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08日 08:51 1 cc

7月4日早上8点,几度田园店主陈忠翠擦拭着自家民宿客房的窗台,不时望向庭院内绵延的绣球花,10间客房已为7月12日即将入住的湖南游客准备就绪。

仲夏的贵安新区,松林掩映下的绣球花海绵延600余亩。粉蓝紫白的花团簇拥着蜿蜒步道,游客们早早涌入贵州梅园,在“绣球之心”打卡点前排起长队。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贵州梅园的绣球花园。

“柴火鸡、片片鱼、野山菌都是我家的拿手特色菜。”附近九甲农家乐店主梁贵发忙着打扫庭院,从梅花开到绣球花开园,不少新老食客光临,让小院子又充满了生机。

而在三年前,这片土地还“一株梅花与绣球花都没有”。

荒山蜕变,四季花海的生态实践

在贵安新区高峰镇,贵州梅园的木本绣球花已然盛放。50多个品种的立体花海景观构成了梦幻童话世界。从经典的无尽夏、姹紫嫣红到稀有品种北极熊、魔幻月光,各色花团在松林间层层铺展。

“绣球花开园一个月接待游客5万人次。”贵州梅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主管娄晓伟穿梭在花海中检查设施,“接下来我们还要打造紫薇园、月季园等秋季景观园,实现四季可观光。”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贵州梅园的绣球花园。

设施升级,优化体验。为了迎接客流,贵州梅园不仅新增了5辆23座观光车,还投放了5座旅游公厕、百余个垃圾桶,并完成了1.2公里游览步道的硬化工程。通过科学分区种植技术让花期精准衔接——冬春赏梅、夏观绣球紫薇、秋览彩叶的全季旅游图景正成为现实。

站在绣球花园观景台,娄晓伟算了一笔账:25万梅花季涌入的游客带来700万元收入,而夏季绣球花期通过延长产业链,客单价也有所提升。前端花木培育、中端文化体验、后端三产融合的产业链,使“花经济”摆脱季节束缚,“四季运营后,投资回报周期可缩短至10年内。”

品牌引领,“花漾高峰”的生态布局

今年3月,贵安新区首次提出打造“花漾高峰”区域品牌,将万亩樱花园与贵州梅园整合提升。

在2025年贵阳贵安樱花季服务保障工作新闻通气会上,高峰镇镇长刘家庆阐释道:“依托两山(高峰山、大偏山)两河(麻线河、羊昌河)的自然脉络,串联起多个民族村寨,以花为媒,展现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文化魅力”。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2025年贵安樱花园举办的民俗文艺活动。

这一品牌亮相源于清晰的规划定位。依托《贵安新区(直管区)国土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高峰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高峰组团被定位为绿色生态型省级示范小城镇和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品牌建设成为破解“花期经济”短板的金钥匙。

通过配套政策,撬动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在2024年贵安新区民宿招商推介会上,发布了《贵安新区支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出台了《贵安新区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贵州梅园的绣球花园。

“适时出台贵安新区支持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既是对投资建设民宿的政策激励,也是弥补贵安新区民宿产业发展短板的重要补充。”贵安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政策出台,将缩短贵安新区与全省其他市(州)民宿产业发展差距,为贵安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描绘新画卷。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2025年贵安樱花园举办的民俗文艺活动。

品牌溢出效应已经显现。6月,在高峰镇多个村举办的“六月六”布依风情文化节上,布依族山歌在耳边回荡,地戏表演还原古朴神韵,长桌宴上米酒飘香,游客轻抚民族服饰上的绵密针脚,与少数民族同胞徜徉在歌舞海洋,抑或漫步一望无垠的梯田栈道与山间的花海,非遗与自然景观在此融合,避暑旅居与特色民宿宣传来回穿插,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6小时。

产业链动,从赏花到旅居的延伸

在普马村九甲组的田园黔豫农庄里,韦勇将梅花盛开期净赚的6000元果断投入农庄改造中去。“添置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还有消毒柜等等,准备迎接不同花季的客流。”

借力“五治”集成示范带建设,在普马村,已有32户村民升级庭院,发展“庭院+种植”“庭院+文旅”模式。这种“赏花+庭院+餐饮+住宿”的产业链条,让美丽风景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

沿着麻线河向上游行走,普马村的闲置农房焕然一新。几度田园民宿里,今年新增的7间客房早在六月底已被预订全满。“前面刚走了一对退休的广东夫妻,住了一个多月。”陈忠翠说,今年他们通过拍视频,吸引了不少外省游客前来旅居避暑,“这波湖南客人要来住两个月,他们说喜欢我们这里的气候,还能体验田园生活”。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几度田园民宿。

在普马村,旅居产业已完成从0到1的突破。眼下,普马组已有10家农户开始改造自家的房间与庭院,准备开始转型经营民宿,提供60个床位。

从冬梅独秀到四季花海 看贵安新区如何破局花期经济

几度田园民宿。

“农忙时在家种土地,农闲时来梅园打理花枝、清理杂草。”湾子头村的陈元芬如今骑着电动车到梅园上班,“每月稳定收入在3000元左右,技术岗能拿5000元”。据娄晓伟介绍,贵州梅园长期用工40多人,旺季临时招聘30多名村民,今年梅花季带动周边增收2000万元。

花期有限,而产业无限。从一朵花到一个品牌,贵安新区正将季节性的绚烂转化为可持续的繁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丁亚

编辑 赵文菂

二审 金忠秀

三审 王鲁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