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排行榜 2025年10月27日 12:09 3 admin

“维山之岗,维水之傍,翔鸾之乡,孝直其里,既孝且直,子孙其嗣,积善传芳”,唐代李云墓志铭中的赞语,为济南平阴县孝直镇勾勒出千年文明的厚重底色。作为“和圣”柳下惠故里,孝直镇深耕“和孝文化”,依托2000余年历史积淀与丰富文旅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旅游主题线路,串联文化展馆、红色遗址、自然山水、产业研学、特色美食等核心景点,将“农文旅体”元素深度融合,让游客在行走间触摸历史、亲近自然、体悟文明。

文脉寻踪:在展馆集群中读懂孝直的“时光故事”

孝直镇的文化展馆,是承载千年记忆的“活化石”,既延续历史根脉,更彰显“和孝”基因,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这片土地的传承与坚守。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和孝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孙家楼旧址,踏入庭院,老式自行车、农用锄具自然分布院中,仿佛穿越回旧时农家小院;走进老房,汉代石头画像纹路清晰,“肉石满汉全席”栩栩如生,百余件老物件涵盖生活、生产各个领域——从针线笸箩到农耕器械,从旧时家具到民俗用品,全方位还原不同时代的乡土生活场景,让游客在怀旧氛围中感受“孝直精神”的时代温度。

紧邻记忆馆的孝直镇方志馆,坐落于孝直村文化广场正义厅,设10大模块系统梳理孝直镇 “前世今生”。“孝直镇大事记” 溯至公元前720年、迄于2022年,清晰呈现重大历史节点;“行政村概况” 展现合村并居助力乡村振兴成效;“农业畜牧” 板块呈现12.25万亩耕地、1万个春暖冬暖式大棚、3000亩中药材等产业家底;“民俗文化” 涵盖谱牒、非遗、孝文化及古城遗址;“红色沃土” 承载革命记忆;荣誉墙集中展示孝直在科教文卫、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成就,成为新时代孝直 “文化名片”。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中联村耕读博物馆以“耕读传家”为核心,分“耕文化-但勤耕耨侯丰收”“读文化-五经勤向窗前读”“礼文化-佳偶天成拜玉堂”三个单元。犁、耙、耩子等农具诉说“不违农时”的传统,织布机、纺车再现“农桑并举”的智慧,虎头鞋、雕花拔步床呈现生活美学,让“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理念与“和文化”深度交融。

山东乡忆民俗文化博物馆是农耕文明的“百科全书”,馆藏30多万件(套)明清以来展品,涵盖农耕纺织、编织刺绣、百业挑担等上百个门类。走进馆内,铁匠铺工具、裁缝店针线、货郎担商品错落陈列,仿佛置身百年前乡村集市,沉浸式体验传统农耕社会的烟火气。

贾庄村竹园的自然生态元素,是“文化+生态”体验的重要补充,连片翠竹沿道路两侧延展,枝叶轻晃筛下光影,尽显自然意趣。同时它也承载了当地竹编非遗、竹制农具等农耕文化,让游客触摸绿意时读懂民俗,填补了单纯文化体验的自然空白。从紧凑人文空间过渡到舒展自然空间,有效提升了乡村文旅的体验质感。

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中联村还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办民俗文化节,传统戏曲、非遗展演轮番上演,让“和”“孝”文化在互动中代代相传。

红色铸魂:在革命旧址中传承不朽的“初心力量”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孝直镇的红色土地,镌刻着不屈不挠的抗争记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诞生地旧址位于野场村,1939年10月1日,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此成立,历经85年风雨,如今经修缮保护,已建成集主体院落、红色广场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踏入旧址,简陋的办公室内,陈旧的桌椅、泛黄的文件、褪色的党旗静静陈列,跟随讲解可了解万里同志领导平阴抗日斗争的历程,聆听反围剿斗争的艰苦故事,缅怀熊善隆烈士的英勇事迹。每一件展品都是抗日战争历史的见证,如今这里年均接待研学团队20余批,既是党员干部“初心课堂”,也是游客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打卡地。

山水览胜:在自然秘境中邂逅原生态的“野趣之美”

孝直镇的山水,兼具历史传说的厚重与原生态的清新,是户外爱好者的“宝藏之地”。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尤寨山因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尤俊达筑寨得名,山间植被茂密,松柏、石榴、核桃、柿子等果树遍布,山腰梯田层层叠叠——春有新绿、秋有金黄,构成灵动田园画卷。蜿蜒盘山路沿山而上,路面兼具挑战性与观赏性,登顶后可俯瞰全镇风光。马跑泉以“千年不涸”闻名,雨季水如瀑布、喷流而下,数里可闻涌流声;旱年水量虽减却从不干涸,泉水甘甜清凉、煮后无垢,是天然优质饮用水。泉边绿树成荫、石凳错落,既是骑行休憩的“天然驿站”,也是亲水打卡的好去处。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最具神秘色彩的当属平安寨,这座宋代军寨遗址坐落于罗圈崖村北山,曾被央视“走遍中国”摄制组专题报道。山寨四周多为悬崖绝壁,仅北门、南门、西门三道寨门可通行,现存城墙、瞭望台、跑马场遗迹,2000余间石屋(含单间、四合院“组合屋”、军官“套屋”)残垣犹见当年规模。民间流传“辽国大将韩昌筑寨抗宋”“水泊梁山粮草营”等传说,更为其添神秘魅力。

研学乐享:在产业实践中体验“知行合一”的乐趣

孝直镇的旅游研学,紧扣“农文旅体”融合定位,既关联传统文化,又聚焦现代产业,让游客在实践中感受乡村振兴活力。

东润种业是农业研学核心阵地,作为良种繁育基地,拥有3000平方米现代化科研楼、5000平方米科普示范基地,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农科院研究员4人、农业科技特派员22人,集科研、实验、培训于一体。游客可走进田间观察玉米、小麦良种生长,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智能无人农场”技术;针对时下热门的“露营经济”,基地还提供参访研学场地,支持高校、企业探索休闲农业与旅游经济的融合路径,实现“农耕文化+现代科技+休闲体验”的多维赋能。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付庄村以“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为品牌,打造“治理研学+休闲垂钓”特色体验。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付庄村通过“三变”改革摘掉“三无村”帽子,其经验成为全省农村改革典型、中央农村改革试点示范样板。村内乡村振兴教学点可系统学习“三变”改革具体做法;同时,村里引进皇山体育公司,建成3块高标准钓鱼比赛专用场地,配备专业设施,钓鱼爱好者可在此垂钓、竞技,切身感受“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实践成果。

舌尖寻味:孝直镇招牌美食中藏着的乡土滋味

旅游的乐趣,离不开美食的点缀。孔庄炒鸡与孝直肘子,堪称孝直镇的“双味招牌”,让游客在烟火气中品味最地道的乡土温情。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孔庄炒鸡选用生长周期1 年半左右的跑山鸡,以花生油为底、山泉水为汤,搭配秘制调料,用桃木为燃料在铁锅中慢火翻炒、焖炖 —— 出锅后肉质紧实、韧而不柴,香气浓郁。这类炒鸡店多位于私人庭院内,院内绿植环绕、桌椅雅致,远离城市喧嚣,是亲友相聚、品味家常的理想选择。

孝直肘子则是当地诸多餐馆的招牌硬菜,选用本地散养黑猪前肘,经焯水、煸香、古法酱卤等多道工序,以传承多年的老汤慢火煨制数小时,佐以葱段、姜片提鲜。成品色泽红亮诱人,入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浓郁酱汁深入肌理,咀嚼间既有软糯口感,又不失肉的嚼劲。无论是孔庄炒鸡的庭院烟火,还是孝直肘子的醇厚滋味,都承载着孝直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游客在舌尖间读懂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

和风拂孝直,文脉润古今——孝直镇千年文脉与自然之趣

孝直镇以千年“和孝”文化为根,以自然山水为脉,以红色精神为魂,以产业研学为翼,构建起“农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旅游生态。未来,这里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让千年文脉活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自然山水美起来、产业研学兴起来、舌尖风味香起来,让“孝直故事”传得更远,“和孝文化”焕发新生,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旅胜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源源。

不断的活力,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文化的厚度,体验生活的热度,共绘“文旅绽新颜”的美好图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