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2日 12:50 1 admin

2023年9月,我与李节老师前往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进行为期一日的野外考察行程。因为路途较远,我们这次主要是在探寻汉外长城北线上的一座名为苏木图的障城。

之前我曾向多人打听苏木图障城方位无果,后来在个人努力摸索下终于在卫星地图上发现了些痕迹,结合看过了的关于介绍这障城航拍下周围地貌相比对,直接告诉我定位八九不离十,后我与李节老师交谈当中描述了该障城特征等情况,二人“一拍即合”,说走就走,一路向北,达茂最美。

一早7点出发,达到目的地附近已是中午11点40多分,路况相对来说不错,但前提是不要遇到强对流天气,否则因降雨导致的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带来安全隐患,这就是每年在七、八月份汛期期间不要轻易探寻的原因之一。9月入秋,早晚温差大,当日达茂联合旗境内刮起大风,我们停下车后行走在旷野上向四周观察,风中摇摆下的外衣上布满了一层黄沙。边走边观察的过程中在西南方向看到一座孤山,在山顶上能隐约看到凹凸不平类似残墙的建筑物,结合之前看到过苏木图障城的照片分析判断,山顶上的残缺建筑物就是障城所在。我们开上车沿着一条小路向这山下行驶,我走多远车辆便无法继续向前通行,我们把车停到合适的地方,顶着烈风向障城走去。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前往孤山上便是苏木图障城所在

步行约十多分钟后,来到障城山脚下,发现树立着的文物保护石碑上部分字迹已漫漶不清,想必是常年被大风吹摩下所导致。在文物保护碑后侧有一棵大树,能在这么恶劣条件下存活并能达到枝繁叶茂的程度,算是发生在这里的奇迹。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据苏木图障城文物保护碑文记载,位于达茂旗明安镇巴音花嘎查苏木图牧点北2公里处一突兀的石山上,汉代修筑,依山顶地势构筑,西南墙中间外折、平西呈不规则五边形,周长154米,面积1140平方米。墙体夯筑坚固,夯层厚9-15厘米,四周城墙保存较好,基宽4米、顶定1-2米、残高0.2-3米。东南墙中辟门,门宽7.5米。障城西南角外侧有石砌平台,边长3米,与西南山顶上的烽火台相对,烽火为石彻方形,边长10米。障城下东北1.4公里的川地上为汉外长城墙体,城内见有泥质灰陶弦断绳纹盆和罐的残片。长城及附属障址1987年12月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查阅《秦山山脉秦汉长城调查报告》下册(主编:张文平)中‬得知‬,苏木图障城位于巴音花镇扎玛因呼都格牧点西南2.4千米的山尖上,障城平面呈不规则五边形,周长154米。障城墙体为黄土夯筑而成,保存较差,其中南墙残高2—3米,可见明显夯层,厚9—12厘米;东墙残高1—2、北墙残高1—3、西墙残高0.2—0.4米。东南墙开门,宽约7.5米。障城西南0.64千米的山顶上,有一座石块垒砌的瞭望台,平面呈方形,底部边长18、顶部边长8、残高4米。

来到山脚下观察通向山顶的路后选择从山北侧向上攀爬。李节老师常年通过业余时间行走与野外探寻古遗址,他曾自诩是骆驼,体能、耐力等身体素质远超常人,攀爬这座小山毫不费力,而我却和蜗牛一样慢。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沿着山北向山顶攀爬,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山坡上散落的零星灰陶残片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障城北墙外侧

包头境内汉外长城北线遗存主要分布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汉‬长城呈东南——西北走向,沿线分布有三座障址,分别为丹山障址、苏木图障址、巴音敖包(圐‬圙苏‬木‬)障城。其中前两座障址沿山势而建,丹山‬障塞‬呈不规则三角形,苏‬木‬图‬障塞‬呈不规则五边形。不同之处在于丹‬山‬障塞‬为石砌筑而成,苏木图‬障塞‬为夯土筑造而成。苏木图障址所处于一座石砬山山顶,周围遍布碎石,古人选择从山下附近河槽旁取土后搬运至山顶夯筑,看中的因素还是在于夯土筑造的坚固程度以及耐久度更高。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如今来到这里的人们顶着来自四面的大风,仍能看到残存高大厚重的墙体和明显的夯层非常‬难得‬。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障城西墙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障城北墙,酷似人脸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障城东北角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障城南墙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障城南墙外侧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在障址内部行走观察发现‬内部‬地势‬平坦‬开阔‬,但‬城内‬地表‬上‬没有发现残缺陶片、罐片等遗存物,而在‬在山坡北侧地表却‬发现一些灰陶弦断绳纹残片。障城内部以北区域地表发现一些集中的灰白色石块,不知‬是否‬为‬以前‬障城内部‬建筑‬残留‬物,也有‬人‬认为‬这些‬碎石块‬是‬当时‬戍守‬在‬城内‬士兵‬抛向来犯‬之敌‬的‬武器‬。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离开障城我们来到西南方向烽燧所在地,该烽燧修建于一石粒山山顶,烽燧就地取材由石粒堆积而成,与苏木图障城遥相呼应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来到烽燧山脚下,向远望苏木图障城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附近地貌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烽燧所在山体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烽燧近照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在‬烽燧西南半山腰有一疑似戍守士兵休息场所——坞,我们‬仔细观察后‬,李节‬老师认为‬这座‬石屋很有可能‬是‬现代‬建造‬,不是‬古人‬留下的‬。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我们‬后‬又‬来到‬在障城‬西北方向有一座平顶山上‬,在‬山顶建有多座敖包,其中有一座大敖包和其它数座小敖包,另外有一长方形建筑基址,推测应该为古代戍守士兵居住场所,敖包年代未知‬。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下午14点15分,我们顺利考察完苏木图障城后按原路来到车附近,将一早买的夹肉饼当作午餐补充能量,稍作歇息离开。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返程走的另一条土路,沿途看到一汉外长城北线文物保护石碑,周围长城遗存几乎消失。据了解包头境内的汉外长城北线,东南由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二份子乡头份子村北进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起自石宝镇西沟子村东南2.1公里处,经石宝镇后哈彦忽洞村中沿狭窄的谷地作北偏西行,在前哈彦忽洞村西转西北行,进入宽阔的谷地,经下苏记村南、干楼铺村东,西北进入百灵庙镇。又经下房子村南、砖窑村东、黄花滩村和农牧队村中、蒙公所西,基本上是在省道104东侧与之并列西北行。大体于百灵庙北部穿越艾不盖河后复转西北行,经阿玛音乌苏南、小林场东北、巴音花镇格吉格图东北、乌兰布拉格北、扎玛音呼都格东北、阿日呼都格、呼和鄂日格河胡勒斯台东北,始终沿着平缓的谷地西北向蜿蜒穿行。在呼莫格南穿越沙河,于河西转西偏北行。止点位于呼莫格牧点西南3.1公里处,向西进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与百音查干长城相接。境内长城墙体全长近137公里,沿线调查发现烽燧7座,障城3座。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下午15点半来到达茂联合旗红旗牧场,中途遇到当地一好心人得知我们来意后同意打开铁门让我们进去参观,李节老师与对方交流了解这里的过往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达茂联合旗巴音花嘎查野外考察笔记

离开红旗牧场后,我们于晚19点多返回包头市区,圆满结束此次野外考察之行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