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乐南山公园喷泉处附近的向日葵进入盛花期。近2000平方米的花田内,千余株向日葵迎着阳光竞相绽放,金黄的花盘与喷泉景观相映成趣,成为城市中一道明...
2025-10-21 0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54年4月,北京的春风还带着点寒意。
那天上午,毛泽东的心情不错,跟身边的警卫说,想出去走走。
警卫一听,赶紧提了个建议:“主席,去故宫转转吧?最近在办文物展览,您也许会感兴趣。”
毛泽东没说答应,也没说不去,只是点了点头,迈步出了门。
谁都以为这次他该进去了吧,毕竟故宫就在眼前。
但他只是在城墙外转了一圈,走走停停,看看天,听听风,最后连大门都没靠近,就回了办公室。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了。
后来还有两次,情形差不多。
一次是被路人认出来,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他笑着挥挥手就离开了;还有一次,也是沿着城墙转了一圈,始终没进去。
这事儿不算什么大新闻,当年压根没人报道。
但几十年后,有人回忆起来的时候,才觉得挺奇怪的——毛主席住在北京几十年,故宫就近在咫尺,可他竟然一次都没进去过。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得从更早说起。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河北西柏坡出发,准备进入北平。
当时毛泽东说了一句后来广为流传的话:“我们是进京赶考来啦。”
那不是随口一说。
那会儿,距离全国解放只差一步,北平已经和平接收,局势基本稳定。
但对毛泽东来说,这趟“进京”,不只是迁都,也不只是胜利,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试”。
周恩来在车上插了一句:“我们应该可以考及格。”
毛泽东听了,语气很坚定:“退回来就是失败,我们要考出好成绩。”
这不是简单的对话,是他们对未来的承诺。
从延安出发,走到西柏坡,再到北平,他们已经走了十几年。
而现在,不能再回头了。
所以,毛泽东后来再没回过延安。
延安是他奋斗多年的地方。
从1935年到1948年,他在那里度过了十三个年头。
抗日战争时期、整风运动、七大召开,都是在延安完成的。
对他来说,那是艰苦岁月的缩影,是理想的起点。
可他始终没再回去。
不是不想,是不敢有丝毫松懈。
“回去”这个动作,在那种历史语境下,太容易被误解。
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路程,而是一种态度。
那会儿刚刚建国,国家百废待兴,内部建设、外部压力、各种矛盾交织。
毛泽东不能也不愿表现出哪怕一点“怀旧”的姿态。
延安代表革命的过去,不能成为执政后的依赖。
而故宫呢?更复杂。
那地方,不仅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整个封建制度最直观的象征。
尽管1911年辛亥革命已经推翻清朝,可很多旧思想、旧观念,还潜藏在人心深处。
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政治氛围非常敏感。
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解读。
如果毛泽东走进故宫,哪怕只是参观,都会引发各种猜测——是不是要恢复皇权?是不是对旧制度还有留恋?是不是象征着“登基”?
这种可能性,他不想让它存在。
毛泽东不是皇帝,不想被看成皇帝。
他要带领人民走的是一条新的路,不是把旧制度换个招牌再来一遍。
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太忙了,没时间去。
这话对一半。
确实,那会儿事情太多,几乎每天都在开会、写稿、接见外宾,还有无数紧急事务。
但说实话,真要想去,挤点时间也不是难事。
所以更可能的原因,是他自己不愿意。
就像他对延安的态度一样,不是回不去,是不该回去。
这事儿后来也有些传言。
有人说,他曾请教过风水先生,说故宫五行不合,不宜进入。
这类说法没文献支持,可信度不高。
但它反映了当时民间对权力的种种想象,也说明了毛泽东对“象征性动作”有多敏感。
他很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国家的风向标。
有趣的是,毛泽东虽然没进过故宫,但他三次走的路线,刚好围着故宫画了一个圈。
不是刻意为之,却又像是某种象征:与过去保持距离,不脱离,又不靠近。
那年他在城墙上被群众认出来,现场一度有些混乱。
有人高喊:“是毛主席!”人群一下子围了上来。
毛泽东没责怪谁,只是笑着挥手,然后快速上车离开,没让任何人靠太近。
他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联系,但也保持着必要的距离。
后来再也没有第四次了。
从那以后,毛泽东再没走近故宫一步。
直到1976年9月,他在北京去世,终其一生,也没踏进那座皇宫。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年中国与各国共产党论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中央警卫局原工作人员口述,《我在主席身边的日子》,人民出版社,2006年。
罗平汉,《毛泽东与故宫:绕行三次未入的背后》,《史林》2021年第3期。
相关文章
近日,长乐南山公园喷泉处附近的向日葵进入盛花期。近2000平方米的花田内,千余株向日葵迎着阳光竞相绽放,金黄的花盘与喷泉景观相映成趣,成为城市中一道明...
2025-10-21 0
转自:泉州发布近日泉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惠安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发布最新通告严禁市民游客及涉旅行业的伙伴们参与无人岛非法旅游等活动👇👇👇泉港区泉港区文体...
2025-10-21 0
10月17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大美中国》纪录片聚焦溧水通过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现了溧水的乡村美景和秋日风光↓↓↓跟着小溧一起来打卡央视同款美丽山水吧!go...
2025-10-21 0
远望绿荫古建飞檐,近看胡同青砖黛瓦,北京“露台经济”正火热。在老城区登高远眺古都风貌,受到不少市民游客的追捧,而胡同院落的连片屋顶,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古...
2025-10-21 0
不知道大家喜欢“波斯菊”吗?“波斯菊”为近些年热门的美丽花卉,常常在园林景观、庭院装饰、公园美景,以及各类会展活动当中!在秋日中,“波斯菊”更是竞相开...
2025-10-21 0
参观登昌老街时看到石马庙,看到外墙崭新的面貌和内部豪华的装饰,本以为石马庙是近些年村民集资修建的新庙,没曾想石马庙竟然有很深的历史故事,更意想不到的是...
2025-10-21 0
【来源:南京文旅】秋意渐浓,南京栖霞山 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 漫山遍野的绿意正悄然退场 赭红、明黄、橙橘的色彩 开始在山林间点点晕染、层层铺展...
2025-10-21 0
新华社南昌10月19日电 题:美美与共:千年瓷都景德镇连接世界180余座城市新华社记者赖星、陈毓珊、陈璞“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这句古语描绘的,正是景...
2025-10-21 0
发表评论