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文化避暑悄然成风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5日 12:50 1 admin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本报通讯员 黄佳

文化避暑悄然成风

盛夏酷暑,热浪席卷。近日,周口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户外温度直逼40℃,空调开放的公共场所成为不少市民纳凉避暑的优选。7月13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周口市图书馆、博物馆、道德书屋等公共文化空间,一种“文化纳凉”的新风尚正在周口大地悄然兴起。

当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了周口市图书馆,推开大门的瞬间,一股清爽醒脑的凉意裹挟着书香迎面扑来,身上的燥热顿时减少大半。记者看到,一楼读者自修室内,早已坐满了“读书人”,有人边看书边在本子上沙沙地做着笔记;有人则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正静静品读;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坐在角落,轻声讲解着儿童绘本里的故事……

“现在外面实在太热了,根本待不住人,闲暇时来这看看书挺好,既凉快又安静,比在家刷手机强多了。”家住附近的市民王晓丽说。

据周口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进入暑期以来,入馆人流量明显增多,日均可达1500余人次。针对高温天气,图书馆推出了延时服务,读者自修室现在开放时段为8时至20时。同时,馆方招募了多名志愿者,协助进行书籍整理、读者服务等工作。

同一时刻,周口市博物馆内,26℃的恒温环境与馆外炙热形成了鲜明对比,进馆市民络绎不绝。展厅内,古朴的青铜器与现代展陈交相辉映,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二楼大厅里,饮水机和充电插座也是一应俱全,方便大家边避暑边“充电”。

“带孩子来这儿,比逛商场省钱,比去游乐场有内涵,还能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今年夏天俺经常过来。”市民周女士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据了解,暑期以来,周口市博物馆日均客流量较平常增长近一倍,周末单日接待量已突破2000人次。除参观群体外,还新增了不少纳凉群众。

“博物馆成为‘纳凉胜地’的现象,恰恰体现了公共文化馆的社会价值。”据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介绍,为满足市民需求,周口市博物馆在暑期推出了“纳凉+文化”系列活动,把历史厚重与现代休闲巧妙融合,为市民和游客送上一股沁人心脾的“古今清风”。

临近中午,位于庆丰街与中原路交叉口的道德书屋,室内清凉宜人,迎来了客流小高峰。这个藏在街角的“文化驿站”虽不大,却像个贴心的邻家书房,人们在这里不仅能暂时褪去一身暑气,还能在书页翻动间尽享阅读的快乐。

采访中,多位市民坦言,周口既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大型文化场馆,也不乏“小而美”的道德书屋、街头自习室。这些场所环境宜人、底蕴深厚,不仅是避暑的好去处,还能让人在清凉中与知识邂逅,在墨香与历史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