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大坝为名,陕州为魂:三门峡的古今交响

排行榜 2025年11月12日 09:43 1 admin
大坝为名,陕州为魂:三门峡的古今交响

在黄河奔腾的豫西峡谷间,三门峡这座以水利枢纽命名的城市,恰似一部摊开的立体史书。坝体的钢筋铁骨镌刻着现代建设的激昂,而深埋其下的陕州古城,则沉淀着数千年的文明底蕴。现代工程的雄浑与古老城池的厚重在此交融,让这座城市既有时代脉搏的跳动,更有历史根脉的绵延。

三门峡的名字,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治理黄河水患、开发水力资源,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破土动工。这座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宏伟建筑,不仅驯服了曾经桀骜不驯的黄河激流,更赋予了这座城市全新的名字。如今站在大坝观景台远眺,泄洪时水雾漫天如白练飞舞,发电机组轰鸣着输送清洁能源,它既是防洪、发电、灌溉的综合水利枢纽,更是三门峡人敢为人先、改造自然的精神象征。每年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在感受现代工程奇迹的同时,也铭记着这座城市因坝而生的独特起点。

然而,拨开现代建设的面纱,三门峡的城市肌理中,处处流淌着陕州的千年文脉。陕州并非普通古地名,而是承载着华夏文明诸多记忆的文化地标。早在夏商时期,这里便是中原腹地的重要城邑,西周时更是周召分陕的分界之处,“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陕西”之名也由此衍生。这份古老的政治地位,让陕州成为历代王朝的战略要地,也积淀下丰富的文化遗存。

大坝为名,陕州为魂:三门峡的古今交响

漫步今日三门峡,陕州的印记俯拾皆是。始建于唐代的宝轮寺塔,历经千年风雨仍巍然屹立,其塔身精美的浮雕、独特的回音效果,被誉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每当清风拂过,仿佛还能听见古时的风铃回响。藏于黄河岸边的陕州地坑院,更是黄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古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的居住智慧,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这些下沉式院落被精心保护,挂上红灯笼,摆上老物件,既成为展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也让游客得以触摸古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活哲学。

还有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遗迹与传说,为这份底蕴增添了更多温度。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礼器,纹饰精美、工艺精湛,见证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明与冶金技术;流传千年的陕州锣鼓书、剪纸技艺,在代代传承中融入现代元素,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就连当地的特色美食,也带着历史的味道,陕州糟蛋、观音堂牛肉等小吃,配方历经百年改良,一口下去,尽是岁月沉淀的鲜香。

从因坝而起的现代新城,到文脉绵延的陕州故地,三门峡从未割裂过去与现在。水利大坝带来了城市发展的动能,让古老的土地焕发新生;而陕州的历史底蕴,则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灵魂,让其在快速发展中始终保持独特的气质。当夕阳为大坝镀上金边,也为地坑院的土墙染上暖意,古今两个三门峡在此完美交融。这座城市用独特的发展轨迹告诉世人,现代的发展与历史的传承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成就,奏响一曲跨越千年的精彩交响。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