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柯吉欣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任命陈绍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任命庞骁刚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
2025-10-29 0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中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引发了国内外广泛热议。
近年来,中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连续取得重要突破。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中国凭借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持续的创新突破,迎来了“DeepSeek时刻”,已经跻身全球引领者行列。
近年来,中国在AI领域持续加码布局,不仅取得丰硕成果,更彰显了强大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国家战略,高位布局。
长期以来,中国将AI技术视为具有“头雁效应”的战略性技术,坚持从顶层设计擘画“AI发展路线”,并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从2017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奠定基石,到“人工智能+”行动于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连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标志着中国AI正从“实现技术突破”迈向“赋能经济发展”。
尤其在今年8月最新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中国概括了“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与六大重点方向,设定了清晰的三阶段发展目标,提出了有待强化的八项基础支撑能力,被业界誉为新时代“AI强国路线图”。
凭借清晰的阶段目标、全面的行动部署以及系统的支撑体系,《意见》开启了中国AI发展“规模应用+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科技竞赛中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
基础建设,韧性支撑。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下,中国AI产业已进入规模与质量同步跃升的高速发展期,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截至今年9月,中国AI企业总量已突破5000家,日益成为全球AI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产业融合方面,中国已有400余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AI专精特新“小巨人”,日渐成为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支撑。
随着市场主体资金的持续注入,中国构建了系统化的智能制造基础体系:在微观载体上,建成了由3.5万余家基础级、63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构成的梯度布局;在宏观平台上,建成了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算力建设方面,经过多年持续发展,中国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成效显著。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累计建成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数据总体量超过400PB,算力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其中,“东数西算”工程作为中国算力网络的骨架,已建成覆盖14个省份的8个枢纽节点和10个数据中心集群,承担了全国约八成的智能算力需求。

“东数西算”工程示意图。
在此基础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分别在天津、青海、内蒙古、宁夏等多地建成数座万卡智能算力基地,为中国AI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底座。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由昇腾芯片组成的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为破解我国算力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成本高企、生态待建”三重挑战提供了技术遵循和实践方案。

华为最新推出的Atlas 850企业级风冷AI超节点服务器。
技术突破,全球领先。
经过多年“深耕细作”,中国AI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部分前沿方向引领全球大势。
在技术集成上,大模型作为AI技术的核心基座,正以“横向贯通、纵向深度融合”路径,推动产业技术架构从“功能叠加”向“智能融合”跃迁,逐步成长为AI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引擎。
截至今年9月,中国发布大模型1500余个,其中有433款已完成备案并上线提供服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在创新模式上,中国企业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技术路径。
DeepSeek通过强化学习与混合专家模型等算法创新,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的突破,为行业在算力受限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学习范本。
科大讯飞与华为协同攻关,攻克了在国产算力平台上进行大模型训练的难题,推出具备深度“慢思考”推理能力的星火X1大模型,验证了自主算力底座的可行性。
在机器人集成领域,宇树科技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展现了超越常人的运动灵活性,标志着中国在智能硬件开发方面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宇树科技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
从智能语音助手的个性交互,到自动驾驶汽车的精准操控;从医疗影像诊断的智能分析,到金融风险预测的见微知著;从工业机器生产的协同作业,到智慧城市网络的全局调度......
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规模等优势,中国AI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全球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全球AI技术发展风起云涌,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投入资源最多、竞赛最激烈的领域,呈现出“两超多强”的格局。
相较其他国家,中美两国拥有一骑绝尘的先发优势,在AI领域的较量呈现“技术对标、生态对垒、规则对弈”的特点。
总的来看,美国在基础算法、技术创新领域具有一定代际优势,中国则在应用场景、数据生态领域具有相对优势,欧洲的法、德,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则处于第二集团。
美国:起步更早,家底雄厚。
美国是AI的发源地,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率先开启对AI技术的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国在AI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根植于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算力技术垄断优势。AI发展高度依赖算力,而英伟达凭借其在数据中心GPU市场高达92%的占有率,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级AI计算显卡的供应。

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
一方面,美国通过控制基础算力,限制高算力显卡出口,延缓其他国家形成大规模AI算力,维护自身AI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系统战略规划、持续资金投入与多层次组织保障,试图持续巩固其在AI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特色明显,弯道超车。
相较于美国的基础雄厚,中国AI发展充分体现“务实”特点,更加注重AI在实体产业中的实际应用,在技术落地和产业转化方面取得显著优势。
在AI发展应用上,中国始终遵循“场景驱动”的迭代路径,选择通过算法优化和架构创新来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

立足庞大国内市场的实际应用需求,中国AI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场景资源和规模市场优势,在技术落地和产业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竞争力,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AI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前沿探索,而是引领经济转型、科技突破、军事变革乃至社会治理的核心引擎,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标尺。
中国正以“应用引领、生态协同”的AI发展理念,打破美西方的小院高墙,持续引领全球产业智能化变革。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
10月27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柯吉欣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任命陈绍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任命庞骁刚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
2025-10-29 0
特朗普抵达马来西亚之际,中美吉隆坡谈判正式结束,并且取得了新进展。不过,美财长立马自信发言,称中国不仅卖稀土还要卖大豆,中方代表一句话,耐人寻味。美国...
2025-10-29 0
从兰州来永靖前,以为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小城定是满目苍凉。没想到在这座刘家峡水库边的"陇上江南"生活30天后,我们这对金城夫妻竟被碧波万顷的水面晃了眼,被...
2025-10-29 0
10月24号上午9点,杨振宁的遗体告别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一大早,大象新闻就守在门口,想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却在告别式开始前关闭了直播。大概是告...
2025-10-29 0
北京,秋风萧萧。身着素衣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先生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巨擘,一位远游归来的爱国赤子。 10月24日上午9时许,诺贝尔...
2025-10-29 0
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2025年10月24日,首位诺贝尔奖华人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当天上午北京天...
2025-10-29 0
北京一位阿姨每天暴走一万步,坚持游泳五年,结果体检出来骨密度不升反降,医生一句话点醒了她:你这运动,骨头根本没感觉。 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都把散步和游...
2025-10-29 3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前言·】——»日本退役的将军矢野义昭曾公开说过一个让人震惊的观点,他直白表示,要是中日真的爆发军事冲突,以日本现在的情况来...
2025-10-29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