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3日 20:52 1 admin

这些年趁着年假和调休,走了不少地方。从岭南的骑楼老街到塞北的古城墙,从湖畔的小镇到峡谷的村落,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旅行这件事,越纯粹越自在……尤其在要不要见外地老同学和老朋友这件事上,踩过几次坑,才慢慢明白那些过来人的劝诫并非无的放矢——不是人情凉薄,而是长期不联系的人,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强行交织,让旅程变得不纯粹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第一种体验:被“安排”的旅途,成了隐形的应酬

几年前到苏州的旅行经历,至今想起来还觉得累。上了年纪后,总觉得“念旧”是件体面事,听说大学时同系的好友定居在苏州,立刻翻出通讯录打了电话。电话那头的热情隔着听筒都能溢出来,“你可算来了!必须住我家,客房早给你收拾好了!”盛情难却,我拎着行李箱住进了她家园林式小区。

可放下行李的当晚,这份感动就打了折扣。她先生泡着碧螺春坐在茶桌旁,打开地图开始规划行程:“明天六点半就得起,拙政园得赶在旅行团前面进;上午逛完狮子林,中午去平江路吃松鼠桂鱼,我已经约了老同事王哥和陈姐,他们对苏州的掌故门儿清,正好给你当导游;下午去山塘街,晚上我发小开的评弹馆新来了位名角,带你去听听……”

我攥着背包带想插话,说自己其实想找个河边茶馆发发呆,看看本地人摇着船经过,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人家一片好心,总不能扫了兴。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第二天清晨被闹钟叫醒时,窗外的天刚泛鱼肚白。跟着他们挤在拙政园的人群里,听着王哥讲园林的造景巧思,看着陈姐对着太湖石连拍带录,我手里的相机举了又放,连好好看一眼晨露沾在荷叶上的功夫都没有。中午的饭局更是热闹,推杯换盏间全是“当年宿舍”“现在工作”,我像个局外人,努力挤出笑容附和,心里却在盘算民宿的退订政策。

第三天实在撑不住了,谎称肠胃不适睡了个懒觉,醒来时已近中午。好友端着粥进来,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失落:“你这趟来不就是玩的吗?怎么还总睡觉?我特意托人订了阳澄湖的大闸蟹,晚上还有个同学聚会……”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那一刻突然醒悟,这哪里是旅游,分明是一场被包装成“叙旧”的应酬。她要的或许是“我招待了老同学”的体面,而我期待的不过是“随便逛逛”的松弛。最后找了个“突然接到公司急事”的借口,灰溜溜搬回了之前看好的民宿。在民宿的露台上晒着太阳喝花茶的下午,才真正有了“在苏州”的实感。

后来跟朋友聊起这事,她笑我太较真:“人家是好意。”可好意若是成了负担,反倒不如客气的距离。旅行的意义本就是逃离日常的束缚,谁愿意在千里之外,又钻进另一个被安排好的牢笼?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第二种体验:时间是把筛子,早已筛出不同的人生轨迹

去年深秋在重庆,又撞上了类似的尴尬。大学一起刷题熬夜、分食一袋方便面的同窗,毕业后随爱人去了重庆,二十多年没见,微信里聊得热络,说好了“一定要见一面”。我特意提前订了解放碑附近的火锅店,想着边吃毛肚边聊当年的糗事。

推开包间门,看到她的瞬间有些恍惚——当年扎着高马尾、笑起来露出梨涡的姑娘,如今留着齐肩短发,穿着合身的风衣,说话时习惯性地扶一下眼镜。刚坐下,她就打开了话匣子,却不是我期待的青春回忆。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我家孩子明年要中考,补课费贵得离谱,光数学一对一就一小时三百;老公最近在竞选部门主管,天天陪客户喝酒;你看我这腰椎,天天疼得直不起身,上周去做推拿碰到老邻居,她家闺女在医院……”她语速飞快地说着,眼神里满是生活的琐碎。

我试着打断,讲起在青海旅行时,遇到藏族同胞邀请我们喝酥油茶的趣事,她愣了一下,随即指着菜单说:“你家阳台封的是哪种玻璃?我家最近想封阳台,纠结是选双层中空还是夹胶的。”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红油火锅上,我看着她眼下的淡青,突然意识到:我们早就不是能在教室后排偷偷传纸条的伙伴了。她的世界里是孩子的成绩单、老公的晋升路、家里的开销账,而我的生活里是民宿的夜景、徒步的山路、陌生城市的老菜场。不是谁变了,而是二十多年的时光,早已把我们推向了两条平行线。

那顿饭吃得漫长又尴尬,埋单时抢着付钱的拉扯,反倒更像一种形式主义。走出餐厅时她塞给我一袋陈麻花:“这是磁器口最地道的,你带路上吃。”我谢过她,看着她转身汇入解放碑的人流,突然明白:有些友情只适合留在回忆里,强行打捞上岸,剩下的只有彼此的陌生。

后来在洪崖洞逛时,收到她的微信:“下次来提前说,我让老公给你订江景酒店,比民宿舒服。”我回了句“谢谢”,却知道大概率不会有“下次”了。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第三种体验、真正的惦念,值得一场专程奔赴

并非所有旧友相见都是如此。去年春天特意去昆明见大学室友,却收获了最好的体验。出发前半个月就发消息:“下月初想去昆明吃碗过桥米线,你要是有空,咱们约个下午茶?”室友秒回:“周三下午两点,翠湖边的茶馆,我占好临窗的位置。”

没有客套的住宿邀请,没有密集的行程安排。那天下午我慢悠悠逛到茶馆,室友已经泡好了普洱茶,桌上摆着一碟鲜花饼、一碟酸角糕。我们从当年图书馆占座的趣事聊到如今的生活,她说每周三都会来这里看海鸥(季节合适时),我说上个月在贵州看到了像绿宝石的梯田。三个小时的时间,阳光从窗沿移到桌心,茶喝淡了续上,话没说完就接着聊,没有谁催谁,也没有谁迁就谁。

临走时室友送我到路口,挥挥手说:“你逛你的,我回我的,下次想聊天了再约,不用特意为我绕路。”那一刻突然懂了:真正的情谊从不需要“顺道看看”的敷衍,若是真放在心上,自然会留出专门的时间,奔赴一场不被旅途裹挟的相见。

为什么旅游时最好别去见老同学老朋友,过来人:旅行越纯粹越自在

这两年走的地方多了,越来越喜欢旅行时的“孤独感”——在陌生的巷口看晚霞,在街边的小馆听邻桌摆龙门阵,在山顶等一场不确定会不会来的云海。这种不被打扰的自由,才是旅行最珍贵的馈赠。

那些散落在各地的老同学、老朋友,就像相册里的旧照片,偶尔翻到会会心一笑,但不必非要塞进当下的生活里。毕竟,旅行是为了看风景,而不是为了完成“见故人”的任务。若真想念了,大可以买张单程票,说一句“我就是来看看你”,那样的相见,才不负当年的情谊,也不负当下的真诚。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