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屯堡·家国六百年 | 从 “明代活化石” 到文旅新标杆 安顺屯堡文化持续 “圈粉”

排行榜 2025年11月04日 11:01 1 admin

2025-11-03 23:00:58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屯堡·家国六百年 | 从 “明代活化石” 到文旅新标杆 安顺屯堡文化持续 “圈粉”

  “青砖黛瓦藏古韵,石巷深处见大明。” 屯堡文化,这份延续六百年的活态明代遗存,正以滚烫热度吸引着全国目光——它不仅是史书上 “屯田戍边” 的历史印记,更是能触摸、能体验、能品味的文化盛宴。

  2023年起,贵州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 工程正是其中之一。屯堡文化热度空前,更催生了一波波旅游热潮,让这份古老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屯堡·家国六百年 | 从 “明代活化石” 到文旅新标杆 安顺屯堡文化持续 “圈粉”

云峰屯堡景区地戏表演 陈思雯 摄

  这份热度,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尤为凸显。在西秀区云峰屯堡景区,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学明沉浸式体验了国庆明 “潮” 集市的热闹:穿汉服、逛古街、赏民俗,一场跨越古今的“穿越之旅”让他直呼震撼:“在这里不是看‘历史’,而是真的‘走进’了历史,这种‘活’着的屯堡文化,比课本里的描述更有冲击力。”

  双节期间,旧州古镇同样热闹非凡。2025多彩贵州・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成为最大亮点——上千幅聚焦屯堡文化的摄影作品,被精心悬挂在古镇的青石巷壁、老宅外墙与庭院廊下,六百年的屯堡文化记忆与当下的街景巧妙融合,一步一景皆有故事,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屯堡·家国六百年 | 从 “明代活化石” 到文旅新标杆 安顺屯堡文化持续 “圈粉”

在旧州古镇,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前游客驻足观赏。

  假期结束,屯堡文化所带动的热潮并未降温,反而在常态化的日常场景里,持续释放着独特魅力。

  “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走进平坝区天龙屯堡景区,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小广场上,地戏演员已列阵开演,雄浑唱腔在石屋间回荡;身着屯堡服饰的屯堡嬢嬢正在街头巷口闲话家常;转角处的银饰店内,银饰匠人正凝神敲打银坯,敲打声与街面小食店的叫卖声一并揉进了这座古屯的烟火气里。

屯堡·家国六百年 | 从 “明代活化石” 到文旅新标杆 安顺屯堡文化持续 “圈粉”

嘉宾们参观天龙屯堡景区 陈思雯 摄

  “六百多年前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完整保存,既保留了原貌,又在不断生长,仿佛是一片桃花源。”10月30日,站在天龙屯堡古镇的古巷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感叹道。

屯堡·家国六百年 | 从 “明代活化石” 到文旅新标杆 安顺屯堡文化持续 “圈粉”

重阳节的鲍家屯,高山流水敬酒迎贵客。 李航 摄

  重阳佳节的鲍家屯,则用更具烟火气的方式延续着这份活力:一场民俗展演再现军屯生活场景,一锅暖香四溢的屯堡菜勾起乡愁,一坛陈年米酒盛满待客热情,一段山间徒步串联起古寨的历史遗迹。游客与村民围坐一堂,在举杯欢谈间,在欢声笑语中,深度感受这座六百年军屯古寨的文化肌理。“以前只在书里看过屯堡文化,今天吃着屯堡菜、听着酒歌,才懂这是‘活着的历史’。” 游客孙庆华的话,正是屯堡文化 “可体验、可感知” 的真实写照。

  从国庆假期的客流高峰到常态化的文化热潮,屯堡文化之所以能持续释放魅力,核心在于文化保护与创新传播的精准发力。

屯堡·家国六百年 | 从 “明代活化石” 到文旅新标杆 安顺屯堡文化持续 “圈粉”

安顺古城内,地戏路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

  近年来,安顺明确屯堡文化为 “三大核心吸引物” 之一,确立 “景城共建、文旅融合” 发展路径;一方面强化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培育,依托贵州大学、省社科院等科研力量开展学术研究,夯实文化根基;另一方面丰富产品业态供给,以 “串珠成链” 思路整合旧州古镇、天龙屯堡、鲍家屯、云山屯等资源,打造 “明代慢时光”“石上江南”“屯堡天街” 等特色景区,构建起 “大明风华・江南遗韵” 的文旅图景,让文化从 “静态展示” 走向 “动态体验”。

  如今,屯堡文化的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更多的交流活动即将展开。据了解,11月初,“屯堡·家国六百年——屯堡文化交流传播系列活动”将在贵州举办。届时来自全国的文化学者、媒体记者、网络达人、旅游博主等将走进安顺,深入屯堡古寨,通过实地探访、学术研讨、线上传播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让这份六百年的文化瑰宝被更多人看见、了解、喜爱。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典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