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当“可怕”的顺德人,回归常识……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3日 18:51 1 admin

打开小某书,顺德一日游的热门线路,一般是这个样子的:

于晨光中踏入清晖园,百年园林的雅致在青石板上流淌;转至华盖路步行街,炸牛奶的焦香裹着市井烟火气;午后漫步渔人码头,蓝白灯塔与明星涂鸦墙碰撞出文艺气息;暮色中登顺德眼摩天轮,80米高空俯瞰万家灯火,流光与霓虹交织成童话般的梦境……

当“可怕”的顺德人,回归常识……

清晖园 清晖园博物馆供图

文案虽然有点“AI味儿”,路线安排确实非常精当,美食打卡、出片点位……古今同辉,可谓一应俱全。当然,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再精准,也还是要靠顺德这方山水的富丽与积淀,作为支撑。

虽有“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曲艺之乡”“全国龙舟之乡”“状元之乡”等众多标签的加持,但多数人提及顺德,首先想到的可能还是四十多年来,顺德人敢为人先,坚持工业立区、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不断超越自身的傲人经济成就。如今的顺德,已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在新兴产业方面(如机器人等)也呈爆发式增长,持续担当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然而近年来,如此成绩斐然的顺德,也遇到了区域竞争力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形成了“一直在路上却尚未根本性突破”的难题。为此,敢想敢干的顺德人,最近又提出了两大新目标: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誓要闯出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坚持工业立区的顺德,从制造到智造,顺理成章,自是必然之选。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呢?底气何在?必要性又何在?在这条路径上,有人犯了嘀咕,工业与文旅,人文与科技,结合起来固然很美,但孰轻孰重?会不会出现不得不二选一的情况?

顺德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回归常识,发现价值。

7月17日,佛山市顺德区举行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陈新文强调,“我们要打造两个世界级,实现‘因文立名’,并不是要另起炉灶、推倒重来,恰恰是要回归常识、回归传统,发现价值、重塑价值。”就像是机器人,它的内里还是螺丝钉、钣金,依然是离不开传统制造业。

针对发展之难,陈新文表示,“改革、开放、创新的人文传统淡化,敢想敢闯、攻坚克难的人文精神减退,缺乏跨界融合思维、长期就制造业论制造业,缺乏产业定力、跟风追逐新兴产业风口,思维的固化僵化造成对发展路径的依赖。”

而深入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探寻人文与经济如何共生共荣,正是一剂良药。

可能有老读者还记得,四十多年前,“可怕的顺德人”这一说法,曾经享誉大江南北。彼时的顺德,开创了全国最早一批“三来一补”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实现了从桑基鱼塘向工业城市华丽转身。这其中,“识做、搞掂、坚嘢”的精神之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回归常识,就是要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本质。而顺德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推动高质量发展,既不是放弃制造业搞文化,也不是只抓经济忽视精神需求,而是找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人文价值的关怀、发展、利用和满足,让各种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最大化、生活品质最佳化和城市治理能力最优化,从而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顺德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承载地和全国制造业强区,有条件也有责任率先研究、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更有条件也有责任,再次擦亮“可怕的顺德人”这一金字招牌。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打开社交媒体,顺德的标签下,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彩更具活力的城市样貌,提供更为丰富更具价值的服务产品,但最重要的是,可亲可爱可敬甚至有点“可怕”的顺德人,将成为这一奋进事业中的主角与赢家。

文 | 记者 张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