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荷兰政府掀起的半导体争夺战,正演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灾难。2025年9月30日,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援引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在七天...
2025-11-08 0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资源与旅游要素在特定空间通过创意、技术等手段来实现双向转化和有机嫁接的产业融合模式,这种融合模式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及产品业态创新等领域。文旅融合的模式是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核心理念,包含有资源融合、理念融合、机制融合等多路径,涉及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旅游服务文化的内涵提升等具体措施。文旅融合的作用主要体现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增长新引擎;文旅融合通过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直接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乘数效应。
发展方式转变;文旅产业资源的消耗率低、综合效益好,有助于地方摆脱传统粗放的增长模式,将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培育了新业态 。区域竞争新优势;文旅融合能塑造独特地域标识,提升区域知名度,吸引人才和资本聚集。例如,乡村文旅项目通过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形成差异化的产业竞争力 。它还是共同富裕的新渠道;文旅产业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推动发展了成果共享。它还能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手工艺品销售、特色农产品形成美食品牌,形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的大环境,让乡民们安居乐业 。
武汉市的文旅融合发展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武汉作为商贸重镇和人文荟萃之地,已初具“戏曲大码头”的雏形。1861年汉口(武汉三镇之一)开埠后,武汉进一步发展为“华洋并立”的现代都市,“戏曲大码头”影响力持续深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武汉,有着3500年的建城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为湖泊众多与湿地资源丰富,素有百湖之市和湿地之城的美誉。武汉还是一座拥有丰富的长江文化、知音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并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旅发展,在文艺作品打造、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和文化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2025年的上半年,武汉市的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12%、16%,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之列。武汉为了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火起来”,在场景打造、产品供给、影响力传播等方面都在持续发力,借助武汉戏曲“大码头”舞台,先后涌现出了京剧《母亲》、汉剧《夫人城》、楚剧《汉口茶港》、群舞《橘颂》等50余部文化艺术精品,其中有17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且还先后承办了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琴台音乐节、武汉国际杂技节等文化艺术精品,使这些文化艺术节日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盛会。
近年来,武汉12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也在不断的织密:建成开放了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汉剧博物馆、东西湖文化中心等8个重点文化场馆和100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了100%。武汉市在在加快培育文化旅游业产业的过程中,将东湖风景区作为武汉市的一张金名片,进行科学系统的建设打造推广,2024年里,东湖风景区接待游客总数达到了2550.48万人次,湖北省博物馆、武汉欢乐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江汉路步行街与长江汉滩公园等地,都成为了中外游客们的热门打卡体验地。
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方面,武汉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知音文化、红色文化,并结合城市的更新改造而推动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归元寺等街区的传统地标提质升级,加强考古发掘,黄陂盘龙城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国际博物馆协会评为“世界最佳遗产项目”。位于汉中片区的江岸区以《汉口历史风貌区实施性规划(2020年)》为总纲,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空间重构为抓手,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施历史价值提升、老旧社区全周期治理、公共空间提质、基础设施优化“四大行动”。2020年以来,江岸区累计投资总额近450亿元,将这片区域打造为该区历史名片。
蔡甸区是武汉市的新城区,这片土地不仅以工业的繁荣引人注目,更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其不凡实力。作为“ 中国莲藕之乡”,蔡甸的莲藕品牌价值高达36.01亿元,首次跻身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百强榜单。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区的莲藕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全区已经启动了蔡甸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造百亿级的莲藕产业集群。目前,该区已建成17个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种植基地,加工产能在年内实现翻番增长。此外,该区创新的“蛭蟹共生”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水蛭为螃蟹提供独特“营养餐”,不仅大幅提高了亩产效益,还培育出微量元素含量提升15%的“养生蟹”。
蔡甸区在文旅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武汉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在预售阶段仅用十天就突破了亿元大关,其火爆程度在暑期华中文旅市场中堪称一绝。同时,索河国际温泉文旅综合体、九真文旅小镇以及中国园艺小镇等特色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些都为蔡甸区带来了新的消费动力。此外, 位于蔡甸区的中法生态城总部经济也在持续壮大,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也在此设立了华中区域总部,这进一步推动了该区域内的创新与协作。蔡甸地理位置优越,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随着多个特色文旅项目的稳步推进,蔡甸正在发展成为了华中文旅市场的一颗亮丽明珠。
武汉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创新融合、技术赋能和文化IP的打造,成功激活了城市活力,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文旅产业的标杆城市。武汉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核心的魅力有哪些呢?政策引导下的创新生态;武汉将东湖生态旅游区与湖北省博物馆空间重构,实现“移步换景”的深层次体验,使景区二次消费率增长了37%。技术赋能的沉浸式体验;武汉知音号游轮结合AR眼镜、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移动式沉浸剧场”,游客人均消费提升至420元,90后群体占比达65%。文化IP的消费转化黄鹤楼诗词盲盒将李白、崔颢诗句印在文创雪糕上,销量增长5倍。
国际化与本地化的特色结合;武汉知音号游轮累计接待全球游客超160万人次,长江灯光秀成为了武汉长江主轴夜游的重要景观,2025年端午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了45%。黄陂区的“木兰游”模式是以木兰文化为核心,整合23个景区形成区域品牌,通过生态资源与文化IP联动,2024年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 江汉区的文商旅融合;通过历史街区改造(如江汉路)、非遗体验与现代商业结合。武汉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能够复制吗?武汉的这种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文化IP与资源整合,但需因地制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而非直接复制粘贴,否则就会弄巧成拙了。
相关文章
一场由荷兰政府掀起的半导体争夺战,正演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灾难。2025年9月30日,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援引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在七天...
2025-11-08 0
中新网巴黎11月8日电 当地时间11月7日,“知音湖北 大美长江”湖北文旅推介会(法国站 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湖北省文...
2025-11-08 0
在塔子山南望,就可看见“南阳九架孤山”的磨山。磨山,位于南阳市区10千米的西北方向,属卧龙区的王村乡和谢庄乡叶湾村。此山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千米,宽约...
2025-11-08 0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摄影报道11月7日晚,2025宜宾市基层治理成果展示交流暨第三届长江社区文化节、和美乡村文化节活动(以下简称“两节”)在四川省最...
2025-11-08 0
绵阳文旅2025-11-08 09:31:1211月9日绵阳九洲长虹队将在德阳市体育公园体育场客场对战德阳重装队德阳重装队VS绵阳九洲长虹队球队还没见...
2025-11-08 0
当北国的寒风卷起漫天雪花,兴安盟阿尔山正悄然化身为一座梦幻的“温泉雪城”。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只有森林的呼吸、雪原的脉动和温泉的氤氲。这个冬天,一场...
2025-11-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