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排行榜 2025年11月10日 08:39 1 cc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当旅居经济邂逅非遗青春

当绿美景区拥抱数字变革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正以一种更具体、

鲜活的方式在红河州落地生根

——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

“十四五”期间

红河州锚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方向

以旅居经济为牵引、非遗创新为特色

“住游”提质为抓手、文艺创作为载体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旅居经济破局:

“1138”模式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作为红河州“四个经济”之一,旅居经济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品牌塑造、要素保障四维发力,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路径。红河州先后出台了旅居《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编制了《旅居总体规划》。创新“1138”发展旅居模式,着力构建“一廊四核五区”空间布局(“一廊”即G219/G326最美乡村旅居廊道,“四核”为蒙自、建水、弥勒、元阳核心区,“五区”为山水田园、古城古色、梯田美景、水韵湖景、民宿苗医5个旅居区),加快推进最美乡村旅居廊道建设,打造蒙自弥勒服务核心、建水吸引核心等。13个县市形成“一县一样板、一业一标杆”的差异化发展态势。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蒙自碧色寨车站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弥勒东风韵文旅康养度假区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开远仁者村、弥勒小河边村等13个旅居村完成提升改造,6个村子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建水碗窑村、弥勒小河边村等3地入选首批“旅居云南”高质量试点。“旅居+”融合业态持续扩容,建水紫陶工坊、屏边苗药养生等特色IP声名鹊起,10个“温泉+文化+康养”体验项目成为新亮点。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旅居红河•村长有请”等品牌深入人心,5条精品旅居线路、4条跨境旅游线路满足多元需求,加入滇川黔旅居联盟、开展“冬南夏北”跨区域合作,推动旅居人数和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非遗青春表达:

“2+N”路径让传统文化焕新彩

面对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红河州以“红河非遗正青春”为主题,创新“2+N”工作模式,让古老技艺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生。围绕项目与传承人两大核心突破,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拓宽非遗发展路径。建水紫陶传承人黄倩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单日最高销售额达二十余万元;弥勒“多莉服饰”将传统刺绣与现代审美融合,70%产品远销海外,民族刺绣舞裙登上国际舞台。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建水紫陶里

文化传播载体不断拓展,红河州与北京联合大学携手举办“红河非遗进北京”大学生非遗文化节,通过非遗集市、嘉年华等活动,让红河非遗走进首都商圈,收获广泛关注。未来红河州将聚焦人才培训、创业孵化、增收带动三大环节,培育非遗电商人才与商户,打造建水紫陶等直播IP,开发特色非遗好物与伴手礼,融入旅游全要素。此外,将以蒙自东大街、建水紫陶街、建水紫陶里、开远南正街、屏边滴水苗城等特色街区为载体,打造红河非遗特色街区,为游客营造“一街看红河、一街买红河、一街品红河”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漫步间邂逅红河非遗的独特魅力。

“住游”双轮驱动:

品质提升增强游客获得感

“十四五”期间,红河州聚焦游客核心关切,在“住”与“游”两大领域持续发力,实现供给质量整体性跃升。住宿方面,民宿产业规范发展,截至2025年,全州已摸排登记民宿1308家,全国等级旅游民宿从1家增至32家,建水楸野田园民宿获评甲级旅游民宿。打造“云居红河”数字化民宿管理和服务平台,构建“政府统筹、多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的民宿管理体系。目前已完成“云居红河”平台基础框架搭建,通过开展摸底普查累计录入民宿等住宿企业数据1715家。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弥勒东风韵

旅游产品供给持续丰富。投入4.39亿元推进绿美景区建设,完成绿化面积109万平方米,植树近9万株,初步形成了“全年见绿、四季看花、移步即景”的景观效果。A级旅游景区从35个增至51个,4A级景区达2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景区文化内涵不断挖掘,低空飞行、梯田研学、小火车观光等体验项目广受青睐,建水文庙儒家三礼、弥勒可邑阿细跳月等特色产品彰显地域魅力,弥勒东风韵、太平湖等景区成为休闲康养胜地。2024年,全州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885万人次,实现收入5.97亿元,带动效应显著。

“十五五”期间,红河州将持续深化民宿智慧化管理,完善投诉机制,推动民宿从“住宿为主”向“体验为主”“旅居为主”转变;推进弥勒东风韵、元阳哈尼梯田创建5A级旅游景区,新增一批高品质4A级景区,让旅游景区成为群众享受文旅美好生活的重要阵地。

文艺创作赋能:

精品力作讲好红河故事

“十四五”以来,红河州文艺工作者深耕创作沃土,完成文艺作品567个,斩获各类奖项173个,形成“精品迭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不仅为红河州赢得了荣誉,更成为传承地方文化、传递时代声音的重要载体。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舞蹈《火塘 》

以红河州歌舞团为代表的全州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相继创作了《铜铃声声》《回响》等数十个优秀舞蹈作品和《今天日子好》《千年紫陶》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声乐作品。其中,原创舞蹈《云上梯田》荣获全国“群星奖”,实现了红河州近10年来在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领域的重要性突破;合唱《丰收乐作》入围“群星奖”终评;《火塘》《千年紫陶》等作品在全国、全省赛事中屡获佳绩;歌曲《为了一个承诺》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广场舞《马缨花》入围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参加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展演百团汇演成果展示活动。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马缨花亮相彩云奖

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红河州歌舞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打造了大型原创音乐剧《绽放》。创排以哈尼梯田为内核的音乐剧《阿者科》,参加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并获“优秀剧目奖”。积极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深度参与了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中越跨国春晚暨边民大联欢等数十场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红河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文化服务下沉基层,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五年来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超4500场,“红河轻骑”文化名片不断擦亮。同时,创新参与“文化+旅居”服务模式,多次到国内外各地开展旅居推介活动,通过展示红河特色歌舞,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红河大地有了更生动的艺术表达。

展望“十五五”

红河州将持续深耕文旅融合

擦亮“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品牌

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书写更加精彩的红河答卷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来源丨云南红河发布

编辑丨刘榕杉

初审丨梁琪娅 张敏

复审|卢在松

终审丨郑婷

运维 |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

有一种叫红河的烟火,藏在山水间,暖在民宿里,潮在非遗中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