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排行榜 2025年11月04日 18:11 1 admin

算力革命来袭!制药业 AI 军备竞赛打响

你发现没,现在的科技圈和医药圈早就打破了 “次元壁”。前两年 AI 还在帮咱们写文案、剪视频,现在直接被制药巨头拉去 “搞科研”,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级操作。

最近美国制药大佬礼来和芯片霸主英伟达的联手,直接把行业竞争拉到了新高度。

俩家要一起打造制药界最强的 AI 超级计算机,核心目标就一个:让新药研发不用再 “熬十年才能出一款”。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超算硬实力,AI 工厂落地

说句实在话,这台超算的配置是真够 “顶” 的,堪称制药界的 “算力猛兽”。

它搭载了1016 颗英伟达 Blackwell B300 GPU,这可是目前最先进的 AI 处理器,基于英伟达 DGX SuperPOD 架构搭建,算力直接拉满到普通计算机望尘莫及的水平。

咱们可能对数字没概念,举个直观的例子:以前传统方法筛选一个药物靶点,得 3-4 年时间慢慢试,现在有了这台超算,8-10 个月就能搞定,相当于让药物研发从 “骑自行车” 变成了 “开高铁”。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台超算不只是 “性能狂”,还特别 “环保”。它全程用 100% 可再生能源供电,搭配冷水冷却系统,既不浪费电也不瞎放热,妥妥的绿色科技。

目前部分设备已经运抵礼来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数据中心,预计 2026 年 1 月就能正式上线干活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礼来为啥非要自己砸钱建超算,不找第三方托管?核心原因就俩:安全和自主。

一方面能避开地缘政治带来的零部件短缺风险,毕竟现在国际形势复杂,关键零件断供可就麻烦了;另一方面能牢牢攥住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专有研发数据。

要知道,医药研发的核心就是数据,这些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宝贝,肯定不能随便交给别人管。

而且礼来的野心不止于一台超算,而是要建一个完整的 “AI 制药工厂”。

从帮科学家找靶点的 AI 智能体,到分析医学影像的智能系统,再到生产环节的数字孪生技术,AI 会渗透到研发、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更难得的是,他们还会通过 TuneLab 平台向初创药企开放部分模型,大家一起把 AI 制药的蛋糕做大。

咱们再看看 AI 到底能帮上啥忙。就拿药物的 “晶型筛选” 来说,分子要变成能吃的药,必须找到合适的晶体结构,以前科学家靠实验摸索,半年都不一定有结果。

但晶泰科技和辉瑞合作时,用 AI 算法 6 周就搞定了新冠药 PAXLOVID 的优势晶型,直接加速了药物上市进程,这就是算力带来的效率革命。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行业齐加码,AI 军备竞赛

我跟你讲,礼来和英伟达的合作可不是孤例,现在全球制药业都在搞 AI “军备竞赛”,谁都不想落后。

国外巨头早就行动了:诺和诺德 2025 年 6 月就签约了丹麦首台超算 “Gefion”,同样用的是英伟达技术,还专门重组了研发体系,成立了 “AI 与数字创新” 团队。

阿斯利康 10 月刚和匈牙利 AI 企业 Turbine 续约,又砸了 5.55 亿美元和 Algen 合作,专攻免疫学新靶点;武田制药更狠,直接签了超 10 亿美元的协议,用 AI 设计抗体药物。

咱们国内的 AI 制药也没闲着,发展速度快得惊人。有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 AI 制药市场规模就达 4.1 亿元,2024 年涨到 7.3 亿元,预计 2028 年能冲到 58.6 亿元,年复合增速近 70%。

而且政策也在使劲推,监管机构不断优化 AI 药物的审评流程,让好药能更快走到患者面前。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国内的 “AI 制药四小龙” 更是表现亮眼:剂泰科技的 AI 赋能新药 MTS-004 已经完成三期临床,从立项到三期只用了 38 个月,比行业平均水平快了一大截,预计 2026 年就能申请上市。

英矽智能用 AI 发现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已经完成二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由 AI 找靶点、设计分子的在研药物。

晶泰科技更厉害,用 AI 帮药企找候选分子,6 个月就能完成传统方法 2-3 年的工作量。

为啥大家都这么拼?还不是因为传统制药太 “烧钱又耗时” 了。业内有个 “双十” 说法,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要 10-15 年,花 20 多亿美金,最后成功率还不到 10%。

而且现在容易研发的药物都被做完了,“低悬的果实已被摘尽”,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而 AI 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金钥匙”。

它能像超级大脑一样,分析海量生物数据,精准预测化合物的活性和毒性,从几十万种候选分子里快速筛选出 “潜力股”,把研发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失败率也大幅降低。

现在的制药行业,比拼的早就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化学配方,还有背后的算力和算法,谁先把 AI 用透,谁就能在未来的创新药市场里占得先机。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潜力虽大,落地需等十年

从另一个角度看,AI 制药现在看着热热闹闹,但离咱们普通人真正受益,还有段不短的距离。

虽然第三波 AI 浪潮已经到来,AI 能处理海量非结构化生物数据,还能生成全新的研发假设,但目前 AI 的主要成效还是在临床试验设计、后端管理这些环节。

真正靠 AI 从零设计、最后成功上市的新药,现在全球还没有一款,大多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慢慢推进。

礼来的高管也说得很实在,AI 驱动的新药要到 2030 年代才能惠及患者。

为啥要等这么久?因为就算 AI 发现了再好的分子,也得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一期、二期、三期走下来,没个七八年根本不行。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而且还要面对数据安全、算法优化、监管审批等一堆挑战,不是靠一台超算就能解决的。

不过咱们也不用太着急。英伟达的 Blackwell 芯片已经实现美国本土制造,出货量预计能达到 2000 万块,产能翻倍意味着更多药企能用上先进算力。

而且 AI 在罕见病、阿尔茨海默病这些难治领域的突破,已经让很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礼来就计划用这台超算,先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分子筛选,这可是无数家庭盼了多年的方向。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还有个好消息是,AI 制药能大幅降低研发成本。以前研发一款新药花 20 多亿,现在用 AI 能省 70% 的成本,未来药物价格大概率会更亲民。

就像有专家说的,AI 把研发时间从几年缩短到几十天,成本降下来了,好药自然能走进更多普通家庭。

咱们再看看患者的真实案例:有位胰腺癌患者,医生说没有靶向药只能化疗,他都快绝望了,后来参加了 AI 药物的临床试验,没多久脸色就从蜡黄变得有血色,说话也有力气了。

虽然这类案例还在增加,但要让每个患者都能用上 AI 研发的好药,确实还需要时间。

老年痴呆有救了?AI超算改写制药规则,8个月搞定3年活,行业震动

结语

AI 制药不是炒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的医疗革命。它把原本 “大海捞针” 的药物研发变得精准高效,让药企从 “靠运气试错” 变成 “靠技术精准打击”。

虽然咱们要等到 2030 年代才能用上 AI 研发的新药,但现在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在为未来的健康铺路。

算力再强,算法再牛,最终的目标都是让好药更便宜、更快地送到患者手里。这场 AI 与制药的牵手,值得我们耐心期待,因为它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