气资源,持续排放的有害气体,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甲烷以及二氧化碳,这都是温室气体。地狱之门的排放规模,抵得上几百个城市的总排放量。

尤其是甲烷,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0多倍,地狱之门就如一个“漏气阀”,不断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温室气体,而且还是毫无顾忌的那种。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就连国际社会都无法谴责,毕竟土库曼斯坦也是受害国,宝贵的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至于罪魁祸首,苏联早已经解体了,想找都找不到了。

当然,“地狱之门”给环境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持续燃烧的大火在局部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创造出一个异于常态的生命空间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2013年,加拿大探险家克罗尼斯,在火坑底部发现了嗜极端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和甲烷共生,解释了生命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

类似的情况,以前只在海底火山附近发现过,不过海底环境复杂,根本无法长时间研究,地狱之门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环境。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这里持续燃烧的大火,也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天然实验室,这也算是额外的一点收益了。

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观赏这一意外造成的奇观

2013年,土库曼斯坦将地狱之门附近设为自然保护区,打造成独特的地理名片对全球游客开放,旅游资源的开发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关闭“地狱之门”

气候变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全球都在为延缓气候变暖而努力,当《巴黎协定》签订之后,“地狱之门”这个持续散发温室天气的“天坑”,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关注。

为了不被其他国家诟病,土库曼斯坦近些年来也在想办法减轻“地狱之门”的影响。他们利用新技术打井收集甲烷,减少地面燃烧产生的甲烷量。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卫星监测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地狱之门的甲烷排放量显著降低,这让人们看到了技术推动环保的希望。继续这样进行下去,地狱之门也许会迎来熄灭的一天。

地狱之门是一处宏伟的景观,也是人类同自然较量的一个缩影,当人类只顾着能源开采不考虑其他方面时,最终很可能引来大自然的惩罚。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地狱之门是毁灭也是转机,有着这样一个警示,也许更能推动人类更关注环境,更尊重大自然,进一步保护地球,给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目前,土库曼斯坦政府已经对外宣布,将寻求扑灭“地狱之门”大火的方法。虽然传统方法存在一定难度,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想必会有更稳妥的方法来解决此事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在全球持续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的威胁越来越大时,土库曼斯坦政府的行为,称得上是一个负责任政府应该做的事。

这一点就和日本政府形成鲜明对比。2011年日本福岛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损坏。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在事故发生之初,东京电力想方设法隐瞒真实情况,后来实在掩盖不住了,才上报日本政府。双方最终决定采用最简单省钱的方法,直接往核电机组注水来降温避免爆炸事故

这样的处理方法,暂时消除了核电机组爆炸风险,但也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核污染水。2022年秋,日本政府宣布,福岛核电站周边的核污染水储存罐将全部灌满。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核污染水没地方放了,日本政府决定将这些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完全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2023年8月,排海行动正式开启。

从那时起一直到2024年7月,日本核污染水累计进行了7轮排海,对海洋生物和全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持续性伤害

燃烧半世纪的地狱之门,35亿吨油田抵中国7年进口量,却无人敢采

自己制造的麻烦,让全世界为之买单,将污染留给子孙后代,这就是日本的所作所为。知小利而无大义,如此卑劣的民族简直是“地球之癌”。#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息来源:

土库曼斯坦能源部-2024 年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甲烷预警与响应系统(MARS)报告

USGS-中亚油气资源评估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5 年特刊:极端环境钻井技术

Nature Geoscience-2024 年论文:达尔瓦扎气坑的地质演化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